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被譽為“行走的油包”的鳥類, 一生吃素但因為太胖, 常被捉來熬油

神奇的大自然孕育了許多異常奇特的生命,可惜的是,因為時代變遷和人類的破壞,很多物種都已經滅絕了,人們只能在化石標本上看到它們的蹤跡。

尤其是恐龍,這個在遠古時期曾經像人類一樣成為“地球霸主”的巨型生物,它們的誕生與進化是那麼的不可思議,最後的消失也格外突然,留下了一系列至今都難以解釋的謎團。

點選載入圖片

在現存的150多萬種動物中,也有一些我們鮮少接觸、千奇百怪的物種,比如一種生活在南美洲北部的怪鳥。

該鳥類的化石記錄表明,它們曾經更廣泛地分佈在全球各地,這種鳥的名字叫油鴟,體型比烏鴉稍大一些,長約 40~49 釐米,翼展 95 釐米左右。

長相非常奇特,有著一雙圓圓的大眼睛,巨大的嘴巴里伸出小喙,還長有像貓咪一樣白色的稀疏的小鬍鬚。像大多數夜鳥一樣,油鴟的羽毛非常柔軟,但比起貓頭鷹和夜鶯卻遜色許多。

油鴟通體呈現紅褐色和濃棕色,在頸背和翅膀上密佈著白色的小斑點,尾羽纖長,色澤較深,並帶有黑色的斑紋。至於身材,圓滾滾肥嘟嘟,比較偏肥胖,看上去非常討人喜歡。

點選載入圖片

洞穴深處的“夜行者”

在鳥類的中文命名裡,很少有帶“鴟”字的,油鴟算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它們屬於夜鷹目油鴟科,並且在這個科的分類裡只有油鴟這一種鳥類。

油鴟是群居鳥類,棲息在生長著果樹的山林深處的洞穴中,喜歡在漆黑無光的洞穴內部築巢者,雌鳥一次可產下2~4個鳥蛋。

當太陽落山時,油鴟會像巨大的

蝙蝠

一樣從洞穴中出來,在鄉村、田野、山林裡覓食。因此,油鴟可以說保持著“晝伏夜出”的習性,大部分時間完全在黑暗中度過,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夜行者”。

點選載入圖片

為了高度適應夜間覓食生涯,油鴟的眼睛也在演化中發生了變化。與整塊臉比起來,油鴟的眼睛很小,但瞳孔比例卻很大,集光能力堪稱鳥類最強。

其視網膜中的桿狀細胞也是所有脊椎動物眼睛中密度最高的,但在它們在白天的視力居然會變得很差,完全不像夜間那般睥睨萬物。

它們的腳也非常嬌小,幾乎沒有用,擅長盤旋,飛起來異常靈活,可以實現低速飛行。其近親是夜鷹,但最大的不同是,夜鷹食蟲,是肉食性鳥類,而油鴟卻是不折不扣的“素食主義者”,它們的食物通常是植物果實,因此,它們算是世界上唯一夜間飛行的素食鳥類。

點選載入圖片

令人感到不可思議的是,油鴟一生只吃素,它們的肚子卻總是圓鼓鼓的,身體更是日漸肥胖,肉眼可見的變得“油膩”。

俗話說,無論人還是動物,只要到了風口浪尖就非常容易被針對,這不,由於過度肥胖,油鴟的命運可謂是相當悲慘。

點選載入圖片

因為肥胖淪為熬油材料

食用油是餐桌美食必不可少的底料,植物油、豬油都是很常見的,但你聽說過“鳥油”嗎?

沒錯,在過去,生活在南美洲的印第安人就常常拿油鴟來熬油,因為身體肥胖,它們體內的油脂含量異常的高。因此,油鴟的英文名也非常簡單粗暴,名為oilbird,翻譯過來就是油鳥。

人類從動物身上提煉油脂的歷史已經相當悠久,豬油至今都是廣受歡迎的一種食用油。然而,印第安部落的人們為何會走上用油鴟煉油的與眾不同之路呢?

點選載入圖片

首先,我們還是得從油鴟究竟為何會如此“富態”說起。

按理說,吃素的油鴟不應該長得這麼肥胖,究其本因,竟然它們所吃的“素食”引起的。油鴟成鳥與幼崽都非常挑食,它們只吃樟科、棕櫚科和橄欖科三大類植物的果實。

這麼說起來大家可能不太明白,舉個例子,牛油果和油棕果,分別就是屬於樟科、棕櫚科的果實。這些食物光聽名字都知道,它們果肉都富含脂肪,平均油脂含量可高至50%。

點選載入圖片

由於長期大量攝入這種脂質含量巨高的果實,油鴟便不可避免地開始發胖。成年油鴟重達350~475克,但與雛鳥比起來,竟然是雛鳥的體重更可觀,能達到600克。

原因是因為油鴟雛鳥的父母實在是太盡責貼心了,它們會在後代學會飛行前給它們餵食大量去殼去核的果肉,導致雛鳥的體型在一段時間內比成鳥更加壯實、肥美,甚至是父母的0。5倍。

到了出生後70天左右,父母餵養後代的速度會明顯下降,幼鳥體重減輕。長大後,油鴟由於忙於築巢、捕食和哺育後代,體重下降至和成年油鴟相同的水平。

點選載入圖片

南美印第安部落的原住民很快便盯上了這一肥胖的鳥類,他們突發奇想,能不能用這含有豐厚皮下脂肪的油鳥來熬製食用油。嘗試的結果表明,被放在大鍋中熬煮的油鴟的確能夠煉出油來,並且沒有絲毫異味,口感上佳。

很快,油鴟煉油術在印第安部落裡得到推廣。在此基礎上,當地人透過進一步嘗試發現油鴟雛鳥比成鳥更加肥胖,並且還不會飛行,終日呆在巢穴裡,更加容易被捕捉。於是,專門捕捉油鴟的捉鳥人便把目標鎖定在幼鳥身上,每年油鴟的繁殖季節也就成為了捉鳥人的“狂歡季”。

點選載入圖片

這些可憐的幼鳥由於父母的過度關愛,導致體型更加肥胖,因此淪為捉鳥人的最愛。於是,山間總會出現這樣一幅情景:有油鴟築巢的洞穴口,印第安捉鳥人支起柴堆火旺的鍋爐,無數幼鳥被扒光了羽毛扔進沸騰的大鍋,被反覆翻炒煉出保質期長久的油脂。

大部分煉製出來的“鳥油”都被儲存起來烹調食用,還有一些則被當作續添燃料,在黑夜中被投入熊熊燃燒的柴火之中。根據當地人的描述,用油鴟煉出來的油料是透明的,沒有異味,可供長時間儲存。

除了烹飪以外,這種“鳥油”還可以用來當做油燈,好處多多。因此,油鴟也被印第安人形象地稱呼為“行走的油包”。

點選載入圖片

神奇的“生物雷達”體質

油鴟雖然沒有什麼攻擊性,但想要捕捉它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它會發出一種類似嚎叫聲的刺耳噪音。在洞穴中,它們會發出各種尖銳的聲音,在黃昏進入或離開洞穴時同樣非常喧鬧。

這種聲音本就極其高昂難聽,再透過深幽洞穴的擴音,很有可能會傷害到捉鳥人的聽覺。如果是沒有經驗不加以防範就前去洞穴捉鳥,那麼造成聽力障礙在所難免,嚴重時還可能會導致人耳朵失聰。

這是油鴟用來抵抗人類捕捉的防禦行為嗎?事實並非如此。洞穴如此昏暗,這種鳥兒卻能夠飛行自如,除了良好的視覺之外,和這種特殊的尖叫聲也存在密切的關聯。

根據科學家研究發現,油鴟很有可能和蝙蝠一樣,透過回聲定位並識別物體,這種能力也被稱為“生物聲納”。

點選載入圖片

蝙蝠的嘴裡可以發出一種人類聽不見的聲音,這種聲波每秒鐘振盪25000~70000次,而我們的聽覺所能夠感覺到聲音,需每秒鐘振動區間在16~20000次。由於蝙蝠發出的聲波大大超出人類聽覺所能感知的範圍,所以被稱為“超聲波”。

研究發現,蝙蝠的聽覺非常特殊,它們能夠輕易感覺到這種“超聲波”,“超聲波”也充當著蝙蝠在黑暗中飛行的“眼睛”。

當它們發出的“超聲波”在前面某一個方向遇到了障礙物,瞬間就會從那個方向彈射回來,其中有一部分便反射到蝙蝠的耳朵裡,大腦神經接觸到這一訊號,就能夠判斷出前方有障礙物,及時做出反應躲開。

點選載入圖片

更神奇的是,蝙蝠憑藉經驗,可以根據回聲的快慢來判斷障礙物位置的遠近。油鴟亦是如此,它們發出叫聲並聆聽回聲以定位導航,並判斷識別前方的物體。

也就是說,油鴟與蝙蝠一樣帶有一種神奇的“生物雷達”體質。只是它們發出的高音在2 kHz左右,每秒鐘振動只有 250次,恰好屬於人類聽覺能夠感知的範圍。

擁有與蝙蝠相似本領

最早提出油鴟具有和蝙蝠相似本領的是美國康奈爾大學的教授敦爾德·格里芬,但他的觀點起初並沒有在學界得到廣泛支援。因為這位教授曾在學生時代長期從事蝙蝠相關的研究工作,人們認為他提出的觀點具有一定傾向性。

為了印證自己的推測,敦爾德和委內瑞拉著名的鳥類專家小威廉·菲爾普斯攜帶著全套研究裝置一起前往油鴟居住的洞穴進行探索。

點選載入圖片

他們採用了針對蝙蝠的傳統研究方法:

即捉住一隻油鴟後,用特製的耳塞堵住它們的耳孔後再放掉,由此判斷油鴟的定位方式是否與其發出的聲波有關。

透過反覆的試驗,敦爾德有了一個驚人的發現:

與蝙蝠一樣,被塞住耳道的油鴟喪失了黑暗中辨別方向與物體的能力,變得只能在有光的條件下飛行。不過,它們發出的聲波也有許多和蝙蝠不同的地方,比如能夠被人類感知到,並且,如果在黑暗中遇到障礙物,油鴟會發出一種比普通叫聲更加尖銳的聲音,隨著障礙物距離的接近,油鴟的叫聲也會進一步變尖。

敦爾德最初的假設被印證了,他們的發現也讓委內瑞拉等南美國家開始重視油鴟,這種深居在洞穴的鳥類逐漸進入了公眾的視野。

點選載入圖片

結局

曾經,在原始部落大興的“捕鳥熬油”,讓油鴟的數量大幅減少。隨著時代的變遷,原始部落受到現代文明衝擊,許多原住民的生活條件得到很大改善,已經不需要再直接從野生動物身上獲取生活所需的物品。

在熬油方面,手工熬製的食用油已經逐漸沒落,取而代之的是現代化機械生產,而花生、大豆、菜籽等植物油和從家豬身上提煉的豬油始終是食用油的主流,油鴟得以迎來喘息的機會。

否則,不加節制地捕捉只會加劇這一種群的減少,到時候,它們的命運將淪落為和許多瀕危的鳥類一樣,面臨種族續存危機。

點選載入圖片

南美洲多地都專門設立起保護油鴟的國家公園,明令禁止非法狩獵、捕捉行為,油鴟也終於擺脫了當“油料”的厄運,希望如今對它們的保護不算太晚。維護生物多樣性,保持生態系統平衡,是我們每個人義不容辭的責任。

上一篇:僅3699元, 華為手機“現貨”供應, 麒麟芯+鴻蒙OS, 網友卻糾結了
下一篇:恐龍為什麼能長到幾噸幾十噸, 而現生的陸地動物達到不了這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