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為什麼我不建議產品經理硬“抄”別人的使用者畫像?

一提到使用者畫像,很多人的腦海裡就冒出各種標籤,性別、年齡、地區……然後用這一堆名詞拼出一個人形,就像這張圖:

畫出使用者畫像不難,但當我們要真正拿它做分析的時候,常常會發現無從下手,到最後只能直接把資料庫裡的資料照搬到報告上:

男女使用者比例5:1

30-50歲佔比60%

廣東使用者佔比80%

蘋果和華為使用者分別佔比25%、35%

這是做使用者畫像分析常犯的一個錯誤,分析是用來解決問題的,但似乎即便我們用這麼多詞把使用者概括出來了,也不能用來解決問題。其實,使用者畫像是一個客觀的東西,但做決策是一個主觀的過程,所以如何基於客觀事實,透過分析推理出結論,解決實際問題,這才是做使用者畫像分析的正確姿勢。

今天就和大家探討一下,使用者畫像分析,到底應該怎麼做!

01 從問題出發

做分析要從問題出發,這要求我們先分析產生問題的原因,而且是從使用者的角度來看這個原因。舉個例子,某產品銷量下降了,我們需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提高銷量。

從使用者的角度,我們可以分析出三個潛在的原因,一是產品週期性問題,使用者在當前時間段內購買需求減少,比如冬天雪糕難賣;二是產品競爭力弱,使用者更願意為競爭對手產品付費,比如同樣配置的手機,使用者更喜歡價效比更高的;三是宣傳效果不佳,使用者沒有感知到我們產品的優勢,比如沒有邀請流量明星代言。

當然,例子說的較簡單,事實上,我們在分析問題原因時需要層層深挖,窮盡所有可能的影響因素,而且都是從使用者的角度出發。

02 找到關鍵原因

分析出產生問題的可能原因後,我們就要找到最關鍵的幾個原因。

接著例子來說,有些是可以根據常識判斷的,比如產品的週期性,有些則需要我們做分別做論證。比如,懷疑是產品競爭力弱的原因,我們可以根據競爭對手的銷售資料論證;懷疑是宣傳效果的問題,我們可以對整個轉化流程進行漏斗分析,論證宣傳環節的影響。

總之,先進行大方向的論證,再不斷縮小範圍,看看是哪個細節掉鏈子,如果之前列出的原因都不成立,可能就需要重新假設。

03 理清分析邏輯

找到關鍵原因後,我們繼續往裡深挖,把原來棘手的問題,分解成一個個聚焦的小問題。比如我們確定了是產品競爭力弱的原因,那麼可以列出使用者的需求,以及我們和競品在滿足使用者需求方面的差異性,透過內部的資料分析,加上外部關於使用者滿意度、競品使用者的調研,分析出主要造成差距的競爭點。

這一步就要用到之前列出的使用者畫像了。一方面,可以把使用者根據不同維度分類,比如性別,各年齡層,地區,然後重點關注核心使用者在意的點,做針對性的最佳化,並持續關注後續反饋。另一方面,我們透過對核心使用者做使用者生命週期的分析,可以讓業務更能看清楚哪個環節是薄弱的,幫助業務改善。

04 用上分析工具

做使用者畫像的資料分析,通常指標很多,而且要依賴多個數據來源,內外部資料都有,一般來說原始資料都不夠乾淨,這時需要用上專業的資料分析工具。

比如主流的

FineBI

,有一套自助分析的流程,它不會上來就展示枯燥的資料,而是能夠引導我們開始資料處理,FineBI會在開始分析前,讓我們思考操作步驟,然後拖拽滑鼠就能一步一步得出想要的資料、

資料清洗、資料抽取、資料計算……在FineBI的幫助下,整個操作過程變得簡單有效,我們不用再花大量時間在繁瑣的資料處理上。

和Excel一樣,FineBI也內建了非常豐富的圖表。但比Excel更牛的是,FineBI做視覺化的時候可以把多張分析圖表放到一起,就可以做出一張分析大屏,並且能設定圖表間的聯動。比如下面這種圖,當我們點選性別分佈裡的男性圖塊時,其他的圖表也會變成針對男性使用者的分析,這對於我們無論是分析還是演示都非常方便。

總之,帶著目的性來總結資料,資料才會有其意義。使用者畫像分析,不止是單純地羅列資料,而是帶著問題,最佳化服務使用者的流程的一種探索式分析。

分享工具

本文所有模板均由分析工具FineBI製作,獲取方式:

回個“BI”就能獲得!

上一篇:NVIDIA將8999元的RTX 3080 Ti,公然拉高到1萬多元的價格?
下一篇:海貝的純婁氏4動鐵入門耳塞——HiBy Crystal 4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