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張衡的地動儀為什麼能夠預測地震?張衡的地動儀為什麼能夠千年不倒

張衡這個名字想來大家都不陌生,他所製作的地動儀屢屢出現在我們的歷史課本以及語文課本中,大多數中國人都知道早在千年前的漢朝就已經有人能夠製作出準確預測地震的儀器,點亮了中國古代的“科技樹”。

張衡作為漢朝有名的科學家,他曾經當了十多年的太史令,博覽群書閱覽古今,因此使得他從書本上汲取了非常多的知識,這才有了之後一鳴驚人,設計力和動手能力都是一級棒的那個張衡。

這款令後世景仰的地動儀全名為風候地動儀,由於兩千多年的時光洗刷,真正的由張衡製作的地動儀已經下落不明,只存在於史料典籍中,現在我們看到的無論哪個

張衡地動儀

只是仿製品而已。

點選載入圖片

不過話說回來,就是這樣一尊代表著中國古代科技成果結晶的地動儀,為什麼最近越來越多人對其提出反對,不僅方舟子說張衡地動儀只是擺設,甚至還有別的研究學者說張衡地動儀還不如房樑上吊的肉呢?這事得結合當時的史料來具體討論。

根據史料記載,地動儀的出現是因為張衡所處的漢朝地震比較頻繁,而且他本身也經歷過地震,深知地震給百姓們帶來的痛苦,於是他為了掌握全國的地震狀況每天都在研究,終於在陽嘉元年發明了候風地動儀,這個候風地動儀就是我們在課本中學到的八條龍、八個蟾蜍的模樣。

點選載入圖片

候風地動儀是用精銅製作而成,形狀就像酒樽一樣,根據《後漢書》的記載,這地動儀上面裝飾著文字、山河、烏龜等形象,在其內部有一根支柱,旁邊有八道龍形機關,代表著八個方向,一旦發生地震,其對應方向的龍珠就會掉落下來,這樣觀察地動儀的人員也就知道哪裡發生地震,更便於施救。

在兩千年前的漢朝張衡就能製作出如此精密的測量地震的儀器,這樣的智慧讓人十分敬佩,但正如上面提到的那樣,張衡所創造的地動儀並沒有流傳下來,在教科書中出現的地動儀鬥志算是一件仿製品而已,我們稱之為“王氏地動儀”。

點選載入圖片

由於沒有具體的實物存在,史料典籍也被毀壞的差不多,張衡的地動儀早就淹沒在歷史長河之中,就連復原也並非完全有參照物。原文化部文物局博物館處處長王振鐸準備復原這件神奇的地動儀,他用了十五年的時間從設計到完工,這裡面傾注了他無盡的心血。

看了上面那段大家應當都猜出來了,這地動儀的問題到底出在哪裡,王氏地動儀由於沒有完全根據張衡地動儀的製作方法來進行製作,所以這件地動儀雖然一度被編進教科書中,但是又因為有諸多爭議而被刪除,其中最大的爭議就是這件“王氏地動儀”並沒有實際作用,不值得如此宣傳,將其放進課本之中會限制同學想象。

點選載入圖片

著名科普作家方舟子曾經說過這樣的論斷,那就是:“沒人能夠證明也沒有理由讓別人信服地動儀曾經有過檢驗地震的功能,很有可能也是一個擺設。”方舟子的一句話將地動儀推至風口浪尖,因為在歷史記載中,地震儀確實被髮明出來,但是也確實沒有驗證地震發生功能是否可行的記載。

點選載入圖片

正品尚且如此,更遑論王氏地動儀這一仿品?方舟子不止把槍炮對準了張衡地動儀,還對準了建國後復原出來的兩款地動儀,這兩個復原款分別是1951年和2005年製作的,這兩件復原款只是在實驗室中模擬地震出現情況,並且兩款都做出了相應的反應,但是在實際的地震發生時卻沒有出現任何顯示,僅僅是實驗室成品。

點選載入圖片

不僅方舟子這樣說,就連中科院的院士傅承義在講座中也說:“復原的地動儀還不如在房樑上吊塊肉。”但是復原的意義真的在於檢測地震嗎?現在中國擁有先進的地震監測設施,按照時間來說肯定要比兩千年前張衡的地動儀先進很多,復原的意義其實本就只在於讓學生和研究者擁有探索科學的精神和弘揚中國的傳統文化而已,何必如此上綱上線呢?

上一篇:新一級變頻空調降價了!看看這些家電企業都是如何提前佔據先機的!
下一篇:【創投行視點】大資料助力中小企業精準授信,助力精準授信精準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