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華為要造車?小米要造車?這次還是要做智慧汽車增量部件供應商嗎?

哈嘍大家好,我是子攸。

繼前兩天小米傳言要造車之後,華為又傳言計劃推出自有品牌電動汽

,正和長安汽

、北汽藍谷協商代工制

。而華為第一時間澄清,公司策略

變:

華為

,聚焦ICT技術,做智慧汽

增量部件供應商,幫助

科技企業造車造的是啥?

隨著新能源已經成為新一波的風口,新能源汽車領域的發展不僅僅是生產製造銷售簡單傳統制造行業。未來的新能源汽車產業涉及基礎設施建設、能源網路、人工智慧、數字互動、5G、物聯網、車聯網、智慧交通、車載內容,最後加上生產製造,其本質是一次行業重塑,已經不僅僅是汽車製造一個行業的問題,可以理解為是

能源+資訊+AI+5G

在汽車行業的一次大規模應用。

David Christian的大歷史理論中提到:“人類社會發展核心永遠是

能量和資訊

的組合,任何一個複雜體系,最終都是能量+資訊,產生熵減”,20年前市值最高的公司通常是製造和能源為主的公司,今天市值最高的公司是數字化驅動的公司。

這一波的新能源產業浪潮將會是能源+資訊+下一代計算平臺多浪潮的疊加,帶來的變革和想象力有多大可想而知。而這一波的新能源產業變革,可能會給其他產業產生帶動效應和示範效應,甚至會成為未來的基礎設施平臺之一,是新基建重要的組成和落地應用。

除了科技變革的力量,市場方面也有著巨大的增量。還是之前的計算題,如果幾年後,乘用車銷量一半是新能源車,新能源還將會有大約6~7倍的增量。上海已經公佈了時間表,到2025年個人新增購置車輛中純電動汽車佔比超過50%。風口已來,作為科技企業特別是網際網路企業參與造車簡直是順理成章。

當然科技企業普遍不會涉足特別重的汽車製造,而是與現有的汽車製造企業聯合,發揮各自優勢。科技企業本身優勢在於車聯網通訊、數字座艙、人工智慧、影象處理、人機互動這些領域,本質上是企業現有能力的延伸。

華為此次是否定了造車,說白了是不參與生產汽車領域,但是未來誰又說得準呢,華為也是從網路裝置做到了終端,還把手機做到這種水平。

下面一起來盤一盤今年以來哪些科技巨頭開始造車:

百度

1月11日,百度正式宣佈進軍汽車製造業,聯手吉利控股集團組建一家智慧汽車公司。百度一直以來研發自動駕駛Apollo,而Apollo與汽車製造企業的解決方案輸出也可能會以此次合作為契機。唯一一點,拜託把車造的好看點吧。

2。蘋果

2月初,傳聞蘋果和起亞簽署生產製造合同,後來被闢謠,再後來又傳言蘋果正在與鐳射雷達供應商進行談判,然後這兩天又說與起亞仍在談判,弄得起亞股價上躥下跳。關於蘋果造車的風吹草動大家都無比的關注,希望蘋果能夠拿出一個新的智慧汽車解決方案。有媒體說蘋果曝光了100項汽車相關專利等等,100項專利在智慧汽車領域實在是不夠看,還是等蘋果釋出會吧。下次專門聊聊蘋果造車。

3。小米

2月中旬,小米傳聞造車,2月21日,小米集團再次迴應稱,“就電動汽車製造業務的研究還沒有到正式立項階段。據傳小米集團與汽車有關的專利已達834件,小米汽車相關專利中發明專利超過96%,領域集中在無線通訊網路、電數字資料處理、數字資訊傳輸、影象通訊、交通控制系統、距離測量、導航等領域,汽車的零配件專利佔比較低。汽車零配件領域不是小米專長,估計也不會碰具體生產製造。

4。華為

華為去年就釋出了Hicar,預計今年能在500萬部智慧汽車上應用,是基於手機的分散式智慧化解決方案,這次又傳言成立汽車品牌,大家對華為的期待也蠻高的。

再加上去年11月上汽集團、浦東新區和阿里巴巴三方聯合打造智慧純電汽車專案“智己汽車”,還一度在社交媒體上廣告鋪天蓋地,一提到智己我老是想到“我控制不住我zhiji”,狗頭狗頭。

其實不止是科技汽車參與新能源產業,能源企業也開始參與其中,有媒體曝光了一組蔚來汽車李斌、秦力洪登上中石化總部新聞展示大螢幕的照片,雙方交流的主題包含電動產業發展趨勢、充電換電設施建設、高階合成材料等。還有網友見到了中石化的充電樁,殼牌也在推廣加油站的時候計劃配套充電樁。

政策扶持、資本湧入、科技企業參與,新能源產業似乎已經進入到爆發前期,不少企業在人機互動、數字座艙、輔助駕駛等使用體驗方面已經有長足的創新,也一定程度上能夠帶來體驗上的提升,但是像智慧手機替代功能機這種跨時代的變革還沒有出現。個人非常樂於看到科技企業進入到造車領域,這樣未來汽車或許離我們會更近一點,期待有一天汽車行業能像手機行業競爭這麼激烈和繁榮。

今天就寫這麼多吧,週末愉快,

現階段你會買一輛新能源汽車嗎?如果買會選誰家的品牌呢?

上一篇:中國鐳射器行業的黑科技:一個能讓美國人高攀不起的新技術
下一篇:蘋果在過去的日子裡,釋出了三個革命性產品,它們改變了整個電腦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