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說狗血的,現實中的父母,比田雨嵐“瘋”多了

最近議論聲最大的電視劇應該就是《小捨得》了吧。

作為魯引弓“小”字系列的第三部,前有豆瓣平均分8。2的《小別離》和《小歡喜》,第三部《小捨得》大膽啟用了新的主創班底和主演陣容,壓力不可謂不大。

目前豆瓣評分7分整,跟前兩部相比略顯不足,但在近期熱播劇中算得上不錯了。

昨晚,劇中蔣欣飾演的田雨嵐教育孩子的方式再一次引發了網友的熱議。

為了讓孩子上大神班,為了讓孩子拿第一名,田雨嵐無所不用其極,提前給孩子吃退燒藥,以孩子的收藏來威脅孩子,話語PUA,甚至是自扇耳光。

在媽媽的重壓之下,顏子悠終於抑鬱了,還產生了幻覺。

這讓我想到了《小歡喜》裡的英子。

子悠和英子本來就已經很優秀了,但媽媽還是不滿意,不斷地給他們施壓,甚至以他們最喜歡的東西來威脅。

英子跳海,子悠考場崩潰撕考卷,何其相似的畫面。

電視劇播出後,評論畫風也是如出一轍,不少網友大呼太窒息,太狗血。

但事實上,現實中比田雨嵐還“瘋”的父母,比比皆是。

藝術來源於生活絕對不是說說而已。

前陣子,微博上的一封遺書引起了網友的關注。

在我們看到這封定時遺書的時候,寫遺書的這位網友已經告別了這個世界。

原因是媽媽逼她相親,希望她能像“正常人”一樣生活,而不是把工資都花在遊戲上,她試圖在這種不自由的環境之下找到平衡和快樂的事情,這種想要努力活著的想法最終隨著媽媽把她的遊戲機砸了,全面崩塌。

是什麼讓一個成年人失去生的希望,這背後絕對不僅僅是相親和砸遊戲機,而是兩代人生活觀念的分裂帶來的時刻不會停歇的矛盾衝突。

所有的父母都希望孩子按部就班,結婚生子,過上安定的生活,而這一代的年輕人,註定不會老老實實按照父輩的規劃走。

比起結婚生子,自由和快樂更重要;

比起老有所依,年輕的時候去放肆過活更重要;

比起父母的面子,追求自己想要的東西更重要。

這種差異巨大的生活觀念導致年輕人在承受社會給予的重壓之外,還要承受來自父母的厚望和時刻的精神折磨。

現實生活中,有太多的父母把自己的夢想和希望寄託在孩子身上,將自己的生活觀念和經驗強行灌輸給孩子。

不僅是我們的父母,包括我們這一代已經成為父母的年輕人也是如此。

甚至是沒結婚的也對自己未來的孩子寄予厚望。

我認識的一個沒結婚的朋友,畢業於名校,擇偶標準是名校畢業,智商120以上,其他反倒沒那麼重要。

在生活的蹉跎之下,他對愛情和婚姻已經沒有太多的追求了,更看重另一半帶給自己未來孩子的智商加成。

還有一個已經生了寶寶的初中同學,性格開朗,表示自己是放養式帶娃,自己和寶寶都輕鬆。

深入聊了幾句,她笑著說,但她已經給寶寶定了考博士的要求,已經在看直博套餐了。

對了,寶寶才八個月。

還有個朋友,媽媽直接問她想不想被包養,三年就能拿到幾百萬,還有一套別墅。

生活中,像顏子悠這樣的小朋友很多,像上面那個網友一樣的大朋友也很多,他們被父母用“我都是為你好”所綁架。

有的人默默屈服,有的人奮起反抗,還有的人瘋魔崩潰。

我們不禁想問父母:人生真的需要走到這一步嗎?

顏子悠說:“媽媽愛的不是我,而是考滿分的我”。

現實中的很多成年人:媽媽愛的不是我,而是嫁了個好人家/娶了白富美/年薪百萬的我。

希望看完《小捨得》的父母都能有所

——

孩子不是你們用來實現自己的夢想和託付後半輩子的工具人,他們是會獨立思考,和世界上任何一個人都不同的獨立的個體。

捨得,捨得,有舍才有得。

放手讓他們自己去闖,去追求夢想和想要的生活,這才是一個良好的兩代關係。

上一篇:劉敏濤帶頭“瘋”, 除了沙溢和他“女朋友”, 這劇全員不正常
下一篇:結婚時全款陪嫁,婚後第二天,婆婆剛做好飯,老公卻要和我離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