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薦讀】孩子,你沒有家庭束縛,所以我們可以全身心做自己想做的事

前幾天流出一張張小斐的下班圖,許多朋友們從她身上看到了自信和滿滿的元氣。為什麼同樣是35歲,從我們身上就看不出由內而外散發出的精氣神呢?

也許你會說因為她沒有家庭和孩子的束縛,所以可以全身心的做自己想做的事。其實我的親身經歷看出做自己的事跟是否有家庭、孩子沒有絕對的關係。

記得孩子五歲的時候,在路上碰到孩子的同班同學,相互打過招呼後,我聽到那個小朋友用自認為很小的聲音問媽媽:“媽媽,那個牽霖霖手的是她媽媽嗎?她好老哦!”瞬間我整個人都不好了。

悄悄地在心裡反問自己:“我真的看起來那麼老嗎?臉上好像沒有皺紋吶。”自己琢磨不出來,就去問朋友,朋友就說了一句:你看起來就像是受了虐待,讓人感覺沉悶憔悴。

這句話讓我想起自從有孩子以後,包裡的口紅被奶瓶取代;一週三次的健身房變成了孩子的興趣班;每天早上照顧完孩子,只來得及用清水洗把臉就急匆匆地趕去上班,孩子讀書後又多了一項輔導作業,每天像個被人抽打的陀螺,總也聽不下來,找不到時間想想自己。

痛定思痛,我真的需要改變自己,真的不想再聽到有人說你怎麼那麼老啊!

沒有時間?那是因為孩子的事我都包辦了,現在要還政(事)於民(女),鋪床疊被、整理臥室、洗自己的衣服,這些孩子能做的全部由她自己做,這樣省出了不少時間給自己做個面膜,化個妝。當孩子做作業時,就跟她坐在一起,學習提升自己的知識。

剛開始孩子做得不好需要我在旁邊指點,隨著技術越來越熟練,我也有越來越多的時間做自己的事。漸漸地會感受到身上的壓力似乎沒那麼大了,整個人輕鬆不少,精氣神又慢慢流回到我的身體裡。而且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還鍛鍊了孩子的獨立性,一舉兩得。

晉代文學家傅玄說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們自己天天抱怨生活,無形中影響到孩子的想法,他們會覺得生活很痛苦;而當我們每天充滿自信,朝氣蓬勃時,孩子會覺得:噢,原來生活是個魔術師,能讓人變美。

家庭治療師鄒錦華告訴我們,我們是媽媽但更是自己。小夥伴們有什麼擠出時間的好方法,使自己做回自己,歡迎留言。

上一篇:心慈好善具有中華文化的鮮明特色,體現了人生價值觀和方法論的
下一篇:她被稱為最幼稚的女人,卻在成長中成長成了一個有溫度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