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盤點2022年影響支付行業的重要檔案

移動支付

網訊息:過去十多年來,支付產業發展日新月異,翻天覆地,取得過輝煌也有過黑料。

過去五年多來,支付嚴監管一路堅持,看不到一絲動搖。

中國各行各業的監管都有頂層設計的思路,支付行業也不例外,和大多數行業一樣,迎來越來越健全合規體系。在支付領域加快規則制定的步伐,透過統一權威的制度,構建起整齊劃一的治理架構,是過去多年的主要基調。

跨年之際,移動支付網【盤點】系列將按照慣例挑選出2022年度直接影響支付行業的相關檔案,敬請查收。

一、《金融科技發展規劃(2022-2025年)》——人民銀行 2022年1月

2019年,人民銀行出臺《金融科技(FinTech)發展規劃(2019-2021年)》,首次從頂層設計出發,明確提出三年金融科技工作的發展目標、重點任務、保障措施等。儘管標題中去掉了英文單詞、時長增加一年,但《金融科技發展規劃(2022-2025)》(以下簡稱《新發展規劃》)仍可看作是前者的延續。

發展規劃

提出了,深化監管科技在貨幣政策、支付結算、反洗錢、徵信、消費者保護等領域應用,積極將數字合規工具無縫嵌入交易行為監測、業務資料報送、風險事件報告等場景,提升金融監管效能、降低合規成本。

在金融科技創新監管方面,

發展規劃

要求,按照金融持牌經營原則,堅持所有金融活動必須依法依規納入監管,嚴格釐清金融業務邊界,加強金融機構與科技企業合作的規範管理,對金融科技創新實施穿透式監管。防範以“科技創新”之名模糊業務邊界、層層包裝產品等行為。這點落實到支付產業的話,顯然就是“切斷支付與金融的不當連線”。

與2019-2021年版本相比,

發展規劃

還特別強調了“資料”在金融科技發展中的重要地位,提出“將數字元素注入金融服務全流程,將數字思維貫穿業務運營全鏈條,注重金融創新的科技驅動和資料賦能”。支付資料一直被認為是重要的金融資料,但支付資料從來較為單一,其本身作用更強調與外部聯動。對中小機構來說,所謂依靠資料進行轉型,做到科技戰略、協調聯動、重點突破、自主掌控等等,仍然困難重重。

強調資料要素的同時,

發展規劃

在彌合數字鴻溝方面要求,強化金融無障礙服務水平。針對智慧服務方式,聚焦老年、殘障、少數民族等人群日常生活中的高頻金融場景,鼓勵提供應用“關懷模式”“長輩模式”。於是在2022年,不難發現許多銀行、支付機構均“適老化”等改造,當然目前看不到太好的案例。

二、《關於推動平臺經濟規範健康持續發展的若干意見》——國家發展改革委、市場監管總局、中央網信辦、工業和資訊化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農業農村部、商務部、人民銀行、稅務總局 2022年1月

2020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強化反壟斷與防止資本無序擴張”作為重點任務,自此拉開了“反壟斷大年”,平臺經濟也成為反壟斷中的重點領域。年初,發改委等九部門出臺的《關於推動平臺經濟規範健康持續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

若干

意見》),重點還是在於“規範”。

若干

意見

強調完善治理規則,修訂反壟斷法,完善資料安全法、個人資訊保護法配套規則。同時,制定出臺禁止網路不正當競爭行為的規定,細化平臺企業資料處理規則,制定出臺平臺經濟領域價格行為規則,推動行業有序健康發展。

在加強金融領域監管方面,

若干

意見

提出強化支付領域監管,斷開支付工具與其他金融產品的不當連線,依法治理支付過程中的排他或“二選一”行為。規範平臺數據使用,從嚴監管徵信業務,確保依法持牌合規經營。落實金融控股公司監管制度,嚴格審查股東資質,加強穿透式監管,強化全面風險管理和關聯交易管理。嚴格規範平臺企業投資入股金融機構和地方金融組織,督促平臺企業及其控股、參股金融機構嚴格落實資本金和槓桿率要求。完善金融消費者保護機制,加強營銷行為監管,確保披露資訊真實、準確,不得勸誘超前消費。

從這些

若干

意見

來看,似乎每一條均直懟過去多年平臺型企業在金融科技領域的運營邏輯。當然,檔案出現的意義只是“一種確定”,這種關於平臺型企業的金融監管方向其實早已定調,時間上可往前推一兩年。在此過程中,我們看見了“合夥開辦個人徵信機構”“支付和信貸脫鉤”“金控牌照落地”等等標誌性事件。

不過關於平臺型經濟發展,近期風向或許又會生變。2022年12月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支援平臺企業在引領發展、創造就業、國際競爭中大顯身手。對比前兩年的措辭,表述多了一份寄望和鼓勵。

三、《金融機構客戶盡職調查和客戶身份資料及交易記錄儲存管理辦法》——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證監會

2022年1月

《金融機構客戶盡職調查和客戶身份資料及交易記錄儲存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根據各金融行業的業務發展和風險狀況,完善了銀行、證券、保險、非銀行支付、信託、資產管理等行業的客戶盡職調查要求。

簡單來說,它明確擴大其適用範圍,增加支付機構、銀行卡清算機構以及各類新增的金融機構。

擴大反洗錢義務主體範圍的同時,

理辦法

還明確了各主體角色客戶盡職調查具體要求,在對支付機構的要求上,進一步確定了應當開展客戶盡職調查的範圍和場景。比如要求支付機構在開立支付賬戶、出售記名預付卡、為不在本機構開立賬戶的客戶提供金額較大的支付處理等環節,必須開展客戶盡職調查,採取包括登記客戶身份基本資訊、留存客戶有效身份證件資訊等措施。為特約商戶提供收單服務時,支付機構同樣要開展客戶盡職調查,並登記特約商戶及其法定代表人或者負責人身份基本資訊。

理辦法

最大的意義在於完善反洗錢監管制度,加強反洗錢監管,同時與反洗錢國際標準接軌。但非常有意思的是,到臨門一腳時,金融監管部門又宣佈因技術原因暫緩施行該辦法。或許有時候,檔案要求與現實之間,也存在不可逾越的鴻溝。比如市場主體在採取反洗錢措施時,如果限度過大,也難免會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連帶損失,在反洗錢監管不斷加碼的過程中,也要警惕一腳油門踩到底的情況。

四、《關於加強支付受理終端及相關業務管理的通知》——人民銀行 2022年3月

對於支付行業真正、直接、最大影響的檔案,無疑是《中國人民銀行關於加強支付受理終端及相關業務管理的通知》,行業又稱“259號文”。但這一檔案釋出於2021年,只是到今年3月才開始施行。

“259號文”就支付受理終端業務、特約商戶、收單業務監測等方面提出相應的管理要求。比如明確規定“1臺銀行卡受理終端只能對應1個受理終端序列號”“1臺銀行卡受理終端只能對應1個特約商戶”等,支付機構則需要根據要求對不符合規定的銀行卡受理終端限期內進行改造或更換。

該檔案還將包括個人收款碼在內的一切支付受理終端都加入了管理範疇,要求對具有明顯經營活動特徵的個人,條碼支付收款服務機構應當為其提供特約商戶收款條碼,並參照執行特約商戶有關管理規定,不得透過個人收款條碼為其提供經營活動相關收款服務。

事實上,終端管理在支付行業是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也是監管重點管理領域。有沒有“259號文”,這裡面的灰色地帶都會逐步消失。在“259號文”的直接影響下,支付機構必須將重心轉至真實商戶,至於上調POS機費率嘛,那也是不可避免。

五、《關於支援外貿新業態跨境人民幣結算的通知》——人民銀行 2022年6月

作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外貿對穩定經濟、推動發展發揮著重要作用。《關於支援外貿新業態跨境人民幣結算的通知》(以下簡稱《

通知

》),明確要求加大對外貿新業態的支援力度,完善跨境電商等外貿新業態跨境人民幣業務的相關政策,這也是人民銀行就跨境人民幣支付業務領域首次正式釋出的監管細則。

對支付機構來說,

通知

將其業務辦理範圍由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拓寬至經常項下。同時明確了境內銀行可與依法取得網際網路支付業務許可的非銀行支付機構具有合法資質的清算機構合作,為市場交易主體及個人提供跨境人民幣結算服務。

政策鬆綁和規則細化,普遍認為

通知

的出臺對支付行業屬於重大利好,為跨境支付業務注入新動能,跨境業務將繼續成為更多符合資質要求的支付機構的發展方向之一。

六、《強化大型支付平臺企業監管促進支付和金融科技規範健康發展工作方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 2022年6月

《強化大型支付平臺企業監管促進支付和金融科技規範健康發展工作方案》(以下簡稱《工作方案》)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十六次會議審議透過。強調了推動大型支付和金融科技平臺企業迴歸本源,健全監管規則,補齊制度短板,保障支付和金融基礎設施安全,防範化解系統性金融風險隱患。

《工作方案

要求將平臺企業支付和其他金融活動全部納入監管,以服務實體經濟為本,堅持金融業務持牌經營,健全支付領域規則制度和風險防控體系,強化事前事中事後全鏈條全領域監管。再次提出,強化金融控股公司監管和平臺企業參控股金融機構監管,強化網際網路存貸款、保險、證券、基金等業務監管。強化平臺企業反壟斷、反不正當競爭監管,加強平臺企業沉澱資料監管,規制大資料殺熟和演算法歧視。

從2020年下半年以來,相關監管部門在平臺經濟監管方面可以說重拳出擊,對於平臺企業違法違規行為從嚴整治。而

《工作方案

直接瞄準了涉及大型支付機構的市場主體,提出了支付機構業務過度多元化問題。當然這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大型支付機構發展前景的不確定性,穩定了市場預期。如今再回過頭看,那時或許已經觸底了。

七、《關於進一步促進信用卡業務規範健康發展的通知》——銀保監會、人民銀行 2022年7月

支付行業與信用卡的關係,糾纏很深,關於信用卡的政策不能不提。

《關於進一步促進信用卡業務規範健康發展的通知》在信用卡業務經營管理、髮卡營銷行為、授信管理和風險管控、資金流向、信用卡分期業務規範管理、合作機構管理、消費者合法權益保護、信用卡業務監督管理等方面都做出了相當具體的要求。信用卡業務將真正意義上走入存量運營的新階段,過去一些經營理念粗放、服務意識不強、風險管控不到位、分期業務規則模糊損害客戶利益等局面將被扭轉。

值得注意的是,檔案重點突出了清算機構、商業銀行在加強信用卡交易風險監控的主體責任。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應當採取有效措施及時、準確監測和管控信用卡資金實際用途。銀行業金融機構、收單機構、清算機構應當建立健全對套現、盜刷等異常用卡行為和非法資金交易的監測分析和攔截機制,對可疑信用卡、可疑交易依法採取管控措施,持續有效防控套現、欺詐風險,防範信用卡被用於違法犯罪活動。更高的“資金流向”監管問題,也會給以收單業務為主業的支付機構帶來挑戰。

八、《反電信網路詐騙法》——全國人大 2022年9月

《反電信網路詐騙法》於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六次會議透過,2022年12月1日起已施行,該法案將在電信治理、金融治理、網際網路治理等方面,全方位打擊電信網路詐騙。

《反電信網路詐騙法》對資訊鏈、資金鍊、技術鏈、人員鏈等各環節都提出了具體舉措和明確要求。銀行、支付機構作為“資金鍊”治理的關鍵,註定要切實履行金融治理法律責任,防範金融服務被用於轉移電信網路詐騙資金。

按照該法律要求,銀行、支付機構應當對銀行賬戶、支付賬戶及支付結算服務加強監測,建立完善符合電信網路詐騙活動特徵的異常賬戶和可疑交易監測機制。銀行、支付機構開展異常賬戶和可疑交易監測時,可以收集異常客戶網際網路協議地址、網絡卡地址、支付受理終端資訊等必要的交易資訊、裝置位置資訊,需完整、準確傳輸直接提供商品或者服務的商戶名稱、收付款客戶名稱及賬號等交易資訊,保證交易資訊的真實、完整和支付全流程中的一致性。

對於違反《反電信網路詐騙法》的銀行及非銀行支付機構,情節嚴重的,除罰款以外,還可以由有關主管部門責令停止新增業務、縮減業務型別或者業務範圍、暫停相關業務、停業整頓、吊銷相關業務許可證或者吊銷營業執照。

炒股開戶享福利,入金抽188元紅包,100%中獎!

開啟App看更多精彩內容

上一篇:搶佔“智”高點跑出“加速度”
下一篇:藍綠雙城聯合毛有林成立藍綠林泰地產,註冊資本為10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