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科幻新世界”主題教育活動在上海科技館收官

“未來機器人長什麼樣呢?我想象中的‘她’是穿著古風漢服的。”10歲女孩洪櫻將腦中未來機器人的模樣畫了出來。這幅名為《未來嫦娥》的作品,創作了一位身著科技漢服,胸前自帶發光能量電池的嫦娥機器人,也獲得了“科幻新世界”科幻畫創作大賽的一等獎。

10月29日上午,“科幻新世界”總結分享會暨科幻畫創作大賽頒獎儀式在上海科技館舉行,活動共徵集到來自上海、北京、重慶等地的250多幅畫作和藝術裝置,當天揭曉了1項特別獎和11項一等獎作品。

“科幻新世界”是基於場館的科幻科普主題教育活動,自2022年9月10日活動正式啟動以來,圍繞“未來機器人”這一主題,分別開展了科幻畫創作大賽、主題沙龍和實踐課堂線上互動直播、原創科普戲劇展演、科幻共創展四大系列活動。

記者瞭解到,自10月1日起,80多幅原創科幻畫作和藝術裝置成功入選科幻共創展,陳列在上海科技館一樓大廳,供遊客參觀欣賞。

在孩子們的幻想中,未來機器人未必需要人類的外形特徵,但功能性不可或缺,服務型、工業型和特種機器人被應用在不同的未來場景,重塑了世介面貌。在《地震探測搜救機器人》作品中,為了應對自然災害,旋翼飛行機器人能變換多種造型深入地震後的廢墟,幫助人類救援。不少孩子從大自然中汲取靈感,《變色龍》作品創作出外殼可變色的仿生機器人,《兩棲超人助理》借鑑兩棲動物的概念,設計出上可飛天下可入海的超能機器人。科幻畫大賽體現了孩子們擁有的文化自信與民族自豪感。一等獎作品的《山河崢嶸》裡的保家衛國機甲戰士氣勢恢宏。

小小機器人設計師們創作出一幅幅腦洞大開的作品。獲得特等獎的王之晗說,大賽提供了一個預見未來的幻想視窗,在創作過程中也學習到了不少科技知識。

本次活動由浦東新區科學技術協會指導,上海科技館、浦東科幻協會主辦,長寧美校、上海科學院人工智慧分院提供支援。上海科技館副館長忻歌、華東師範大學教授孫乃樹、上海交通大學副研究員宋立博、浦東新區科幻協會會長顧備、長寧美校中山校區校長包子文、上海科技館展教中心副主任胡璽丹出席活動併為獲獎代表頒獎。

忻歌表示,“雙減”政策背景下的科普教育應更注重啟發性。科幻作品植根於科技前沿,又面向人類未來,是傳播科學思想、弘揚科學家精神、推動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融合的重要載體。“科幻新世界”活動以科幻文學、藝術創作賦能科普教育,透過跨界科普提供全新的場館科普體驗,啟迪好奇心與想象力。

頒獎儀式結束後,嘉賓們圍繞活動進行主題沙龍分享。孫乃樹從科技與藝術出發,分享如何守護孩子非凡的想象力。他認為,孩子需要去擁抱科學,認識自然,從而更好地創造未來。宋立博則從機器人的功能結構與應用出發,分析與人類的關係,用科學的角度探討了機器人的未來。

據悉,為鼓勵更多人參與科幻創作,體驗科幻科普教育,大賽還特別開發了時下火爆的AI作畫線上體驗平臺,專門開闢AI作畫賽區嘗試科普新玩法,降低參賽門檻。參賽選手只需輸入關鍵詞,即可在平臺創作一幅科幻畫作。最終,21幅人氣AI作品獲得了數字藏品的鑄造資格。

未來,上海科技館將搭建高水平科幻創作交流平臺,充分利用場館科普資源提供“

學習-創作-展示

”的教育平臺,更好地打造未來教育陣地,持續點亮青少年好奇心。

文字:楊珍瑩

編輯:李志豪

上一篇:中國農村衛生協會第二十八屆學術年會暨中國-蓋茨基金會農村基本衛生保健專案試點經驗專題會在京舉行
下一篇:傷病不斷,首輪被淘汰的湖人,在休賽期如何改變才能保持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