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家長課堂】別在孩子的叛逆期種下仇恨的種子,要因勢利導播種希望

家庭是溫馨的親情港灣,能給人帶來安全感、幸福感、依戀感;在某些情況下,家庭又是醞釀憤怒和仇殺的溫床,無數聳人聽聞的孩子殺害父母的案例都讓我們不寒而慄,深感痛心。在百度上搜索“孩子殺害父母的案例”,有295000個結果。血淋淋的現實告訴我們:愛恨情仇,都有可能在最親密的家庭中產生。那麼,作為父母應如何對待,才能避免家庭悲劇的發生呢?

一、別在孩子的叛逆期種下仇恨的種子,要因勢利導,播種愛和希望。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有三個叛逆期。這三個叛逆期是孩子情感和情緒發展的關鍵期,應因勢利導、愛心包容,切不可逆勢而上,粗暴控制、野蠻打壓、嚴厲約束,否則就會種下仇恨的種子。

第一次叛逆期是在2歲到3歲期間。這個時期的主要心理表現是“我可以說不”。孩子會透過很多的“不”表示不服從,不願意。在這個時期,最好的辦法就是不要搭理他(她),任憑小情緒自我發洩,合理要求適當滿足,無理要求置之不理,但是別輕易動粗、動怒,給孩子造成心理陰影。

第二個叛逆期是在6到10歲之間。這個時期的主要心理表現是“我長大了”,自我意識進一步增強,會透過頑皮的動作和豐富的表情顯示自己的存在、樂於嘗試未知的事物,話也特別多,比較容易闖禍。

在這個時期,家長要對兒童的危險行為和令人討厭的所謂“熊孩子”的行為進行干預,要以教育和引導為主來開始建立自己的家庭權威,但不是以打為主。如果這個時候靠打罵來改變孩子,將會火上澆油,激起兒童的反抗,認為父母對自己非常不好,造成仇視。

第三個叛逆期是13歲到16歲之間,其主要心理表現是“我成人了”。這個時候稱為青春期,孩子慢慢的接觸了許多社會現象,在學校中與同學之間的溝通也涉及到了人際交往,往往會改變之前許多的看法,做為大多數處於青春期的人來說認識並不完善,但自我已經覺醒。在這樣的背景下容易與家長產生極大的分歧,這個時候表現出來的叛逆性心理是最強的。

這個時候,家長要把孩子當作一個大人來尊重,要善於與子女進行有效溝通,要理解子女的一些行為特點,不要以自己的主觀來決定孩子的未來,更不能粗暴地干涉他們的個人隱私,嚴厲禁止他們的正當需求,隨意限制他們的個人空間,這些做法除了增加他們的隔閡和仇視之外,沒有任何好處。

二、別在孩子的眼中成為“獨裁者”、“壓迫者”,要學會以平等的姿態講道理。

作為家長要擺正自己的位置,認清自己的角色。父母是家庭的主導,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但是不可可高高在上,唯我獨尊,要注重在人格上給孩子以獨立性和應有的尊重,要習慣於低下身子和孩子講道理。在孩子做錯事的時候可以表達自己的不滿和看法,但是不要大聲呵斥、責罵、貶損孩子的人格和自尊心,更不能隨意打人、體罰。在孩子沒有想通的時候,任何強迫命令、壓力約束、過度責罰都起不到教育作用,相反只能增加仇恨和敵視。更不要在不講道理(或者講了道理孩子沒懂)的情況下以勢壓人強迫孩子服從。一旦孩子對父母形成了根深蒂固的“獨裁者”、“壓迫者”的形象,今後任何批評,無論有無道理,在孩子眼中都增加了仇恨的情緒,終有一天會集中爆發。

三、別讓孩子覺得“我做什麼父母都認為是錯的”的極端心理定勢,學會理解和寬容。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況且還是未成年的孩子,犯錯是再正常不過了,父母要懂得正確引導教育,理解寬容孩子,而不是非打即罵,這樣只會讓孩子覺得自己一無事處,而且還會增加對父母的仇恨感。即使有些事情父母認為是錯了,孩子認為沒有錯,這時就需要平心靜氣和孩子講道理,讓孩子充分表達自己的意見,切不可一聽孩子辯解就當頭棒喝,大聲喝止,主觀臆斷,不給孩子說話的機會,長期以往孩子就會覺得,不論自己幹什麼,父母總是和自己過不去,就會埋下仇恨的種子。

四、別讓孩子形成“你們不把我當孩子,我也就不會拿你們當父母”的極端對立,要學會尊重孩子。

無論是男孩女孩,都需要被尊重,所以家長一定不要把孩子當成“寵物”一樣的去養育,孩子犯了錯更不能一味的教訓,長期如此,孩子就會覺得自己不被尊重,站在了父母的對立面。

家長一定要給予孩子足夠的參與感,家裡有什麼事也要和孩子商量,若和家長意見一致,就以孩子的意見為準,若不一致,可再商量,只有父母懂得尊重孩子,孩子才會尊重父母,從而使親子關係更近一步。一旦孩子長期感受不到父母的愛心和尊重,更多感受到的是壓抑和打擊,孩子的心理就會變得冷酷,就會在心底增加對父母的仇視。

五、別讓孩子感到羞辱、貶低和絕望,要永遠給予孩子鼓勵、關懷和支援。

一個真實的故事,一位說話非常尖刻的母親,對自己的兒子寄予太大的希望,表現出恨鐵不成鋼的偏激。有一次,兒子把一個簡單的英語單詞忘記了,這位母親當眾譏諷;“我就知道你不會,你怎麼會呢?如果你會了,所有人都會了。”

兒子羞愧的低下了頭。此時此刻,孩子幼小的心裡是什麼樣子呢?寒徹入骨?淚水氾濫?無地自容?估計是仇恨的情緒更多吧。

孩子已經挫敗了,父母就不要雪上加霜;孩子已經失落了,父母就不要惡語相向;孩子已經知錯了,父母就不要喋喋不休。父母是孩子的精神支柱,隨時都要為孩子撐起一片天,而不是在孩子孤獨無助的時候,把他推向絕望的深淵。

總之,如果想避免孩子對父母的敵視,就要:

尊重孩子。在平等的地位上和孩子理性溝通。

理解孩子。站在孩子的立場和角度看待問題。

愛護孩子。無論何時都不要讓孩子覺得“父母不愛我”。

正確批評。對待犯錯的孩子可以批評,但不能羞辱、貶低、絕對化、情緒化。

上一篇:【感恩回饋】為什麼我要申請關愛留守兒童這個專案?| ?北團的故事
下一篇:愛一個人,有很多不同的方法,有的是用嘴巴說出來一次次的重複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