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劉墉下棋贏了乾隆,乾隆大怒,不怕朕殺你嗎,劉墉的回答堪稱經典

背雖羅鍋,我心不羅鍋。——《宰相劉羅鍋》

在古代,若是想要成為一個受重用的大臣,要具備很多方面的條件

。首先,有才華當然是最重要的,否則他根本無法得到皇帝欣賞和重用。其次,就是能說會道,巧言善辯。這說得不是讓大臣們都去花言巧語糊弄皇帝,

而是說他們懂得如何自保,在伴君如伴虎的朝廷之中保住自己的小命。

只有這兩者都具備,才能成為皇帝眼中的賢臣。

《宰相劉羅鍋》這部電視劇當中的主角便是如此,他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人物,是乾隆時期的一位叫劉墉的大臣。這位大臣和電視劇中所展現出來的聰明才智一樣,不僅讓乾隆十分欣賞他,還能在乾隆生氣時很快把話圓回來。

有一次,二人下棋時,劉墉不小心贏了乾隆,乾隆大怒,質問他

:你竟敢贏了朕,不怕朕殺你嗎?劉墉的回答堪稱經典。

01宰相劉墉

劉墉是山東人,他出生於官僚世家,曾祖父是順治年間的進士,祖父曾擔任過布政使,

父親則更進一步,官至大學士,在雍正和乾隆年間都是朝廷重臣。

出生在這樣的家庭中的劉墉,從小就接受到了非常好的教育,不僅從小就展現出了聰明才智,還熟讀各種書籍,為之後的入仕做了準備。

他在父親的幫助下,以恩蔭舉人的身份參加了科舉考試,不出意外地中了榜,進入到了翰林院工作。

他的入仕可以說是非常順利,在剛步入朝廷的前幾年,也節節高升,一帆風順。但是,意外總是猝不及防,在他進朝為官的第四年,

他的父親因為失職而被貶下獄,作為兒子的劉墉也受到了牽連,被降為了翰林院編修。

這件事讓劉墉迅速成長了起來,他意識到無論是自己還是父親,所擁有的各種權力都是皇帝給的,皇帝說收回便收回,他們一點反抗的機會都沒有。

若是想要在朝廷當中好好地生存下去,就一定要拿出真本事,得到皇帝真心地認可才行。

在被朝廷派去地方為官之後,劉墉拿出了與父親如出一轍的雷厲風行,在為官期間公正嚴明,從未被官場的惡習所浸淫,並且對科場的弊處進行了大力整頓,

竭盡全力整頓了其中的不良風氣。

他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也讓朝堂颳起了一陣清廉之風,而他的這些做法也得到了皇帝的認可和欣賞,屢次提拔他,讓他從翰林編修一步一步向上升為了尚書,成為了乾隆皇帝的肱骨大臣之一。

02與皇帝對弈

在乾隆時期,一共有三位乾隆十分器重的大臣,他們的名字我們十分熟悉,分別是劉墉、紀曉嵐以及和珅。

相比於紀曉嵐的鐵齒銅牙、和珅的精明算計,劉墉更讓人欣賞的,是他除了做官之外,在其他方面也頗具才華。

他是一位書法大家,其書法作品不僅得到了乾隆皇帝的認可,也得到了現代書法專家們的高度評價,具有“濃墨丞相”之稱

,而除了書法以外,他的圍棋也十分厲害,乾隆皇帝在閒下來之後,常常找他來對弈。

乾隆在尚未去世時,就把皇位傳給了自己的兒子嘉慶,隨後過上了閒雲野鶴的生活,除了發生大事,也沒人會用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來麻煩他。

伴隨著生活越來越清閒,他也開始找一些樂趣來打發時間,和劉墉下棋便是其中之一。

乾隆對圍棋並非一竅不通,相反,由於喜歡下圍棋,他還特意做了研究,頗有功底,如果是一個一般水平的人來和他下棋,還真的不是他的對手。所以劉墉就成為了他想下棋時的不二人選。

劉墉常常進宮陪乾隆下棋,卻從來沒有贏過乾隆,要麼是讓自己輸,要麼是和乾隆打成平手。

會下圍棋的人都知道,掌控棋盤比單純地贏得一盤棋的勝利還要困難,因為在控制棋盤的時候,既要保證自己輸得不難看,又要製造一些小困難,讓對方覺得其是憑實力才取得勝利,所以從劉墉和乾隆的對弈中,我們其實可以看出來,劉墉的圍棋才是真的高超。

由於乾隆每次都能贏過劉墉,所以他更加願意和劉墉下棋,而劉墉即便再厲害,

也總有出錯的時候,有一次二人下棋時,劉墉便沒有把握好這個度,贏了乾隆。

乾隆冷不丁輸了棋,一時間怒氣沖天,掀翻了桌子,在棋子落地的噼啪聲中大聲質問劉墉說:

“你竟敢贏了朕,不怕朕殺你嗎?”

劉墉早已不是當年那個初出茅廬的毛頭小子,對於皇帝的盛怒,他很快便想到了解決辦法,所以乾隆發完火後,他非常淡定地向乾隆作出瞭解釋,他說:

“臣只不過是出於僥倖,才能贏了太上皇,以臣的眼光能看到的只有這盤棋,而太上皇眼裡卻能夠看到江山萬里,何必因為這盤棋與臣計較呢?”

這樣一番話,既謙虛地解釋了自己的僥倖勝利,又將乾隆捧到了心懷寬闊的高度,

乾隆立即轉怒為喜,不再和劉墉計較。

03為官之道

在劉墉和乾隆下棋的過程中,劉墉不小心贏了乾隆,於是乾隆大怒,說:

你竟敢贏了朕,不怕朕殺你嗎?劉墉的回答堪稱經典

,寥寥幾句便打消了乾隆的怒氣。所以說,劉墉之所以能夠成為宰相,得到乾隆的重用,是有一定的理由的。首先,他年輕的時候作出了許多功績,是一個才德兼備的好大臣,得到了乾隆皇帝的高度欣賞,其次,他非常會說話,知道在皇帝生氣的時候如何說才能瓦解他的怒火,保住自己的性命。

劉墉的仕途雖然波瀾起伏,但每一步都是他實打實走出來的,他深知能力和口才兼備,才是自己的為官之道,而他也確實做到了這兩點,

所以才能夠歷經乾隆、嘉慶兩任帝王而盛寵不衰,在死後還被追封為了太子太保。

上一篇:我們的認知過程和思維方式經歷了怎樣的變革?聽金湧院士開講
下一篇:《天賜的聲音3》首期張韶涵不斷懟周深,不是情商低,而是關係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