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中國航天多厲害? 中美蘇探火對比之下, 結果一目瞭然

點選載入圖片

今天小編把天問一號與美蘇發射的

火星探測

器做了對比,瞭解三國的火星探測歷程,讓大家更好的認識我國的“祝融”。

“蘇聯”

首先我們先來看看蘇聯的探火歷程,

1960年10月,蘇聯連續發射了三枚火星

探測器

,均以失敗告終。

兩年後,不服氣的蘇聯再次發射了“火星1號”,這次倒是成功了,可惜四個月後,這枚探測器與地面失去了聯絡。

“戰鬥民族”會這麼容易屈服嗎?肯定不會。

經歷了這幾次失敗,蘇聯重新研究火星探測器。1971年,“火星2號、3號”接連升空。這次發射的探測器在數月的飛行後成功進入火星軌道。就當蘇聯人民準備舉國歡慶的時候,探測器卻因為火星表面沙塵暴的原因沒有拍到火星地表的照片。不過更扎心的事情還在後面。

11月27號,火星二號準備登陸火星,剛開始一切正常,就在它突破火星大氣準備開啟降落傘著陸的時候,降落傘卻偏偏出現了故障導致沒有開啟。由於地火距離遙遠,人們無法在地球上遙控火星車降落,於是蘇聯人民眼看著火星2號就這麼墜毀在了火星表面。

點選載入圖片

在遭受了如此大的打擊後,他們又將希望放在了火星3號上。發射、航行、入軌、降落,一切都順利地進行著,火星3號沒有辜負蘇聯人民的眾望,成功登陸火星。然而由於一些不可控原因,火星3號在著陸後14。5秒後失聯。

雖然蘇聯沒有因此放棄火星探測,但是之後的火星4號、5號直到7號都沒有一個成功完成任務的,甚至還不如火星3號。

點選載入圖片

4、5號由於電子元件故障而導致與火星失之交臂,6號雖然登陸成功,但是著陸器晶片出了問題,傳回地球的資料無法識別。7號甚至連火星大氣層都沒有進去。

經歷瞭如此多的失敗,蘇聯應該暫時放棄了吧。並沒有,擁有鋼鐵意志的蘇聯人民於1988年再次發射了新款火星探測器“弗伯斯1號和2號”。

點選載入圖片

搭載著最後希望的弗伯斯,最終還是遺憾收場。1號在發射兩個月後失聯,2號雖然成功進入火星軌道,但在之後的火星一附近同樣失聯。

點選載入圖片

之後的蘇聯還有沒有繼續發射?1991年蘇聯解體,弗伯斯系列成為前蘇聯對火星發起的最後衝擊。

2011年11月8日,繼承蘇聯衣缽的俄羅斯與中國合作發射了首個火星探測器,但還是熟悉的器械故障,俄羅斯的火星探測器連著中國“螢火1號”一起在太空中墜毀。

聽完蘇聯的火星探測之旅,大家是不是覺得,原來登上火星這麼難。接下來我們再看看我國的“天問一號”,中國一次性挑戰美蘇兩國都很難做到的事並且最終成功。

點選載入圖片

如果大家覺得柚子講解得不錯,別忘了觀看之餘點個關注。

“中國”

前面我們提到的“螢火1號”只是中國探測火星的首次嘗試,並且也算是被俄羅斯給“帶偏了”。

在我國充分研究了美蘇之前火星探測的失敗原因後,結合自身條件,提出了一條具有特色的火星探測計劃。

點選載入圖片

因為天問一號是我國獨立自主實施的火星探測任務,之前的螢火是與俄羅斯合作。沒有本國的資料作為支撐,也沒有相關經驗,所以必須要一個在火星軌道上執行的“資料中轉站”來連線地面和火星車。所以,火星探測中的“繞、落、巡”一步都不能少。

既然要完成火星探測,那就要先完成“繞”。

天問一號總質量約為5噸,其中環繞器的重量就有3。7噸,比

NASA

的火星軌道勘測飛行器還要重,並且搭載了最先進的科學儀器。

點選載入圖片

高、中解析度相機,礦物光譜分析儀,次表層探測雷達,各種各樣的高科技儀器為天問一號的火星探測之旅助力。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高解析度相機了,大家可以看到,在各方面超越NASA勘測軌道飛行器相機的天問一號高分相機可以清楚的拍攝出來火星表面的地貌特徵。

點選載入圖片

之前的故事裡,我們能想到蘇聯對於火星探測是屬於急功近利的模式,他們幾次都在元件故障、資料出錯等等地方栽了跟頭,總結出來就是沒有完全掌握深空探測能力。相比蘇聯,我國雖然一次就將火星三步“繞落巡”完成,看似跟蘇聯一樣急功近利,其實卻是穩紮穩打。

為什麼這麼說呢?首先,天問一號的工程師們為它設計了全面的保障設施,無論是降落時的反推力設計還是飛行器裡面的“黑匣子”,都在各方面避免蘇聯所犯的錯。

說到這裡,柚子給大家簡介一下我國天問一號配置的一些“黑科技”。

首先是反推力和降落傘裝置。為了更好的在降落火星時減緩速度,天問一號除了常規的降落傘以外還配備了一個反推力裝置。在進入火星大氣層時可以反向推進,以達到減速的效果。

其次就是我國特製的“黑匣子”:火星探測信標。

點選載入圖片

這個信標利用了比飛機上的黑匣子還要堅固的特質材料,耐壓耐熱抗撞擊甚至能阻擋電磁干擾。火星探測信標的作用就是防止火星車在登陸過程中遭遇突發事件而導致資料丟失,它可以完好的儲存火星車一切的資料行為,並且將其傳回地球指揮中心。假如火星車出現故障,也不至於像蘇聯一樣一點探測資料都留不下。

雖然我們沒有火星探測經驗,但是我們的嫦娥工程多次進行探月任務,積累了許多地外天體探測技術,所以我們的火星探測如此順利並不是一天兩天的突發奇想,而是穩紮穩打,日積月累的長遠計劃。

“美國”

說完這些,我們再來看看對火星探測最為成功的美國。

2021年2月19日,NASA製作的“毅力號”火星車成功於火星北半球傑澤羅隕石坑著陸。

這是2020年人類第三個發射的火星探測器,不過雖然它是最晚出發的,卻只用了204天就到達並登陸了火星。這又是為什麼呢?不是說天問一號比毅力號跟厲害嗎?

點選載入圖片

其實很簡單,美國幾十年來的火星探測歷程早就讓他們摸透了地火之間執行的規律並且找到了合適的路線及著陸點,說白了就是“輕車熟路”。

著陸後的毅力號向地球送回來許多登陸實況照片,NASA隨後公佈了火星全色照片、天空起重機拍攝的毅力號富士視角照片等等。許多網友看到後不禁感慨,NASA果然厲害。

不過毅力號為什麼會有如此驚豔的表現呢?雖然我們的天問一號一樣優秀,不過還是要學習美國的先進技術才能更好的發展。

第一點就是,毅力號是NASA發射的第22次火星探測任務,第10次火星登陸任務,第5次火星表面巡視任務。如此多的資料擺在這裡,大家也能明白為什麼這次毅力號所帶回來的資訊如此之多了吧。

前面我們提到過,相比蘇聯,NASA採用了穩紮穩打的形式。他們用了幾十年逐漸克服“繞、落、巡”三步走,高樓並不是一天建成的,NASA的火星探測技術也並非一蹴而就。

從上世紀60年代的“水手計劃”開始,NASA開啟了地外天體探測時代。

他們也曾經歷過元件故障、飛越探測等等案例。水手3號就因為整流罩分離而導致任務失敗,而飛越探測就是探測器從天體旁邊掠過沒有被其執行軌道捕獲。

NASA在經歷了7次嘗試後,又發射了兩艘火星探測器,水手8號和水手9號。最終也只有水手9號成功進入火星軌道完成火星環繞的任務。

點選載入圖片

水手9號的成功,使它成為了人類歷史上第一顆環繞地外行星執行的人造航天器,也是第一顆環火星運轉衛星。

在“繞”這一步驟成功後,NASA開啟了第二步“落”,也就是登陸火星。

這一計劃名為“海盜”。

海盜一號和海盜二號分別在1975年8、9兩個月先後升空,並且於次年的7、9兩個月成功登陸火星表面。NASA自此掌握了人類登陸火星的核心技術。

比起率先登陸火星的蘇聯,NASA的後發制人讓人們為蘇聯感到唏噓。不過科學探索並不只靠著一腔熱血和聽天由命,而是一步一步穩紮穩打,制定合理戰略才是根本。

點選載入圖片

反向例子我們已經有了,為了在美蘇爭霸中獲得太空先機,蘇聯搶在NASA之前接連發射了5顆火星探測器,結果大家也知道,無一成功。

雖然我們不能學習蘇聯這樣急功近利,也沒有足夠的事件像美國這樣穩紮穩打,所以我國選擇了一條特色發展道路,天問一號的一次成功,也證明了我們的方案是正確的。

“火星探測”

介紹完了中美蘇三國的火星探測歷程,我們就來看看中美兩國的火星車是如何對火星進行探測的。

毅力號配備了6大科學儀器,分別是地形相機、多光譜相機、次表層探測雷達、表面成分探測儀、表面磁場探測儀、氣象測量儀。不過相比天問一號,毅力號的某些儀器更加先進,而且兩輛火星車上都裝備了麥克風,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人們就可以聽到火星的聲音了。

點選載入圖片

不過就目前的情況來對比,毅力號的綜合實力確實要比天問一號強一點。為什麼這麼說呢?首先是毅力號除了地面巡視功能以外還配備了一架小型雙旋翼直升機,可以配合毅力號進行陸地及低空聯合探測。除此之外它還配備了特製的核電池,使得毅力號連續工作14年都不會斷電。

天問一號雖然在綜合能力上不如毅力號,但是它也有著重大創新。

以往經常使用的被動懸架被取消,天問一號採用了最新設計的主動懸架設計和六輪全驅。這樣它不僅可以實現正常的行駛能力,還可以擁有蟹形、蠕動等特殊行駛狀態,機動能力要比毅力號強很多。

點選載入圖片

其實許多相關設計都並沒有公開,畢竟是為了保護我們的“秘密武器”嘛,所以柚子猜測,中國未來的行星探索計劃一定會有更多我們意想不到的東西出現,大家怎麼看呢?或者有什麼特殊的想法?可以在下面評論區發表自己的看法。

上一篇:“妹子睡著了也不知道關一下車門, 被別人看到了多尷尬”哈哈哈哈!
下一篇:天境生物公佈腫瘤靶向的4-1BB雙特異性抗體藥物管線多項研發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