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衝動”式虧損是如何造成的

前些日子的一次做T,然後發現似乎做錯了(

當天以為是錯的,但是後來又發現被我蒙對

),那時候就想:

為什麼我要做T呢?

其中的主要回答就是:

為前面的幾次T都成功了,所以有些飄飄然,無法控制自己。

但是僅僅得到這樣的結論,也無法讓我如意,我需要想得更深刻一些,才能對得起在這裡花的時間和心思(

之前也有關於想法的文章,這裡進一步歸納一下

)。

對於普通投資者,交易和研究是一體化的(

機構會有不同的人處理,這樣兩個過程具有獨立性

)。

其中,交易很多時候表現為一種心理學,心理學的奧妙在於我們需要理解和消化其中的基本規律,然後才能規避一些陷阱、或者避免犯一些錯誤(

一些心理詭計,當我們知道的時候,就失效了

)。

我們的行為鮮少是無緣無故的,只是我們常常會忽視其中的原因,有些原因比較直接,比如不知道某個訊息而導致錯誤買入或賣出,有些原因比較間接,如不自信的性格會造成頻繁交易。

當然,本文的主題不是寬泛追溯某種行為的原因,而是講刺激——衝動——行動,這裡的邏輯是,外部的資訊會給我們的頭腦帶來刺激,這種刺激帶來大腦皮層的某種變化,進而驅動我們的下單行為。

這裡我們可以認為分為兩個過程,一是由刺激到衝動產生,二是由衝動到行動出現。而要控制自己的行為,就需要從這兩個點出發

。也要注意的是,實際中刺激-衝動-行動的過程在時間上可能並不是那麼涇渭分明,中間的時間差並不明顯。

第一個過程,主要是情緒性的反應,這種簡單直接,但是對大多數人來講是一個問題,或者說,這種反應是大眾性的,不需要太多的學習就會有,比如看到股票上漲感到興奮,看到下跌感到恐慌。情緒性反應的優點在於速度快,此外,也是我們進行第二個過程的訊號(

沒有情緒性反應,我們很容易對某個事情無動於衷

),但是容易草率。

第二個過程,是落實實踐的過程,這裡有一個時間差的問題,從衝動到行動的時間可長可短,太短容易考慮不周到,而太長又會錯過機會(

尤其是做短線交易,機會轉瞬即逝

)。如果時間充分,這個過程可以理解為一種理智性的反應,其中的核心在於不斷地追因溯果,比如,反覆問自己上漲的緣由(

對市場或特定股票進行供需分析

),是否具有持續性等等。

第二個過程的時間長短,取決於思維的熟練程度,就跟做其他事情一樣的,不熟練的話,要麼過於倉促,要麼過於遲鈍。提升思維的熟練度,也是我們不斷去覆盤、閱讀新聞研報公告等等的落腳點,

人類的各種行為,都是熟能生巧,透過持續的量變,產生質變。

其他的就看這個思維圖。

作者:妖刀鬼徹 逸柳投研筆記

炒股開戶享福利,入金抽188元紅包,100%中獎!

開啟App看更多精彩內容

上一篇:盤點克勤老師在好聲音上的“高光時刻”!
下一篇:和她的一個腎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