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你的朋友圈,藏著5個貴人

劉希平是知名公關公司萬博宣偉中國區董事總經理,由於工作的關係,他常常去大學演講。

和年輕人的交流中,他發現當下年輕人面前橫亙著“三座大山”,也就是他們最大的困惑:

如何交朋友、不確定未來該做什麼工作、不太懂得人際溝通。

“我很慢熱”“我是一個宅人”“我不喜歡社交”……

對於常年遊走在各行各業、各種社交場合的劉希平來說,這有些不可思議。

年輕時交朋友就像探險,充滿未知的樂趣,但是網路時代社交媒體發達,虛擬世界的交友,似乎變得比現實世界更重要。

他們在網上可以交談自如,現實中卻苦於社交恐懼;

他們在成長中吸收了很多精彩的人生觀,卻只能在手機上打字表達。

與此同時,“人脈”這個詞,也越來越被妖魔化了,給人一種帶著強烈目的、刻意經營、不想做好自己的事,只想在人際關係中謀取利益的負面印象。

人際交往的確有它的複雜性,但溝通、交友,是豐富我們自身不可或缺的環節。

“朋友是我們可以自己選擇的家人”,無論是讀書、工作、創業、退休,你都需要一個人和你共同學習、不斷成長。

在他的

《天下沒有陌生人》

一書裡,劉希平針對人際關係和溝通,寫出了自己的心得和建議,這五種朋友,會讓你在關係中、社會生活中,成為更好的自己。

關係對等的朋友

一個人的幸福指數,取決於五個方面:財富、事業、健康、關係、個人成長。

其中,關係就是我們與父母、配偶、子女、朋友的關係。

朋友有很多功能,有些人能一起玩,能讓你放鬆,完全沒有利益往來;

有些人和你聊得來,興趣相投,哪怕只是聊聊天就很讓人開心;

有些人是你職場上的老師,能教你很多經驗,給你一些啟發……

朋友之間是一種對等關係,我們對彼此是否重要,取決於我們為人的真誠度,取決於我們為對方付出了多少。

付出不一定是金錢上的付出,還有你的經驗、你的學識、你的人脈,能夠幫助別人的成長,甚至你的快樂能夠傳遞給別人。

朋友之間的善意、成長價值,積累越來越多,友情就會越來越深厚。

不委屈自己的朋友

不管彼此是什麼樣的身份、職業,平等的關係,才會比較持久,要靠一方做很大的犧牲和努力才能維持的關係,只是一時的需要,算不上朋友。

只有地位平等、人格獨立的兩個人一起成長,關係才會變得更好。

朋友之間一定會有一些不同,但是因為彼此都希望把關係保持得更久一點,所以有很多可以互相讓步和妥協的地方。

所以如果今天朋友要求你做的事情,現在不能做,也一定要給他一個理由,或者提出補償方案。

比如有人今天想跟你吃飯,你說不行,一定要給對方理由,“今天要加班”“和別人約好了”,同時給出新的選項,告訴他什麼時間可以再約。

有來有往,關係才會平等。

三觀相合的朋友

一個人從走進校園到進入職場,幾十年裡要認識成千上萬的人,微信裡的好友數量也有幾百上千。

蔡康永曾說:

“在一家公司的時候,你和他經常一起吃飯、一起逛街,你們是朋友。

你換了一家公司,又會有新的朋友一起吃飯。

所以,友情是很階段性的,他在一個階段能給你帶來美好的東西。”

在不同的時間、地點,我們遇上了不同的人,什麼人能成為真正值得交往的朋友呢?

選擇朋友的最好方式,是透過自己的三觀來選擇。

不同人之間的三觀差異極大,跟一個人接觸一段時間之後,決定能不能跟這個人做朋友最快速的方式,就是用三觀來判斷。

有的人看起來很成功,但是喜歡走捷徑,有你不能接受的不良嗜好,就註定不會長久交往。

“舒適區”以外的朋友

到了一個陌生的公司或者城市,常常不知道應該如何開啟自己的圈子。

尤其是年輕人,很喜歡“舒適區”的概念,覺得自己舒服最重要。

但是成長都是需要經歷陣痛的,沒有一種成長是舒適的。

一直呆在交友舒適區,只和聊得來的人交往,會讓你的朋友圈越來越侷限,看不到更廣闊的世界。

不同圈子的人,有不同的資源,接觸多了,機會也會加倍。

不同圈子的人,也有不同的思維方式,對你的眼界和看問題的方式會有觸動和擴充套件。

多接觸和自己不同的人,才能讓你走得更遠。

始終善良的朋友

跟人相處時,如何能恰到好處地表達真心呢?

如何做才能讓別人覺得你不是虛情假意的,而是恰到好處地表達你的真情實感?

與人相處這件事沒有什麼技巧可言,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一直保持同樣的待人方式,才會沉澱出生命裡真正對我們重要的人。

臺灣有一個電影明星叫李麗華,她對人永遠很客氣、重視禮數,媒體對她就有很多評價說:這個人好假。

李麗華晚年時說:

“我知道很多人都說我很虛假、很裝,但是如果我一輩子都這麼虛假,那不就是真實的我嗎?”

做好人不難,難的是做一輩子好人。

所以真實的善良,才能讓一個人一輩子做好人。

你只是發自內心地相信要與人為善、要多體諒、多包容,知道“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道理,所以不管面對什麼人,你都不會用自己不喜歡的方式去對待他。

這才是人際交往中的最高技能。

劉希平在和年輕人的交流中,發現很多人喜歡說“這是一個拼爹的時代”,沒有一個家世雄厚、成功光鮮的爹,自己就很難有前途。

這種心理,也托住了很多年輕人走出自己的世界,多交往、多努力、打造自己朋友圈的腳步。

父輩也許能給你很高的身價、很多的資源,但卻不能給你三觀相合、互相滋養的朋友。

人走到最後,終究是在拼自己。

讓自己更好,讓優秀的人願意和你做朋友,讓自己有穩定的人際關係,才是真正的靠山。

與其怨天尤人,抱怨出身,不如靠著認真提升自己、認真構建朋友圈,打造自己的金名片。

木心說:“一個人到世界上來,來做什麼?愛最可愛的,聽最好聽的,看最好看的,吃最好吃的。”

開啟自己,遇見更有趣的人,才能走更遠的路,看更多的風景。

能力與情商,是成功的兩大要素

上一篇:陳戌源自信發聲:國足提前集訓不是害怕馬爾地夫和關島
下一篇:丁退劉走,三朵金花受到劉月半盛讚,剩下的朱雨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