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初唐四傑的詩歌作品,他們的作品為何被稱為詩中四傑的代表作?

滿眼生機轉化鈞,天工人巧日爭新。

預支

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覺陳。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論詩五首》

說起唐朝,人們腦海裡立刻會出現吏治清明,經濟飛速發展,人民安居樂業的畫面,在這樣一個大環境下唐朝文學達到了空前的繁榮,在眾多文學體裁中,又要數詩歌最為耀眼且發展迅猛,因此唐朝也被稱為詩歌創作的黃金時代。其中駱賓王、王勃、楊炯和盧照鄰並稱為初唐四傑,成為那個黃金時代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他們的詩作辭采華膽且格律謹嚴,即使在21世紀的今天也廣為流傳。

七歲神童做經典,仕途坎坷留著作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這篇我們從小就耳熟能詳的唐詩便是初唐四傑之一——駱賓王所作,寥寥數字描繪了一幅白鵝戲水圖,展現其聲響、形態、線條之美,很難想象這是出自一位七歲孩童之手,也因為此詩的緣故,駱賓王從小被冠以“神童”的稱號。

但駱賓王之後的人生卻不像童年這樣光彩照人,在仕途上他接連擔任過侍御史和臨海縣丞,期間還遭遇過入獄和貶謫,怏怏不得意。在武則天當朝時,參與了揚州叛亂,後來兵敗不知所蹤。縱觀駱賓王一生,仕途不順,懷才不遇,但一生著作頗豐給後代留下了許多經典的作品。

七旬老農詩情重,作首《詠雞》敬經典

也正是由於這些詩詞的廣為流傳,在民間也掀起了一股創作熱潮,一位七旬湘北老農痴迷於詩歌創作。這位老農名叫危勇,茶餘飯後創作一兩句古詩已經成為他生活的調味劑。這首《詠鵝》也是他最愛的詩作之一,每每誦讀,都不禁感嘆駱賓王的才情,年僅七歲的他竟能創作出如此膾炙人口的故事,實為天賦異稟。

危勇深知優秀的創作來源於生活,離開了生活的創作,便如閉門造車,難出精品。駱賓王之所以能創作出《詠鵝》也少不了他對鵝形態的細緻觀察。因而觀察身邊的人、事、物便成了危勇的習慣和樂趣所在。他還常常將自己的觀察用古詩記載下來。工作之餘的危勇養了幾隻雞,這些雞的“生活起居”都由他負責。何時餵食,何時打鳴,他都瞭然於胸。閒來無事的時候盯著雞看,觀察它們的一舉一動也成為危勇的一大樂趣。

久而久之,詩雛形便在他腦海裡形成了。他模仿《詠鵝》做了首《詠雞》,其詩內容為:“雞,雞,雞,尖嘴對天啼。三更呼皓月,五鼓喚晨曦。”寥寥數字一幅金雞報曉圖躍然紙上。全詩18個字,獲得國家級文學獎,還拿到了1萬塊錢的獎金。一鳴驚人的背後,還有更多人看不見的積累和沉澱。

一詩成名引關注,質疑聲聲爭議來

正如駱賓王一樣,危勇一詩成名。《詠雞》被髮到網上後,立刻就引起了網友們的關注和媒體的爭相報道。危勇一躍成為了村裡的“成功人士”,所作的詩也得到了大家的認可,老人做壽,家逢喜事,都要請他來即興賦詩一首。但事物都具有兩面性,在鮮花掌聲的背後,質疑聲也隨之而來。有些網友認為《詠雞》有些過譽了,有些人甚至覺得《詠雞》僅僅是模仿山寨《詠鵝》,不配得國家級文學獎。

正所謂欲戴王冠,必承其重,接受一份殊榮的同時也需要承受它帶給你的重量。面對大眾的質疑,辯駁和憤怒都不是最好的辦法,最好的辦法就是用作品說話,剩下的交給時間。

一首小詩獲大獎,文化傳承新氣象

儘管此事引發了一些爭議,但更多的網友還是堅持認為積極影響是大於消極影響的,一直以來,詩詞被認為是文人墨客的專屬。一旦將詩詞推向神壇,那麼它在普通大眾之間的傳承就變得舉步維艱。而作為農民的危勇敢於用詩詞來表達自己所思所想,這給詩詞的文化傳承開了一個好頭。

而事實也正是如此,危勇看到自己詩作獲了獎而且還拿到一筆不菲的獎金,他的創作熱情更高漲。將更多的時間投入到詩詞的創作中。而這位湘北老農的事蹟的傳播還引發了一系列的創作熱潮。給予了普通民眾詩詞創作的勇氣,一時間還流出像《詠豬》,《詠猹》,《詠狗》等效仿之作,戲謔也好,認真也罷,不可否認的是,這對於詩詞的傳承確確實實起到了積極作用,讓詩詞創作重新回到了大眾視野裡。

危勇用親身事蹟啟示人們,詩詞創作不是文人墨客的專屬,我們普通人也可以用詩詞來表達我們的所思所想,而只有將詩詞拉下神壇,文化傳承才不只是說說而已。比較兩首詩確實會發現諸多相似之處,例如《詠鵝》的“鵝,鵝,鵝”和開篇的“雞,雞,雞”結構和韻律極為相似,而頸聯“尖嘴對天啼”和《詠鵝》中“曲項向天歌”也有異曲同工之處,連營造的意境也頗為相似,但如果僅僅是生搬硬套之作,也難斬獲國家級文學獎。

全詩的重點在後兩句:三更呼皓月,五鼓喚晨曦,一呼一喚中生動地描繪了一幅金雞報曉圖,同時“皓月”和“晨曦”乃是化用朱元璋詩作《金雞報曉》中“三聲喚出扶桑日,掃盡殘星與曉月”,與描繪鵝形態的“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不同,《詠雞》描寫的是雞的習性,同時“呼皓月”,“喚晨曦”的意境又給人一種身處黑暗卻仍呼喚光明的向上力量。由此可見,《詠雞》並不是簡單地照貓畫虎,而是汲取了詩詞營養,並且融入了自己的觀察和思考的好作品。

結語

因為危勇農民身份而質疑其詩詞含金量的那些人,應該是忘記了什麼才是一個好的作品。只要意境高妙且能扣人心絃的詩,就是好詩。駱賓王七歲作詩,詩作現今仍被廣為流傳,可見作詩者是不分長幼尊卑的,再者說藝術是純粹的,一首詩詞的好壞,怎可由它作者的身份來下定論呢?

危老面龐黑紅,身材高大,愛著一身列寧裝。田間的勞作在他的身上留下了印記。樸實的外表和他農民的身份相呼應,但他又有一股精氣神兒讓他和其他農民區分開來。那就是他心中的那片白月光——對詩詞的熱愛,這份熱愛也暫時讓他忘記了勞作的苦悶,沒有被生活的苟且吞噬。這應該就是熱愛的力量,在大家都看到便士的時候,他看到了月亮。

上一篇:國行版索尼ps 5售價公佈:3899元起,國行版本售價卻讓人大跌眼鏡!
下一篇:關羽死後,劉禪為何不給他封侯?劉禪為何要將他的兒子的爵位傳給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