友快網

導航選單

三個方法,培養出井井有條的孩子

段時間在看《小家越住越大》

發現家居整理和

孩子的教育

有異曲同工之妙

一個小房子,如果

主人不會

整理和歸納,就會越住越沒有生活品質。一個人,如果沒有從幼年養成秩序感,也會做事手忙腳亂

日後開展工作事也會小錯不斷,很難取得向上的發展。

條理性的養成和兒童時秩序感的建立是很有關係的。幼兒園的孩子就可以開始從以下三個方面來培養他們的秩序感並要求他們逐步自律了。

一、在遊戲中培養條理性

娜娜的寶寶樂樂非常喜歡玩樂高,拿到新的樂高都是一股腦的將塑膠包裝撕破,然後倒一桌子。在接下來尋找零件的過程往往要急哭幾次。

結合寶寶的這個特點,娜娜開始有意識的幫助寶寶進行歸納。她拿來幾個整理箱的蓋子,讓寶寶把倒出來的樂高零件現在蓋子上進行分類,長條的和長條的放在一起,軲轆和軲轆放在一起。透過歸類擺放,寶寶更能在拼的環節方便的找到零件的位置。而且,透過觀察

歸類

整理這一套流程下來,也潛移默化的提高了寶寶做事情的條理性。

二、要求孩子做家務

在日常中我們可以要求寶寶幫助完成家務,甚至讓他分擔某項具體的家務。透過一些研究證實,在童年時期經常做家務勞動的孩子長大後將具有更強的責任感和自律。

既然

孩子人小力量小,

就安排

一些

任務給他

。比如,娜娜每天早起後都會提醒樂樂疊被子,娜娜告訴樂樂

大人力氣大,疊大被子。小朋友力氣小,疊自己的小毯子。

久而久之,樂樂就養成了自己被子自己疊的習慣。家長們不要認為做家務

等同於

體力勞動,在做家務的過程中也大腦思考流程的過程

熟能生巧

”“

心靈手巧

,手腳勤快的孩子腦子也會聰明。

三、讓孩子能夠“物歸原位”

經常可以看到父母們撅著屁股跟在孩子後面收拾遊戲殘局的場景。我去一位非常熟的朋友家做客,她一邊和我聊天,一邊不停的彎腰撿拾寶寶丟下的玩具。我勸她

讓寶寶自己撿嘛

,她卻說

跟在孩子後面嘮叨得自己都煩了,要求孩子做個什麼都慢吞吞,還不如自己收拾的快

。手勤嘴懶是家長們的通病,總認為熬過某一個階段,或者是寶寶長大一些就可以自己收拾了,

可是

沒有

起步又怎會到終點呢

。反觀我另一位朋友的方法就不錯,她說每當孩子散亂一地的玩具時,她往往只提醒一次,寶寶不收她也不收。然後,就等孩子對她提出新的要求,比如,媽媽我們一起玩

拼圖吧,或是

媽媽我們

去小廣場

吧。這個時候她就會要求孩子

只有先把之前散落的玩具歸位才能繼續玩耍

。孩子就只能配合了。

在遊戲中培養條理性;在家務中培養責任感和自律;在規矩中幫孩子養成物歸原處的習慣。其實教育孩子並不困難,只要找對方法善用巧勁兒家長們就能夠培養出一個井井有條的孩子啦。

上一篇:吳鎮宇兒子才是“整容式”長大,曾是軟萌正太,如今卻成壯實小夥
下一篇:鄧倫“女兒”悄悄長大了,五官精緻立體,看清正臉:女神誕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