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孤獨搖滾》中的波奇醬,戳中了多少社恐的心?

題圖 / 孤獨搖滾

願每個社恐都能被治癒

或許阿宅們都未曾想到,自己有一天能因為社恐“碰瓷”美少女。在今年十月,芳文社旗下作品改編的動畫《孤獨搖滾》將其變為現實。

社恐人的真實寫照

最早關注到動畫的還是忠實的芳文社粉絲。對他們來說,《孤獨搖滾》中“美少女+樂隊”的基礎設定,以及將美少女們組建樂隊的日常作為主要劇情,處處散發著熟悉的“芳文味”。

只是在其他方面,動畫又似乎在玩一種很新的東西,以至於形成了相較於往常“貼貼”作品截然不同的觀感,這也是該作成功拿下如此多新觀眾的關鍵所在。

當下討論度最高的,也是本作最具亮點的便是人設。《孤獨搖滾》選擇了宅宅們最容易帶入的社恐形象,透過主人公後藤一里展現了社恐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也許是為了將這一設定貫徹到底,就連她的外號“波奇”也與日語中的孤獨一詞是相同發音。

為了不去工作,波奇醬將自己泡在冰水裡三十分鐘;為了確保升入高中沒有人認識自己,選擇離家兩個小時車程的學校;將愛好相關周邊放在顯眼位置,只希望有同好能主動搭訕……這些舉止固然有些誇張成分,但也在極大程度上引起了眾人共鳴:“這不就是我嗎!”

而豐富多變的演出更是為動畫錦上添花,觀感大大提升。比如體現社恐與“喜歡獨處”的差距時;比如還原波奇醬面對客人緊張到“表情管理失敗”時;再比如波奇醬獨奏獨唱獨自傷感時……

諸如此類的趣味演出數不勝數,沖淡社恐屬性自帶的陰鬱沉悶感的同時,也讓觀眾們產生了追番的興趣。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場景在原作漫畫中只是簡單帶過,甚至根本不存在,足見製作組的用心。作為反饋,觀眾們則自發將波奇醬各種狀況中的反應截圖,製作為表情包四處傳播,讓更多人認識波奇醬的同時,也為動畫熱度添磚加瓦。

從現實出發,不難理解為何當代年輕人對波奇醬如此親近。不論是日本還是國內,相關社會調查資料都呈現出一個結論,比起集體行動,如今的年輕人更喜歡一個人待著,社恐早已成為他們自我認知的常見標籤。

回顧以往動漫作品也不難發現,社恐是十分常見的人物屬性。比如《我不受歡迎,怎麼想都是你們的錯!》中的喪女黑木智子便為了受歡迎改變自己的穿著和髮型,《古見同學有交流障礙症》中的美少女古見的社恐“病情”嚴重到只能透過寫字溝通。此類角色在人際關係上常常形成反差,是作品的主要看點之一。就結果來看,此舉不僅保證了芳文社原有粉絲為其兜底,也贏得了眾多普通觀眾的共鳴與喜愛。

不出意外,越來越多目光投向了《孤獨搖滾》,甚至為其冠上了“十月霸權”的稱號。在評分嚴苛的國內動漫網站Bangumi上,該作以8。4的高分位列十月新番首位;在該網站“十月新番最受觀眾歡迎的女角色”調查中,主角後藤一里也以絕對優勢擊敗一眾人氣角色登頂。放眼日本歐美地區,動畫也是口碑與熱度兼具。

芳文系作品的變與不變

對絕大部分芳文社粉絲而言,《孤獨搖滾》的出圈可能是在他們意料之外的,上一部有這般熱度的作品還是2018年的《搖曳露營》。

關於《搖曳露營》的討論已有許多,其與同類作品最大不同之處便在於對人物關係的把控上:故事中的幾位主人公雖為好友,但仍尊重彼此的個人空間,常常用手機聯絡、分享生活。對此,芳文社旗下雜誌總編小林宏之總結道:“這樣的差異十分微妙,但的確有別於以往芳文系作品”,而動畫內容和商業層面的雙豐收也證明了這一思路的可行性。

對於《孤獨搖滾》,主角波奇醬CV稱之為“沒有芳文味的芳文系作品”,某種程度上也與《搖曳露營》收到的評價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在以往印象中,芳文系作品賣點往往在於角色,透過打造理想化環境體現角色魅力,讀者亦或觀眾接觸故事時,大多是以旁觀者視角,就像“記錄美少女生活的攝像機”,藉由輕鬆悠閒的美少女日常生活消解現實壓力。

反觀《孤獨搖滾》則並未完全遵循那套固定的正規化。其選擇了當代年輕人的共同話題——社交恐懼,以此為切入點塑造了社恐主角波奇醬,抓住行為和內心活動細節,拉近角色與觀者的距離,鏡頭上不僅是近遠景切換,採用大廣角、魚眼等鏡頭突出波奇醬的尷尬、窘迫等情緒,這在貼貼番中少有。

在這基礎上,《孤獨搖滾》對於波奇醬的刻畫並不止步於社恐,或是意外事件,或是樂隊成員的推動,將波奇醬融入群體的想法變為現實,一點點擺脫她多年以來的困擾。換句話說,動畫在本質上仍是給予觀眾治癒力量,符合長期以來觀眾們對於芳文系作品的認知,而強化故事主線存在感,細化角色關係發展和成長過程也正是該作在創作層面對於原有“芳文套路”做出的取捨。

《孤獨搖滾》的創作思路,並不難猜到。一方面是當前動漫市場中同類型作品數量眾多,同質化嚴重,為了能脫穎而出顯然需要採用非常規操作。同時隨著受眾“閱歷”越發豐富,不僅僅滿足於好看的外表和討喜的人設,對於劇情質量也有了需求。

此外現實社會中人們社交態度和方式的變化也極大程度影響了當下內容創作者。不同於過去人們聯絡緊密,常來回走動,現今網生一代極其依賴於網路,對於線下交流場景並不熟悉,甚至倍感困擾。例如日本長久以來流行的“喝酒社交”,在當代日本年輕人中便不受待見,相關調查中有60%的受訪者認為沒有必要。同樣國內年輕一代也普遍認為自己不善於社交,與其硬著頭皮上,不如在舒適區內獨處。

相對應的,以刻畫角色關係為主的芳文系作品也自然需要做出改變,如果說過去讓阿宅們樂在其中的是親密無間的美少女貼貼,那麼現在便是“愛我可以,請保持距離”。但正如前文所說,《孤獨搖滾》講述的是社恐,實則是鼓勵年輕人走出房門,勇敢社交,可見芳文系作品不論如何變化,始終傳遞著美好與希望,“孤獨搖滾”其實並不孤獨。

開啟App看更多精彩內容

上一篇:廚娘多加“這1步”,雞湯鮮味十足
下一篇:出生在哪幾天的人,誠實做生意,踏實創事業,不愁沒錢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