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龍脊梯田特別體驗|跟當地人下田幹農活,旅遊生涯中的頭一回

在到達龍脊梯田的第二天一早,天還沒有大亮,雞鳴尤在耳邊,當地的背夫潘全義就已經在山頂旅館門前等我們了。今天,我和同伴尼克將跟隨他一起體驗梯田人家的真實生活,一點點下田勞作的體會絕對會讓行程更有趣,也是我旅行生活這麼多年頭一次體驗,絕對是“旅行3。0版本”,一般人可享受不了的深度玩法!

背夫潘全義上午給我們安排的事情是“採竹筍”或“下田”,是最重要的當地生活體驗。山路上我們邊走邊聊,由於昨天后半夜下了一場大雨,山路很難走,但山邊地頭的竹叢裡冒出了許多新鮮的嫩竹筍。老潘告訴我:“每到下雨時,這一帶漫山遍野的竹林裡就會長出許多新筍,而且春天的竹筍口感最好。但不能等,一是因為雨停時間長,筍就會老掉不能吃了;二是這陣子山上雨水少,上上下下的山民早就摩拳擦掌、憋著勁大撈一把,去晚了根本採不到好筍,所以要趁早下手。”

果然,沿山路兩側的竹子根部,高高低低冒出了許多嫩綠的竹筍芽尖,長的二尺,短的幾寸。老潘一邊滔滔不絕地向我傳授著找筍、掰筍的技巧,一邊手腳不停地忙乎著,全然不顧溼淋淋的露水打溼衣褲。我和尼克是第一次採生筍,手忙腳亂忙得不亦樂乎。40分鐘後,新鮮的竹筍已經把老潘的揹簍填了個滿滿當當,它將是我們早飯的重要食材。

在潘家大嫂的辛苦忙碌下,一大盆新鮮的山豬肉燉竹筍上桌了。老潘見我們得意的樣子,說道:“一會兒你們就笑不出來了,早飯後我們要去下田幹活,到時候可別喊累。”飯後,一匹白臉大灰馬被牽到了我們倆的面前。這和我想象的耕田情景天壤之別,“耕田不是用牛嗎?怎麼會是馬?”。老潘堅定地說:“龍脊耕田都是用馬,牛不適合這裡的地形,效率比較低,而且消耗草料也比馬多,所以耕田要用馬不用牛!”既然老潘說馬更適合這裡的“工作”,那我們就拭目以待,看看馬的能耐到底有多大。

老潘扛著鋤具,我和尼克輪流牽著馬往地頭走去。一路上,大大小小,錯落有致的梯田滿布山崗,在陽光和晨霧的烘托下分外好看。先前我曾去過元陽梯田和擺榜梯田,但相比之下,龍脊梯田更加雲山霧罩,對於我們那些喜歡獨特環境的客戶來說,這裡的“獨享程度”將會更高。只是沒有想到,我和尼克,兩位堂堂旅遊體驗師卻以“龍脊農民”的身份獨享了“龍脊梯田”勝景!聽老潘說,龍脊地區可供耕種的土地資源匱乏,他全家老小都指望著不多的2畝口糧田生活,一年到頭打下的糧食也僅僅維持家用。

我發現這裡幾乎每一家的水稻田面積都很小,且分散。路上,老潘給我講了個關於龍脊稻田的笑話:從前寨子裡有個地主,他要農夫耕完山腳的206塊田才給發工錢。於是農夫就賣力地把所有田耕完,數來數去一共只有205塊田,怎麼也找不到那最後一塊。直到他拾起了地上的蓑衣,這才發現原來還有一塊田被衣服蓋住了。正如他所說,我們面前的“綠海禾田”大多數都是隻能種一二壠水稻的“帶子丘”和“青蛙一跳三塊田”的碎田。

在老潘的指導下,我們開始幹起活來。我扶著犁,尼克牽著馬往前一犁犁地翻開溼漉漉的土地,老潘則在一旁用鋤頭剷掉去年的水稻根,往田裡注水。不到兩個小時,分散開的四五塊稻田已經收拾好了,我和尼克也充分找到了“粒粒皆辛苦”的感覺,事實說明每一個“成就感”的獲得都需要“汗水+技巧”才能達成!

休息的時候,老潘說:“三四月份正是龍脊耕種的季節,幾乎每家稻田裡都有人在耕田,一直到五月份梯田大量注水(降雨)的季節才會停止。順著他的手指方向,散碎的禾田從山腳盤繞到山頂,層層疊疊,磅礴壯觀,“龍脊梯田”名不虛傳!

上一篇:糯米粉不做湯圓做這個點心,一上桌孩子就搶著吃了
下一篇:絕經對女人有2點好處,說出來你都不信,不僅對婦科好,還利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