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新能源汽車時代‖燃油汽車終將被替代,數智化、安全化贏領未來

新能源汽車時代‖燃油汽車終將被替代,數智化、安全化贏領未來

裝備輕便動力、自行推進的輪式道路車輛——汽車,在發明之初並非是這個樣子的,汽車的發展也有一個漫長的過程。經100多年來的不斷改進、創新,凝聚了人類的智慧和匠心,並得益於石油、鋼鐵、鋁、化工、塑膠、機械裝置、電力、道路網、電子技術與金融等多種行業的支撐,帶動了它們的發展,成為今日這樣具有多種型式、不同規格,廣泛用於社會經濟生活多種領域的交通運輸工具。自1970年以來,全球汽車數量幾乎每隔15年翻一番,2013年全球汽車產量8738萬輛。——-來源百度百科:汽車發展史。

汽車動力技術是人類智慧的綜合結晶:

從人類第一輛正式的四輪車研發成功開始,汽車作為裝備輕便動力、自行推進的輪式道路車輛就在不斷顛覆著人類的想象和改變著人們的出行方式。經歷波瀾壯闊的100多年的歷史,直到今天對於汽車動力的研發還在繼續。如果你能夠靜下心來去了解一下汽車發展史,你就不得不驚歎於人類智慧的偉大。

碳中和是順應全球綠色低碳發展的核心:

碳達峰是指排放的二氧化碳,達到最高值以後,漸漸地從高處往下降。工業的發展也加速了人類生存環境的日趨惡劣。碳中和是指企業、團體或個人測算在一定時間內直接或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然後透過植物造樹造林、節能減排等形式,抵消自身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實現二氧化碳“零排放”。由此,以低碳、節能、減排等為主要發展目標的工業製造將成為新時期的主流。特別是汽車製造業,新能源汽車將逐步推向於人類的生活。

新能源汽車時代:燃油汽車終將被替代

禁售燃油車

,這是一張早先各國或地區對燃油車禁售的時間軸。無論是口號,還是計劃,甚至是法令法規,大部分國家和地區,都在持續推進。而實際情況,也要基於目前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來進行規劃。2020年全年來看,歐洲共登記了136。7萬輛新能源乘用車,國內新能源乘用車累計銷量為124。6萬輛,歐洲首次超過中國。但是就個體來看,中國仍然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

國內汽車保有量資料顯示:截至2020年6月,全國汽車保有量達2。7億輛,佔機動車總保有量的75%。共有12個城市汽車保有量超過300萬輛,其中,北京超過600萬輛、成都超過500萬輛,分列前兩位。

北京禁售燃油車的提議: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車輛與運載學院教授歐陽明高在北京舉行的“碳達峰碳中和北京行動高階論壇”上喊話:“北京應研究出臺禁售燃油車政策。”此言一出引起了不小的風波。但有業內專家提示,城市逐步推進新能源汽車是不可改變的方向,而燃油車註定要成為歷史。

續航能力、快充技術突破,將加速終結燃油汽車時代:

從發展新能源汽車開始,其續航能力一直是被關注的焦點,而在動力技術的革新方面,國內新能源汽車不負眾望,從最初的100KM以上到今天的1000KM的突破,讓人們至少在心理選擇上對新能源汽車有所傾向。最近,央視報道的福建寧德在新能源汽車快充技術上的突破,再度顛覆人們的想象,迅速成為熱點。除了運用核心技術攻克了新能源汽車電池續航能力的短板和通病之外,福建寧德還創造了新的歷史紀錄,即由其研製的電池包只需要充電15分鐘,就能為汽車提供400公里的續航。而一年前,這樣的充電速度還被認為是絕無可能。

數智化、安全化、適應性的新能源汽車贏領未來

續航能力和快充問題將會繼續深度革命。而在萬物互聯的時代,汽車作為有效的載體,數智化和安全化將成為最終的核心競爭力。

數智化原始認識的三層含義:一是“數字智慧化”,相當於雲計算的“演算法”,即在大資料中加入人的智慧,使資料增值增進,提高大資料的效用;二是“智慧數字化”,即運用數字技術,把人的智慧管理起來,相當於從“人工”到“智慧”的提升,把人從繁雜的勞動中解脫出來;三是把這兩個過程結合起來,構成人機的深度對話,使機器繼承人的某些邏輯,實現深度學習,甚至能啟智於人,即以智慧為紐帶,人在機器中,機器在人中,形成人機一體的新生態。

新能源汽車數智化發展,決定了汽車載體所承載的智慧生命空間,也即將數字技術和數字應用透過現實場景和未來場景的演算法,使其發揮到淋漓盡致的效果。想像空間有多大,新能源汽車發展的空間就有多大。

新能源汽車安全化是未來改觀的重心。在上海車展期間由車主維權而暴露出的

特斯拉

在技術層面出現的安全問題之後,仍有事故不斷髮生,有撞車的,有起火爆炸的,還有把車主鎖在車內的。諸多現象表明,安全化勢必成為新能源汽車未來技術重構的重心。

新能源汽車的氣候適應性是實現全域發展的關鍵。特別是在氣候問題上,新能源汽車還不足以形成全氣候性的領域拓展,因其在氣溫比較低的情況下,就會對其動力形成直接影響。“電動汽車到了零下25度的時候基本上就動不了了,遇到使用新能源續勢里程銳減,充電困難,以及溫控系統的能效高等問題。”這是目前北方使用者所遇到的也是行業普遍存在的一個技術問題。2019年1月12-13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孫逢春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中以“全氣候新能源車研究有卓越成效 不再有禁區”作了主題發言,其中“高效低溫的增焓溫控技術”講到“我們現在想利用低溫增焓空調技術來解決這個問題,而且已經取得了目前在-20度左右能效比能夠達到0。6,是PDC的將近2倍,這是整個重點專項在這方面取得了相應的進展,這些技術我們也用作了冬奧會的汽車上。”

新事物本身就面臨著更多的挑戰。相信在技術領域方面,人類的智慧終將突破所有的侷限。

上一篇:車評臺|3種動力3種四驅 威蘭達陪你朝九晚五伴你詩和遠方
下一篇:玩具車:拖拉機、拖車、叉車、挖掘機、工程車,益智工程汽車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