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王莽是最像穿越者的古人嗎?他的改革為何失敗,又加速了滅亡?

所謂“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眾所周知,西漢末年,外戚王莽篡漢,其後,他實施改革,意圖緩和社會矛盾,鞏固統治,但最終功敗垂成,不僅沒有掃除弊病,更是眾叛親離,將江山拱手相讓,

各地起義蜂起,成就了後漢數百年天下。

那麼,誠如坊間所言,王莽是最像“穿越者”的古人嗎?他的改革措施有什麼獨到之處,最終為何失敗,

又為何因此加速了新莽的滅亡呢?

俗話說,政治是妥協的藝術,新莽短短十餘年壽命,一場改革卻是牽動了無數人的利益,新莽王朝中社會各階層利益的博弈與妥協,

蘊藏了新舊交替的根芽。

王莽改制的具體背景

總的來說,歷史上每一次自上而下的改革都是統治者為鞏固統治,穩定社會而動作,王莽一心改革與當時的社會背景和個人的野心籌劃是分不開的。

西漢末年,統治者還維持著歌舞昇平的假象,幼主和太后困於深宮,只能聽見歌功頌德之辭。

但社會矛盾已經十分嚴重,在貴人們看不見的地方。

老百姓已經“暴露中野,不避寒暑,捽草杷土,手足胼胝”,甚至“民有七亡而無一得,民有七死而無一生”,而豪族“東市賈萬、城西萬章、剪張禁、酒趙放、杜陵楊章等皆通邪結黨,挾養奸軌,上幹王法,下亂吏治,併兼役使,浸漁小民,為百姓豺狼”,進一步侵蝕著這個國家。

富貴者熱衷於兼併土地,百姓於是苦不堪言。天災人禍、苛捐雜稅使農民越來越多地與土地分離,成為流民,進而威脅社會生活的穩定秩序;

而大地產所有者的權力越來越大,與中央的離心力也逐漸增加,埋藏著分裂的隱患。

就中央而言,成帝駕崩之後,繼位者多為年輕皇帝,在位時間不長,對朝政控制力弱,這就給了出身外戚的王莽扶持勢力的機會,而朝中的其他權臣、重臣也不會放過這樣爭權奪利的機會,

中央朝堂之上,一時間充滿明槍暗箭。

在文化領域,儒家子弟的想法尤為值得注意。自漢武帝獨尊儒術之後,儒家一躍成為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然而,儒家卻並沒有即刻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

漢武帝選擇儒家只是作為統治的工具,顯而易見,如此雄才大略、志在四方的君主不會拜服於素王之前。在此之後,一向以文質彬彬示人的漢宣帝更是直言,

漢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雜之,奈何純任德教,用周政乎?

在此之後,漢家朝堂上儒家影響的每一點擴大,權力的每一點增強,都浸潤著無數儒家子弟的心血。然而,漢重用的儒只是儒皮法骨,連董仲舒都曾指責說“意者有所失於古之道歟?”

可見正統的儒家子弟對漢代的政治實踐是長期不滿的。

這種不滿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堆積,到了西漢末年,面對社會矛盾激化、百姓流離失所的局面,儒家子弟再一次希冀“聖明君主”出世,帶領群臣百姓回到鬱郁乎文哉的周,達到百姓安居樂業的“大同之世”,

“述舊禮,明王制”的呼聲已經不容忽視。

對王莽本人來說,雖然後世無人不知他對權力的渴望,但未篡時,他被視作一個理想化的儒家君子,

是一個道德高尚的學而優則仕的政治家。

當世儒生引經據典,對他讚賞不已,極盡肉麻之能事,所謂

“孔曰詩云,公之謂也”

云云。

因此,就大環境而言,王朝末年民不聊生,亟需一場改革澄清吏治,救濟斯民,就王莽的個人情況而言,他也是朝臣中最有能力進行改革的人物。這樣,伴隨著王莽由漢家假皇帝變為新室真皇帝,

一場由他主導的改革也徐徐拉開了序幕。

王莽改制的內容

應當說,由於王莽的奪權,這場改革還沒開始就已經招致一部分人的不滿,但改革的徹底失敗還應當結合其本身內容分析。王莽改制的一個最大特點就是復古,

明白了這一點再去看改革中的一些具體內容,頗多滑稽之處。

政治制度方面,他更改官職: “更名大司農曰羲和,後更為納言,大理曰作士,太常曰秩宗,大鴻臚曰典樂,少府曰共工,水衡都尉曰予虞……”又變革貴族爵祿,“其定諸侯王之號皆稱公,及四夷僣號稱王者皆更為侯”。

這一系列變動無疑增加了政府的行政成本,人們的習慣也一時難以改變。而且,他依據古籍記載,認“姚、媯、陳、田、王”為同族,

“皆以為宗室”。

給供養宗室者又增添一重負擔。

在經濟領域,他首先改革幣制。“乃更作小錢,徑六分,重一銖,文曰“小錢直一”,與前“大錢五十”者為二品,並行。”然而百姓不買賬,在自由市場上,

五銖錢的信用不是大小錢能夠比擬的。

又實行五均、六管等制度。五均是在長安、邯鄲、洛陽、臨淄、宛、成都設立五均官。五均官的任務一是按工商各業的經營情況徵收稅款;

二是管理市場的物價,平抑物價,一定程度上保護百姓的權益。

另外,既然復古,尊崇周道,那麼井田制自然是必不可少的,在新室,也就是王田私屬制。敕曰:今更名天下田曰‘王田’,奴婢曰‘私屬’,皆不得賣買。

而且,“敢有非井田聖制,無法惑眾者,投諸四裔,以御魑魅,如皇始祖考虞帝故事”。

改革沒有多少成效,百姓既不信任大小錢,又不想恢復井田制,於是王莽兌現懲罰,一時之間,農商失業,食貨俱廢,

民人至涕泣於市道。

由政府貸款給百姓的想法此時也付諸實踐,可見王荊公之青苗法原來早有成例。

在民族關係方面,王莽將“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和“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做到了極致,頻頻使出昏聵之策,

簡直一次次自尋死路,這一點,留待後文詳談。

改制中的社會各階層

新朝短短几年內改革政令繁多,錯漏百出,不貼合社會發展的實際,

這引起的後果是一系列的。

就百官而言,第一,混亂的官制和頻繁的變更增加了無價值的行政成本,給百姓的供養造成了負擔,

也使政府的行政效率降低,引起官員的不滿、敷衍。

王莽改動官名、地名到了“一郡至五易名”的地步,吏民不能紀,官方文書只能因此在新地名後註釋上舊的地名,平白增加工作量。而公卿旦入暮出,議論連年不決,不暇省獄訟冤結民之急務。

第二,王莽在朝政中大權獨攬,極力防備文武百官,不僅使漢家忠臣心灰意冷,也使原來的心腹離心離德。朝臣有言其過失者,輒拔擢,很是聚攏了一批小人在周圍。

舉例來說,初,甄豐、劉歆、王舜為莽腹心,然而王莽不知珍惜,使他們“與賣餅兒王盛同列”,最終流棻於幽州,放尋於三危,殛隆於羽山。

心腹的下場與舜時四凶相同,簡直有種黑色幽默。

第三,王莽空有政策,沒有充足的錢財祿米,百官的俸祿都不能保證,或主動或被動,百官只能選擇朝廷官員正當收入之外的途徑補貼家用,吏治反而更敗壞了。

所謂莽好空言,慕古法,多封爵人,性實遴嗇,託以地理未定,故且先賦茅土,用慰喜封者。

天下吏以不得奉祿,併為奸利。

就百姓而言,第一,經濟上的許多改革名義上是推崇周道,實際上卻使市場更為混亂,失去秩序,工商業發展遲滯。

第二,改革還進一步剝削百姓,不僅沒能改變西漢末年苛捐雜稅繁多,百姓苦不堪言的境況,還進一步惡化了。

第三,王莽執政之後越來越刻薄寡恩,

刑罰嚴苛,群臣百姓都時刻惶惶不安。

第四,王莽統治期間各地自然災害的頻發及其賑災的不及時、不充分也加劇了這種不滿。舉例來說,有一年黃河決堤,泛清河以東數郡,只因為水災影響不到王莽祖墳,

元城不憂水,故遂不堤塞。

就少數民族而言,第一,在民族關係上,王莽的處理簡單粗暴,可以說親手“逼”反了匈奴王等其他民族的王公,使新室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對匈奴單于,他先是改人封號,又是殺人兒子,單于怒而興兵,王莽絲毫不考慮現實狀況,

一定要打,又是一場災難。

第二,拖欠了百官工資的王莽同樣不可能為邊境官兵提供充足的軍餉,於是邊軍軍餉不足、紀律敗壞、疏於訓練,進而戰鬥力下降、漁利邊疆百姓、給敵軍大開方便之門。

就前朝宗室而言,既然王莽沒能改變社會狀況,

自然民心思漢,原有的漢家宗室得不到很好的安置,

本來就有的不滿演變為野心,由讀書人支援的王莽於是在輿論上陷於不利。

在王莽改革之前,讀書人、官員、百姓都不滿西漢末年的社會現實,而由於漢家制度的指導思想是“儒皮法骨”,王莽本人卻是一個“完美”的儒家君子,十分符合儒家對“聖王”的描述,於是他們想要變革制度,期待王莽的領導能夠改善當下的局面。

可以說,是天下百姓選擇了王莽。

然而王莽使他們很快意識到自己決策的錯誤,意識到復古的不可行。新莽皇朝的王莽改制損害了百官、大地主、貴族和百姓的利益,引起四方其他國家的不滿,內部起義頻頻,外部侵略不斷。

王莽的新政和他的新國於是一同消亡了。

小結

王莽改制雖然失敗了,但留給後人無盡的思考。這警示後人,在改革中,首先應當順應歷史發展趨勢,不能一味“法古”,其次應當把握事物發展規律,

不能短時間內頒佈太多政令,使臣民疲於奔命。

再次應當團結大多數,打擊一小撮,要照顧到社會各階層的利益,不能一意孤行,最終淪為孤家寡人。

王莽的上臺,客觀地說,代表了一定的民意,但其改制的失敗,也有歷史必然性。

一言以蔽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上一篇:諸葛亮為什麼要拋棄姜維?姜維為什麼會被諸葛亮懷疑?他是什麼用意
下一篇:為了報復查爾斯,戴安娜找7個情人,和最後一任男友多迪共赴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