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漢武帝為什麼要推恩令?他為什麼要對自己的藩王做出不可饒恕的事情

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是亙古不變的道理,當一個優秀的人失去了他的價值之後,迎來的便是被拋棄的命運,多少開國大臣元老熬過了殘酷不堪的戰爭,卻沒有熬過太平盛世。

打仗時的明槍易躲,朝廷中的暗箭難防,哪些居功甚偉的臣子,也知道功高蓋主這個道理,所以在面對君王若有似無的削弱自己勢力的時候,往往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得過且過。

推恩令便是當年漢武帝削弱藩王勢力的一種辦法,臣子如何應對是便是最大的難題,有這樣一位藩王,不僅保全了自己,還在帝王眼皮底下享受了一生的榮華富貴,兒子都有120多個,這就是中山靖王。

“出來混,最重要的是講義氣”這句話想必大家都不會陌生,這是劉備的經典臺詞,也是劉備為人的一個經典寫照。而在《三國演義》中,劉備還有另一句愛掛在嘴邊的話,那就是“我乃中山靖王劉勝之後”

在漢景帝時期,發生過一次歷史有名的“吳楚七國之亂”,一開始分封藩王的初心是因為血緣的親密可以維護國家的安定,讓國家更加強盛。

但是隨著血脈的疏遠,在對權力的渴望下,發起叛亂也成了必然的趨勢。天下王朝,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也是王朝之間不可避免的發展趨勢。

也正是這場戰亂,讓帝王意識到了當藩王擁有過大的權利時,給國家帶來的危害。

雖說這次戰亂並沒有動搖國家根本。但是並不影響帝王想要未雨綢繆,將這個可能性扼殺在搖籃之中,於是削藩便成為了當下重中之重。

可是怎麼名正言順的削藩卻成了一個問題,君臣之間雖說背地裡暗潮洶湧,但是明面上也是也是需要維護一下彼此的信任。如果直說將藩王的勢力收回,動搖了民心不說,勢必也會寒了眾臣子的心。

公元前414年,漢景帝駕崩,漢武帝劉徹繼位。為了維護帝王中央的權利,先是制定了“左宮律”將各地方的人才吸納進自己的勢力,讓這些人才為自己效力。

後來在一位臣子的建議下,實行了“推恩令”。原來各藩王都是子襲父位,而這位“子”,只能是嫡子,即為正妻的第一個孩子。但是一位臣子擁有三妻四妾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孩子自然也是非常多的。

孩子之間也有明顯的等級差別,除了嫡子,能夠從父親那邊得到的權利與獎賞全憑父親喜好,平時便不得不看人臉色行事。而“推恩令”則是強制將藩王的權利分配到每一個人孩子身上。

這訊息對於那些庶子無異於天籟福音,無數人將自己的眼光盯到了父親手上這塊大蛋糕上。嫡子與那些藩王自然是不願意的,但是這些庶子的背後是天子撐腰,不敢不從。

當時那些庶子得到本不該屬於自己的封地後,不論是出於對天子的皇威,還是出於對這條法令的感激,都形成了一股以漢武帝馬首是瞻的態度,兜兜轉轉這權力有迴歸到了天子腳下。

再者說,在“推恩令”的背後,是帝王的猜疑,是想要削弱藩王勢力的決心,自己的一舉一動在帝王的眼裡都變得別有深意,藩王必須表明自己的決心,斷尾求生。

這其中,山中靖王劉勝的作為無異於教科書典範,一位藩王的兒女越多,則表示分出的權利也會更多,劉勝光是兒子就達到120多個,更別說還有無從記起的女兒。

劉勝是漢武帝劉徹之間是兄弟關係,從小就擁有著和劉徹一樣的錦衣玉食,但是不同的是,劉勝對帝王的寶座並沒有興趣,加上與劉徹一同長大,對於彼此的性格心性都一清二楚。

劉勝無心權力的紛爭,一直以來都是儘量遠離朝廷,明哲保身,只想瀟灑肆意地過完這一生,在之前就是毫不關心朝堂之事,一心沉溺與聲色鬥馬之間,雖說一直在玩樂,但是劉勝也並不笨。

眼看“推恩令”的實行,劉勝便知道帝王在想些什麼了,為了表明自己的立場,讓帝王打消對自己猜疑,不停地在自己的後院納入美人,妻妾有孕的事情隔三差五就有一次。

對於那些已經成年的孩子,劉勝還依據法令將自己的屬地與權力分給他的子孫們,這樣一來,本身就不多的地盤被分散開來後變得更少,對帝王來說也更加沒有威脅性。

劉勝用這種態度向帝王表明了自己對並不覬覦中央權利且並無威脅。“推恩令”的實行自然也有負隅頑抗的人,但是這些藩王不是因為一些莫須有的罪名被髮落在外,就是丟失了性命。

劉勝這種做法無疑是對“推恩令”這個難題的最優解,在想要繼續苟活的藩王中起了一個帶頭作用。對於漢武帝劉徹來說,以一個國家的勢力,養劉勝這樣一個酒囊飯袋還是綽綽有餘的。

這也是劉備自稱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後,人們卻無從考究的原因,因為靖王的孩子實在太多,實在無法跟蹤其源頭。

現在回想那個時代,多少人為了爭奪那些看不見的權利,鬧得妻離子散,身首異處。而真正處於朝廷之中而不受其迫害肆意過完一生的,除了帝王還有便是這劉勝了。

每一個時代都湧現各種各樣的人才,他們在戰爭中挺身而出,名垂青史;在立國後,退位讓賢回到自己的家鄉安養晚年;當然也有劉勝這樣說的奇才,在不得罪帝王的同時,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生活中我們往往會遇到一些迫不得已只能放棄的選擇,或許是因為好就業選擇一個自己並不喜歡的專業,或許是因為另一個更好的城市發展放棄自己的戀人。

被逼迫的感覺縱然會十分難受,但是帶來的結果卻不一定是壞事,能看清當下時代環境的走向,選擇更有利於發展的方向前進,在丟失一些東西的同時,我們同樣也會收穫一批我們意想不到的東西。

對於無法違抗的命令,殊死抵抗固然有一種剛勇的姿態,它能振奮人心,但是與自身其實並無益處。

反而是明哲保身,在解決當下難題後,在伺機尋找其他出路不失為一個破解的好辦法,正所謂是大丈夫能屈能伸,方能得償所願。

上一篇:《遇龍》:女主角 被 了男主 被 甩了
下一篇:丈夫流產後,妻子收到陌生人的簡訊,得知丈夫在外面和另一個女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