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獼猴桃的閒話

中國是獼猴桃的故鄉。直到20世紀初,才有人把它引種到紐西蘭。經過當地人的努力,逐漸發展起來,並且另外起了一個“洋名”,算是融入了當地。

念大學的時候,有個哥們去他的一個有錢的老鄉家吃飯,回來後神秘兮兮地給我們看帶回來的一個水果,說是很高檔,一塊錢一個。在20年前,一塊錢一個的水果的確是相當貴了。然後我啞然失笑,說這玩意兒有什麼高檔的,下學期我給你們帶一堆過來。第二學期我的確帶了兩盒子回學校,不過開學的太早,還沒有足夠成熟——在我家鄉,白露之後才是當令時節。過早採摘的果子通常都不好吃,不過大家還是興致勃勃地吃了個精光。

那種水果長在比較遠的山上。到了成熟季節,農民們會去採回來自己吃,也有人拿到集市上去賣。不過野生的東西,誰都可以採,也就賣不出價錢。那時候,走親訪友、看望病人,帶上幾斤蘋果或香蕉,顯得很大氣。而土生土長的它,是斷然拿不出手的。

這個東西在我們當地叫做“毛梨兒”,或者“毛葫蘆”。長大之後才知道它的官方名字叫做“獼猴桃”,此外還有“奇異果”之類的名字。它的味道甜甜酸酸的,果肉顏色晶瑩,口感豐富。按理說是具備優秀水果的特徵,或許只是太容易得到,所以鄉民們也就不把它當回事。

中國是獼猴桃的故鄉。直到20世紀初,才有人把它引種到紐西蘭。經過當地人的努力,逐漸發展起來,並且另外起了一個“洋名”,算是融入了當地。到了二戰期間,它受到了在紐西蘭的美國人的歡迎,從而得到了更廣泛的種植。1950年代,紐西蘭開始了出口業務。1959年,他們用紐西蘭的國鳥“kiwi”給它命名,然後這個名字風行世界。而它本來的名字,在國際上也就少有人知了。

紐西蘭人對它很重視,在種植、管理、儲存等各個環節,都用現代農業技術進行了最佳化和改良。這使得“紐西蘭獼猴桃”成了優質獼猴桃的代表,就象葡萄酒之於法國一樣。中國人應該感到羞愧的是,它也出口中國——光是“紐西蘭奇異果”這名字就代表著“高階”和“洋氣”的形象。頗似兒時背井離鄉,多年之後榮歸故里。而故里的小夥伴們,卻依然在為溫飽而忙碌。

紐西蘭的成功在於統一經營集約化管理。他們每年生產近40萬噸,90%以上出口到世界各地。隨著它在世界上建立起“優質水果”的形象,在中國的種植和消費也逐漸多了起來。近年來,中國的種植面積約佔到世界的一半,但是散戶經營模式的各自為戰,小舢板最終拼不起有戰鬥力的大船。不僅紐西蘭,義大利、智利等國的“kiwi fruit”也在國際上風生水起,而“中國獼猴桃”的聲音卻小到可以被忽略。即使是在國內市場上,還是以漂泊歸來的進口產品為“高檔”。

獼猴桃被稱為“維生素C之王”,更有甚者,把它稱為“水果之王”。一箇中等大小的獼猴桃,提供的維生素C就超過了一個人一天的需要。此外,它的維生素K也很豐富。就絕對含量而言,其他的各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含量也就不算高了。不過考慮到它的主要成分是水——大約在83%左右,那麼各種微量營養成分也還要算比較可觀。跟大多數水果相比,它的表現也的確優秀。不過,只考慮固體的話,它有大約一半是糖——要讓整個水果有足夠的甜度,就需要有足夠的糖。所以,獼猴桃雖然是優秀的水果,但如果只比較“營養價值”的話,它也未必比很多蔬菜更有優勢。

跟菠蘿和木瓜一樣,獼猴桃中也有蛋白酶。如果用吉利丁粉做果凍,在其中加入了生的獼猴桃,很有可能就做不成——獼猴桃蛋白酶會把吉利丁的膠原蛋白水解開,從而使得它成不了膠狀。如果做奶昔的話,把獼猴桃放在奶昔表面還問題不大。但如果是放在奶中打散,蛋白酶與牛奶蛋白充分接觸,蛋白水解會產生一些苦味的多肽,味道就會受到影響。如果非要使用,可以把獼猴桃煮幾分鐘,讓蛋白酶失去活性,它們也就無法搗亂了。

不過這種蛋白酶活性也很有用。比如說,市場上賣的嫩肉粉中有些加了亞硝酸鹽,不放心的話就可以用鮮榨的獼猴桃汁來代替。把獼猴桃汁跟筋道的肉混在一起,就可以使肉變嫩。在烤肉、烤雞或烤鴨的時候,可以把獼猴桃汁注射進去,烤出來的肉就會很鮮嫩——何況光是“獼猴桃烤肉”這個名字,就足以引起客人的興趣了。

上一次回鄉,家裡人還在山上採了袖珍版的獼猴桃。比櫻桃還小,皮上沒有毛,可以直接吃下。不過家鄉人給了它一個極為鄉土的名字“老鼠屎”,很是令人莞爾。我想,如果有人種植的話,在追求新奇的今天大概也會象聖女果一樣受到歡迎。估計到那時,又會有許多人問“是不是轉基因的”了吧?

上一篇:農曆八月二十六秋分後,養什麼花?以下3種花,年年今日歲歲今朝
下一篇:這種食物健康有滋味,多吃身體好,保護腸胃,睡得香,不失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