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玉樓春》:現代職場生存法則,賈逢源的致命3大錯不能犯!

《玉樓春》:高興太早,賈逢源犯的致命錯,孫遜早就看在眼裡

原創2021-07-30 22:37·侃劇三哥

《玉樓春》開篇:朝廷舉辦恩科,賈逢春進士及第高中榜眼,被皇帝賜予正七品翰林院編修。

賈逢春雄心壯志,準備大展宏圖時,卻因為一份奏章慘遭當頭棒喝。

劇中,黃河決堤,兩岸百姓苦不堪言,為此,賈逢源特意將治水的方案寫成奏疏上達天聽,只要皇帝見了奏疏龍顏大悅,那他必定會得到器重,在朝中也算有了立足之地,再也不用拾人牙慧。

下屬拍馬屁道:賈大人深謀遠慮,日後定會平步青雲,我們這些人還望大人多多提攜。

賈逢源莞爾一笑,心中美滋滋的。

卻不成想,衙役來報,他的奏疏被駁回了,根本就沒有遞到皇帝手中。

賈逢源得此訊息,怒火中燒,一氣之下將手中的茶碗摔得稀碎,心中斷定是孫遜從中作梗,埋沒了他的大好才華。

這件事情極大地打擊了賈逢源的事業心。

為了弄清奏疏被駁回的真正原因,賈逢源假借探望為名趁機向孫遜詢問緣由。

賈逢源向孫遜說道:自己的方案無論在人力,物力還是耗時上都是最優選擇,為何朝廷最終採用的卻是張大人的方案。

孫遜老謀深算,一眼就看出賈逢源心中不憤。

孫遜嘆道:你雖名為逢源,卻一點不知為官之道,朝中奏疏需先彙總內閣,經內閣商議後方可呈覽聖上,你倒好,想越過次序一步登天,可是太不將內閣放在眼裡了。

孫遜言下之意就是賈逢源壞了官場規矩,目中無人,沒有將內閣,更沒有將他這位內閣首輔放在眼裡。

賈逢源連忙辯解是自己一時疏忽,只因治水心切,因此才犯了忌諱。

對於賈逢源的說辭,孫遜根本不信,如果真如賈逢源所言,那滿朝肱骨之臣豈不皆是酒囊飯袋,還不如他一個小小的翰林院編修。

賈逢源此舉無非就是想搏一搏,說不定“單車就變成了摩托”。

三哥在這件事情上,賈逢源至少犯了三大錯!

1、不在其位,偏謀其政。

賈逢源高中榜眼之後,被皇帝賜予賜予正七品翰林院編修。

這個官職既不是黃河兩岸當地的父母官,也不是主管水利的工部官員。

根據史書記載,翰林院編修的主要工作內容是誥敕起草、史書纂修、經筵侍講。

從現代角度看,翰林院實際就是儲才所,翰林院編修就相當於現在公司裡的儲備幹部,實習生。

試想一想,當公司遇到重大危機時,一個實習生的提議會被採納有多大的可能性。

記得當年華為有一新進員曾向總裁任正非上萬言書,對華為提出一些關於公司發展戰略的建議,結果任正非看到此書後,直接批覆此人如果有精神病,建議送醫院進行治療;如果沒病,建議立即辭退。

黃河決堤,自有內閣和工部的官員去處理,他一個七品編修不好好經筵侍講,偏要妄議朝政,豈不當滿朝文武皆是碌碌無為之輩。

此乃賈逢源第一錯也。

2、越級奏疏,破壞規則。

妄議朝政已然不對,但是賈逢源接下來的騷操作更是讓人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他竟然越過內閣,直接向皇帝諫言。

要知道內閣在大明一朝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它不僅是皇帝的智囊團,同時也是整個朝廷的政務中樞,全國上下,長城內外,大小事務均需透過內閣呈給皇帝。

賈逢春倒好,直接越過了內閣給皇帝上奏章。

自古越級反映問題都是官場大忌。

此舉無疑是挑戰了1000多年形成的現行制度,對於內閣的權力也是一種極大的蔑視。

如果內閣預設此種行徑,那天下官員人人都可以上達天聽,那皇帝豈不忙死,又要內閣何用?

幸虧賈逢春是內閣首輔孫遜的門生,要是換作了其他人,分分鐘罷官革職,革去功名,滾回家去。

此乃賈逢春第二錯也。

3、託辭狡辯,別有用心。

當孫遜斥責賈逢春行為失當時,賈逢春說自己是為了百姓。

可事實上他真的是為了黃河兩岸受災的百姓嗎?

其實不然,他無非是想借此機會展示自己的才華,好被皇帝器重,從此平步青雲,位極人臣。

他追求的是功名和利祿,卻拿百姓來粉飾自己的小心思。

老謀深算的孫遜當然一眼就洞穿了他心中的小九九。

賈逢春千不該萬不該在孫遜面前託辭狡辯。

孫遜是何人,當今內閣首輔,在官場摸爬滾打了幾十年,如果這點伎倆他都看不穿,豈不是小瞧了他。

其實,賈逢春第一次登門拜訪,孫遜就看出他絕非良善之輩。

原因很簡單,在以往古裝劇中,除了狀元、榜眼、探花可以說是天子門生外,其他的進士一般都會認本屆恩科的主考官為恩師。

而此次主持恩科的並不是內閣首輔孫遜。

賈逢春中了進士之後,不去拜見恩科主考官吳大人,反而認了內閣首輔孫遜為恩師,豈不有攀附之嫌。

所以從一開始,孫遜對賈逢春就多了一防備之心。

如今,賈逢春竟然在自己面前託辭狡辯,更加坐實了賈逢春是別有用心。

此乃賈逢春第三錯也。

上一篇:老蔣成為民國總統後,他一個月有多少工資?你可能不相信
下一篇:甄嬛的養子乾隆,在歷史上乾隆和“甄嬛”的母子關係究竟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