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司馬懿“陰養三千死士”,如何保證死士誓死效忠?手段實在高明

當人們回顧三國這段蕩氣迴腸的歷史時,都對那些亂世英雄們精彩絕倫的同場競技印象深刻,而羅貫中所著的《三國演義》更是讓他們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

但歷史的洪流又像此起彼伏的海浪一樣,此一時彼一時,即使擁有驚世之才也很難把握。曹操可能做夢都沒有想到,自己拼搏一生所打下來的曹魏江山,會讓司馬家族坐收漁翁之利。更難以想象,司馬懿篡權的重要力量居然是一支“僱傭軍”。

我們經常在影視作品中看到:那些特工都是被從小培養,用洗腦式的價值觀強行植入他們的思想,讓他們成為效忠某一集團的殺人機器。

而在觀看的過程中,很多情節都讓人印象深刻,比如:封閉式的管理、魔鬼般的訓練、反偵察意識的培養、必要時可犧牲自己的覺悟等等。

雖然其中必不可少會摻雜誇張的成分,但藝術同樣取材於現實當中。那些看似不能理解的方法,其背後同樣有著它的合理性。

在戰亂的年代,能擁有自己的武裝力量,必然會在關鍵時期能為自己的集團所用。而如何培養這支作戰力量,則成為了駕馭他們的重中之重。

曹魏正始十年,司馬懿趁魏帝曹芳與大將軍曹爽前往洛陽外的高平陵祭拜之際,突然實施了蓄謀已久的政變,一舉控制了曹魏的政治中樞,剷除曹爽,司馬氏順利接替曹氏當權,“三馬同槽”成真了。

陰養三千死士

曹睿去世之後,司馬懿就被曹爽架空實權,予以太傅虛職,直到高平陵政變司馬懿已經被實際架空整整十年。雖然司馬懿計謀多端多年來韜光養晦,但是這年間遠離曹魏政權中心,看起來並不具備突然發動政變的條件。

但是,問題來了:司馬懿明明被曹爽所架空,他又哪來的兵發動政變呢?

根據史料記載,司馬懿一家早就未雨綢繆,養了3000名死士,以備不時之需。當司馬懿決定行動時,司馬師和司馬昭便負責將所有死士召集起來待命,他們在此次政變中功不可沒。

那麼,到底是什麼樣的底氣支援著古稀之年的他,放棄安享晚年的富貴生活,賭上了身家老小的性命,敢於發動如此驚天駭人的事件呢?

無論是政變還是造反,對司馬懿來說,最基本的硬性條件一定要具備,這一條件就是時任中護軍並掌控著一定禁軍軍權的司馬師。雖然曹爽更改了中護軍的建制,大大削弱了司馬師的禁軍權力,但並不代表司馬師就是個光桿司令。

司馬師依然擁有選舉禁軍武官的權力,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為自己招攬人才,培養心腹力量。因為,單憑一個被拔掉羽翼的禁軍司令肯定是不足以兵變成功的,所以司馬師在暗中培養著另一股作戰力量,3000死士。

上流階層的“寵兒”

在《左傳定公十四年》中:“勾踐患吳之整也,使死士再禽焉,不動。”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出現“死士”,而自其任務也一般是暗殺和兵變。他們還有一個方便理解的稱號,就是“刺客”。

“死士”更是受到古代上流階層人物的青睞,因為,他們的威力和作用顯然是一個人比不了的,而司馬懿家族正是憑藉死士成功奪權。

公元247年,老謀深算的司馬懿開始裝病,進而成功地避開了曹爽的監視,讓對方對他放鬆了警惕。

在公元249年,曹芳帶著曹爽去拜祭魏明帝陵墓的時候,司馬懿起兵政變,最終司馬懿成功奪權,曹家以及曹家的附庸全部被誅滅三族,司馬家正式將整個魏室握在手中。

牢牢的把控

對於如何保證這些死士不會出賣和背叛自己這一點,最主要的一點就是做好授銜。

一種方法就是收養棄嬰作為死士,古代棄嬰遍地都是,這些棄嬰是死士最好的培養物件。因為他們思想上沒有開化,世界觀沒有形成,很容易以恩人的身份對他們進行啟蒙教育,因此能夠獲得道德上的高位。

以司馬懿家族死士為例,很明顯他們的死士就是互不相知的,他們僅僅知道自己有個主人,卻不知道對方養著自己是為何。但司馬懿等人卻對他們的身份十分熟知,手中還掌握著他們的軟肋。

保證這些死士之間沒有聯絡是為了防止他們私下叛變,也是為了防止事情影響過大而暴露。畢竟雖說他們是死士,但其實是用來當做私兵,這些私兵在需要打仗的時候也是一支強悍的擁躉。

雖然死士的作用不小,但暴露的時期就會變成謀反的證據,所以是不能輕易示人的。為了控制他們,還要握住他們的軟肋,否則也會出現倒打一耙的現象。

司馬懿之所以能夠發動如此破釜沉舟的兵變,相信根據他老奸巨猾的本性,沒有十足的把握他必然不敢輕舉妄動。

而他之所以對這支3000人組成的死士這麼有信心,與其說他相信這些人的忠心耿耿,不如說他是相信自己對於人性的駕馭能力。

上一篇:盆景美不美就看這幾點
下一篇:咸陽這個酒莊,托斯卡納風格,佔地1100畝,可以放15000個橡木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