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烈士遺骸迎回安葬是怎麼回事?烈士遺屬優待細節公佈了?

這幾天戍邊烈士的英勇事蹟感動著億萬國民,他們中有的即將成為父親,有的還是稚氣未脫的少年,卻在國境面臨挑釁的時候,不約而同的選擇了奮戰至生命最後時刻。“所謂的歲月靜好,無非是有人為我們負重前行”,今天我們更深刻的理解了這句話背後沉甸甸的含義。

令人欣慰的是,四位烈士遺骸得到了隆重的迎回安葬,烈士遺屬也都得到了優待撫卹,人民網今天公佈了優撫細節:

這個報道讓我想起錢穆先生在《中國曆代政治得失》中對唐朝兵役制度的一段論述:

“在唐初,府兵出外打仗陣亡,軍隊立刻把名冊呈報中央,中央政府也馬上會下命令給地方,立刻由地方政府派人到死難士兵家裡去慰問,送他勳爵,給他賞恤。陣亡軍人的棺木還沒運回,而政府一應撫卹褒獎工作都已辦妥了。這等事關係極大,尤其在軍隊的精神上,有說不盡的鼓勵。我們看現代西方國家,也在這樣做。但中國唐代,早就這樣做了。”

盛世必然有振奮的軍威,昂揚計程車氣。今天的國際關係不同於古代,古代的盛世必須要有煊赫的武功,說白了免不了主動打仗。新中國的國策是和平自主,承諾不主動對他國動武,但這不意味著不需要強大的軍隊和國防,不戰而屈人之兵是對和平最有力的保障。

而軍威之振作不僅在於先進的武器,還在於兵役制度、軍隊管理等方方面面的細節,各種細節都做好了,才能有三軍用命、民間擁軍的效果。今天就來談談唐朝兵制的經驗教訓。

前面引錢穆的書裡提到“府兵”,這就是唐朝的兵役制度。唐朝地方行政單位比較扁平,只有州和縣兩級,此外還有一個“府”的設定,這是軍事單位,就是在州縣之外劃出一個區域給軍隊駐紮,又稱為“折衝府”,根據駐軍的多少分為上中下三等,分佈在全國各地,首都周圍和邊疆地區更多一些。折衝府是個兵農一體的單位,士兵一邊服役,一邊務農,所以每個折衝府都可以自己養活自己,唐初用府兵制的時候國防基本是不花錢的。

在唐初不是普通人都能參軍,唐朝戶口分為九等,只有前六等戶口的子弟才可以參軍。為什麼這樣呢?因為國家並不給軍人開工資,甚至連軍裝器械都得自己準備,對軍人的優待只是免除家裡的賦稅(唐朝叫“租庸調”),這樣自然要求家庭必須得比較富裕才行。這一方面是減輕國家財政壓力,另一方面也使軍隊有榮譽感——不是走投無路為吃飯才來當兵,而是優裕人家的子弟為在邊疆立功,“博一個封妻廕子”而來參軍,可想而知軍隊計程車氣是很足的。

唐朝這種自費參軍的制度並不是首創,而是繼承自隋朝,而隋朝又是從南北朝時候的北魏、北周繼承來的,北朝民歌《木蘭辭》裡木蘭在替父從軍之前,“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這不就是自費參軍的寫照嗎。所以說南北朝不僅是一個大分裂大黑暗時期,還是一個大融合時期,不僅是民族血緣的融合,還有南北制度的融合,唐朝盛世絕不是一朝而就,而是有其歷史淵源的。

折衝府的管理者叫“折衝都尉”,他平時帶著府兵訓練和務農,打仗時折衝都尉並不隨隊出征。那麼將官從哪來呢,原來在折衝府之外,唐朝還設有十六個“衛”,將官平時都在這些“衛”裡駐紮,打仗時由中央政府從衛調遣將官,從府調派士兵,組成軍隊開赴前線。這樣的安排是怕將軍常年和士兵在一起,形成了私人關係(當然這種安排導致將不知兵,兵不知將,真打起仗來對戰鬥力可能有影響)。戰爭結束,兵歸於府,將歸於衛。對於軍功的獎賞主要是榮譽、財物而不是實授官職,所以《木蘭辭》裡有“策勳十二轉,賞賜百千強”,唐朝最高的軍功爵位是“上柱國”,但實際上如果沒有官職,也並無特別的權力。

以上是唐朝府兵制的大概意思。府兵制造就了軍威強盛的大唐軍隊,但很快就在實踐中出現了問題。隨著唐初開疆拓土趨緩,開始了承平日久的盛世,參軍更多的是務農、做工,你想當兵都是富裕人家的子弟,為的是在邊關搏取功名,若為了做工務農那還不如在家裡幹嘛,時間久了民間就懈怠了,不積極參軍了。

再看軍隊的榮譽感。每一個府兵都要到首都服役一年,唐初的時候這更多是一種榮譽,唐太宗會和他們一起練習騎射,後來的皇帝沒有開朝的英氣了,平時也不關注進京宿衛的府兵,這些士兵平時經常被大臣們調去做苦工幹私活,誰願意自己花錢來受這種羞辱呢?

再看將官,打仗授勳在唐初普遍受到尊重,即便回鄉務農也是很風光的。但承平日久,民間也不重視軍功了,地方官吏看你只有爵位沒有實權,也並不尊重這些將官,王維的《老將行》描寫的最逼真,老將年輕時“一身轉戰三千里,一劍曾當百萬師”,退伍回鄉後“路旁時賣故侯瓜,門前學種先生柳,蒼茫古木連窮巷,寥落寒山對虛牖”,一片蕭然。但當國家有事,老將仍然“試拂鐵衣如雪色,聊持寶劍動星文,願得燕弓射大將,恥令越甲鳴吾君”。

可是當戰功普遍不再受到尊敬,也難以期待軍人都像這位老將一樣為國賣命了。所以到唐玄宗的時候,雖然盛世達到了巔峰,但我們看到唐朝兵制已經由“府兵”變成了“募兵”,就是從志願兵變成了國家花錢招募軍隊,即使給錢民間都很少有人參軍,於是就招募外國人參軍,安史之亂的安祿山、史思明都是外國人,後來參與平定安史之亂的名將李光弼、高仙芝、僕固懷恩等也都是外國人,最終的平亂之役更是從回紇借來的軍隊。

唐朝兵制的興衰值得鏡鑑,從中我們看到軍人的榮譽感是極為關鍵的,軍人可以是一種職業,但更應該是一種身份。在國家優待軍人、民間尊崇軍人的時候,良家子弟爭相參軍。而當軍人的榮譽光環消逝,僅僅成為一種職業,那麼與其他職業相比並沒有顯著的吸引力。到了宋朝,更是出現了“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打釘”的民間諺語。

此次國家隆重安葬烈士、優厚撫卹烈屬,相信將會有力提升軍人的榮譽感,在民間弘揚尊崇軍隊奉獻精神的氛圍。盛世呼籲和平,但前提是要有強健的軍威,在今天褒獎軍人的榮譽感,適其時也。

上一篇:海昏侯墓葬中的三位土豪,他們分別是誰?他們的結局是怎樣的?
下一篇:馬士英與弘光在溧水失散後,指揮四百多名貴州兵護衛弘光母親鄒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