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答辯透過率如何?最重要的一點是竟然是?

透過輔導2020屆的學生答辯看來,評審老師的嘴巴是很毒,但心還是軟的,四組同學,一組12個,只有1個沒能透過,而論文沒太大問題的基本上都4票及以上透過,需要做重大修改的在一星期之內與導師溝通,導師簽完字之後,發到文印室,基本也沒有太大的問題。

所以答辯的重點,還是論文,答辯只是把你的論文工作量讓老師看到,提問的時候,老師基本是看著論文題目提的,出現最多的問題就是以下幾點:

格式!

格式真的被會導師重複提到,一般到答辯階段的論文,格式基本整體上是沒什麼問題,但還是有很多同學不夠細心,常見的格式問題包括:圖表序號重複、中英關鍵詞不匹配、參考文獻引用對不上號,更有甚者,連計算出來的資料都會寫錯,這些很基本的問題,真的是稍微用心就能避免的,但有時候論文內容太多確實會看不過來,所以可以在答辯之前讓人幫忙看一看。

文獻綜述

因為文獻綜述在論文中的位置靠前,所以大部分老師的注意力都會集中在這塊,但是又是同學出問題最多的地方,只總結不述評、選用文獻時間過於久遠、文獻分類混亂、看不清與論文的邏輯關係,還有區分國內外研究,實際上,學生寫不好文獻綜述的原因在於,花了大部分時間去查詢合適的參考文獻,同時由於碩士論文對於文獻數量的要求,一篇篇看下來,真的很容易大腦混亂,加之,大部分學生在寫文獻綜述之前實際上已經形成了一定的框架,只是為了寫文獻綜述而寫,並沒有認清文獻綜述的實際意義是在於提供論文的理論基礎與研究框架。

論文內容與選題不一致

文章做的是整體規劃,但通篇寫問題診斷,這就是文不對題,在答辯過程中由於評審老師都是相關專業的研究人員,所以對於內容很敏感,一看論文就知道問題出在哪裡,但到了答辯的論文的內容整體問題是不大的,基本做略微修改,把選題調整一下即可。

研究方法判定有誤

文獻資料不是研究方法,文獻資料研究法才算是,同時也沒有什麼定性與定量結合的研究方法,如果是從研究方法名稱來說,基本上定性方面就有:實地體驗、深度訪談、座談會、觀察法、文獻研究、個案研究訪;定量的方法就非常多了:問卷調查、實證分析、實驗法、記錄分析法等。除此之外,不用出現什麼結構方程模型、應用線性迴歸模型之類的描述,這些透過建模統稱為實證分析。

論文不嚴謹

實際上不用為了體現自己做了多少工作量而誇大其詞,自己看了上百篇文獻,老師們都是過來人,差不多就行了,真正看了那麼多,參考文獻卻只有幾十篇,這個感覺就很假,當然除此之外,論文是不是自己寫的,很容易就會被知道,不是自己寫的,答辯的時候支支吾吾、一問連內容都不知道,所以真不知道那些找別人弄論文的同學是怎麼透過答辯的,有這個時間去熟悉別人寫的東西,還不如自己一字一句親自寫。

基本答辯常出現的問題如上所述,比較少出現的就是論文整體不具有學術性、論證混亂之類的大問題,畢竟在答辯之前已經被重複稽核多次,還是要強調的是,答辯重點是論文!一定要把論文弄好,答辯基本不會有問題。

上一篇:貓奴們上點心吧,別再給主子吃這幾個牌子的貓糧啦!!!
下一篇:女排新副攻能力爆發,身高腿長,比王媛媛還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