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安全419業界:歐盟兩大隱私監管機構聯合呼籲全面禁止面部識別

據路透社報道,6月21日,歐盟資料保護委員會(EDPB)和歐盟資料保護監督局(EDPS)兩大隱私監管機構聯手呼籲,禁止在公共場所使用面部識別技術,並反對歐盟規則草案——該規則草案允許出於公共安全原因使用面部識別技術。

“EDPB 和 EDPS 呼籲全面禁止任何使用人工智慧來自動識別公共空間中人類特徵的行為,例如識別面部、步態、指紋、DNA、語音、和其他生物特徵或行為訊號,”兩家監管機構在一份聯合意見中表示。

同樣,EDPB和EDPS建議禁止人工智慧系統使用生物識別技術將個人分為不同的群組,依據是種族、性別、政治或性取向,或《基本權利憲章》第21條禁止歧視的其他理由。此外,EDPB和EDPS認為,使用人工智慧來推斷個人的情緒是非常不可取的,應該被禁止,除非是非常特殊的情況,例如基於某些健康目的,而且應該禁止使用人工智慧進行任何型別的社會評分。

在捍衛公民隱私權這件事情上,歐盟態度一向十分嚴格。早在2020年1月,歐盟就曾釋出一份關於人工智慧技術應用的白皮書報告中表示,歐盟將制定新的法規,擬5年內禁止在公眾場所使用人臉識別技術,以防止技術被濫用。

作為全球公民個人隱私保護最苛刻的地區,在歐洲,人工智慧已經受制於各種各樣的條例,包括隱私權、非歧視性等規定,這些規定廣泛試用於醫療健康、交通運輸等領域。

針對日益趨嚴的監管舉措,目前一些歐盟專家也提出了反對意見,有人表示,過於嚴格的資料保護法極大的限制了歐盟人工智慧領域的創新和發展。而一些被限制使用人臉識別技術的政府部門和警察機構也認為,禁止使用人臉識別技術將有礙於維護社會公共安全秩序。

當前在我國,在315晚會曝光商家濫用人臉資訊進行精準營銷的案例後,人臉識別技術背後的個人資訊保安風險正在被大眾所知。雖然商業領域對生物識別技術的濫用已掀開一隅,但更多日常生活中的如監控探頭、社群門禁、智慧垃圾桶等等場景仍然未能引起大眾的重視。

為避免該技術的濫用,我國人臉識別技術政策也正在收緊,目前全國多地已出臺相關政策限制人臉識別資料收集,如天津已立法禁止採集人臉資訊,南京、杭州等地也相繼出手監管人臉識別技術資料採集。隨著相關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何時該採集人臉資訊,人臉資訊被採集後該怎麼用、如何管,這些問題都正在被規劃出明確的邊界。

在安全419看來,一輛車想要開得越快,就越需要剎車的質量過硬來提供安全保障。同理,人臉識別的技術越先進、應用越廣泛,就越需要建立健全相應的安全舉措。

一項創新技術的應用,既會推動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但也有可能會突破社會原有的規範,帶來一些社會倫理和法律風險問題,而對於不斷暴露出來的安全隱患,無論是監管機構還是大眾,都不應因噎廢食,而是要辯證地看待發展和安全的關係,並對此保持足夠的重視。

上一篇:物業管理系統開發有哪些功能
下一篇:工藝品app開發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