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為什麼你該放棄的時候還不死心?

我們中國有個成語叫“永不言棄”,表達的是一種不達目的就不罷休的信念。美國也有類似的俗語,翻譯過來叫“棄者不勝,勝者不棄”。

這些成語、俗語,好像都在說放棄很不好,放棄就相當於失敗。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該不該放棄最初的夢想?該不該辭職?該不該生二胎?該不該分手?該不該放棄減肥?等等,每個人的一生都會不斷地遇到各種問題,需要我們做出抉擇。

很多人會猶豫不決,即使明知道事情進展得很不好,拖下去也沒什麼好結果,但就是執迷不悔,很難放棄。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放棄”這個話題,從經濟學的角度解答一下,為什麼你很難放棄?什麼時候該放棄呢?內容都來自《魔鬼經濟學》這本書,作者一位是經濟學教授列維特,另一位是《紐約時報》長期撰稿人都伯納。

實際上,我們先入為主地不願放棄,至少有三個原因。

第一、就像開頭說的,我們從小就被教導,放棄是失敗的標誌,堅持就是勝利,諸如此類。

第二個原因是關於沉沒成本。沉沒成本是指,你在一件事中已經投入的時間、金錢或血汗資本。

與此同時,還有個詞叫“沉沒成本謬誤”,是指一旦深入投入某件事,你就不喜歡放棄了。這也被叫作“協和謬誤”,名字來源於一種叫協和式客機的超音速客機。

幾十年前,英國和法國聯合研製協和式客機,一段時間之後,他們懷疑從經濟角度看,這種飛機很不划算,但是前面已經投入了幾十億,這個專案已經無法再叫停了。後來結果如何呢?這種超音速客機確實研發成功了,並且投入了商業運營,但最終還是因為經濟性太差而被淘汰,成了博物館的收藏品。

第三個原因是人們往往把過多注意力放在了實際成本而不是機會成本上。因為實際成本通常容易計算,而機會成本則要難一些。

機會成本是指,在某件事上每花一分錢或一個腦細胞時,你放棄的利用它們的其他機會。

本書作者建議,要是你所在的某個專案行不通,或者你在某段關係或思維方式中停滯不前,這時候機會成本又大於沉沒成本,那就可以考慮放棄了。

本書作者列維特,以自己的親身經歷舉例,他小時候一直想成為職業高爾夫球手,所以經常訓練,進步也很顯著。17歲時,他去參加一項比賽,結果被一個小3歲的對手打得稀里嘩啦,導致他的夢想瞬間破碎。

幾年後,他開始攻讀經濟學博士,不是因為他有多喜歡經濟學,而是為了擺脫之前的工作。他主攻政治經濟學,從公認的標準來看,職業進展得不錯,但是工作本身非常枯燥。

這時,他面臨三個選擇,需要智慧去抉擇了:

1。 無論如何,堅持。

2。 徹底放棄經濟學,搬到父母家的地下室住。

3。 在經濟學中找到新的、不那麼無聊的方向。

第一個選擇,對作者來說是最簡單的。因為只要再發表幾篇論文,作者就差不多能在頂尖大學的經濟學系拿到終身教授的職稱了,對很多人來說,這太有誘惑力了。

《魔鬼經濟學》(套裝)

[美]史蒂芬·列維特 史蒂芬·都伯納 著

中信出版集團

2016年8月

第二個選擇,徹底放棄,也是有吸引力的,但是作者之前試過,結果不太理想。

估計你也猜到了,作者選擇了第三個,既能做喜歡做的事,同時也能重振學術職業。

在現實生活中,列維特著迷研究犯罪經濟學,這個領域很少有人涉及,不如政治經濟學、宏觀經濟學重要。研究它,你很難成為一名“重要”的經濟學家,但是也能在大學執教,維持生活。

實際上,列維特“放棄”的結果是超出預期的,他進入芝加哥大學執教兩年後就獲得終身教授之職,當然也出版了這套暢銷書《魔鬼經濟學》。

上一篇:水梨蓮藕汁,寶寶發燒時天然的電解質飲品,電飯鍋就可以輕鬆製作
下一篇:一場塑身操爭霸賽!徹底刷爆呼和浩特市民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