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久負大恩必成仇!用阿倫森效應來解釋是這樣的

升米恩,鬥米仇!久負大恩必成仇!用阿倫森效應來解釋是這樣的!

可能現在很多人已經不認識“升”和“鬥”到底是個什麼東西了吧?

“升”和“鬥”是古時候一直到近代都在使用的一種量具。

一升是一斗的十分之一,一斗能裝十升!

今天看到心理學名詞阿倫森效應的時候,想起了升米恩,鬥米仇的典故!

發現用阿倫森效應可以完美解釋升米恩,鬥米仇的這個典故的整個過程。

升米恩,鬥米仇的典故,是說古時候,有兩家以種地為生的好朋友。

一家叫張三,一家叫李四,平時兩家相處的很要好。

有一年,趕上了災荒之年。李四家因為地少,顆粒無收。眼看著全家都快餓死了。

而張三家地多,雖然收成不好但是總是收了些糧食的!

於是,李四就去張三家借糧食。

張三很慷慨,借給李四一升米,並大度的說不用李四還米。

李四高興的感恩的話說了一大堆。

自此以後,李四隔幾天就去張三家借米!

借了快十次的時候,也就是都借了快一斗米的時候。

張三家存糧也不多了,就婉轉的拒絕了李四的借米。

當時李四在張三家也沒有說什麼,回家的路上就逢人便說跟張三借米的事!罵張三不講朋友情面,小氣等等難聽話。

按照阿倫森效應中的概念來解釋這個典故的話,典故中李四就是在長期接受贈予中形成了依賴性,養成了一切都是天經地義理所當然的思想認識。

那麼阿倫森效應的詳細解釋是什麼呢?

阿倫森效應,是由一名外國心理學家經過多次實驗發現的人們的一種心理過程。

因為這個心理學家的名字叫阿倫森,所以他就把自己發現的這個心理學效應以自己的名字做了命名

阿倫森效應,是指隨著獎勵減少而導致態度逐漸消極,隨著獎勵增加而導致態度逐漸積極的心理現象。

通俗一些講,就是指人們習慣於喜歡別人給自己的物質或者誇獎越來越多!

而憎惡應該給的的獎勵,褒獎,越來越少!

因為多次以及長期的贈與,就會習慣性的形成思維定勢,認為這些都是應該的,天經地義的,理所當然

的!

當以前應該給的物質或者誇獎越來越少時,就記恨於心!

全然忘了一個基本概念,給你是情分,不給是本分!

阿倫森效應也警示人們,幫助人或者贈予人時,應該盡力避免由於自己的表現不當所造成的他人對自己印象不良方向的逆轉。

通俗點說,就是幫助任何人要堅持一個原則:只能救人一時,不能救人一世。

幫的太多容易給對方造成依賴性認識:這,都是應該的!

同樣,它也提醒我們在形成對別人的印象過程中,要避免受它的影響而形成錯誤的態度。

阿倫森效應對人際交往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掌握這個效應的核心所在,就能夠在人際交往中,避免一些吃力不討好的事情!

要知道,長期幫助一個人,突然不幫了。可能會造成:久負大恩必成仇!

施捨或贈予別人東西時,要考慮長遠的影響。

別人幫助自己的時候,不管幫多幫少,懂感恩能感激!

懂得滴水之恩,湧泉相報!

只有這樣,現在幫助你的人才覺得他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

不僅他自己以後還會幫你。其他人也會幫你!

(個人原創  禁止轉載 首發新浪)

上一篇:實測20款預包裝奶茶,這幾款好喝、便宜還不胖
下一篇:傷精太多,一觸即潰?中醫可以補精氣,固精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