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扶不起的阿斗劉禪真的是一個傻子嗎?看看這些歷史事件就知道了

“扶不起的阿斗”這句話原本的出處就是指的三國時期一位君王—劉禪。因為當時的劉禪就算是有諸葛亮這樣的名臣在身旁扶持輔佐也還是隻顧玩樂,將江山拱手讓人。甚至還說出了“此間樂,不思蜀”這樣的千古笑柄。所以直至今天還有人用“扶不起的阿斗”對一些怎麼樣都無法成材的庸人的戲稱。

但是事實真的是這樣子嗎?三國時期群雄並立,不論是哪裡都充滿著詭計與狡詐的鬥爭,劉禪若真的是一個“傻子皇帝”,又怎麼可能在自己的身份如此敏感的情況之下活那麼久呢?“大智若愚”這個成語才是我們一直看不起的“阿斗”真實寫照。

劉禪的父親就是大名鼎鼎的劉備。在劉備去世之後他繼承了蜀國君王的位置。於公元223年登基為帝,於公元263年投降於魏國下臺。他是三國時期執政時間最長的一位君主,在位41年。有人說他是在諸葛亮的輔佐下才可以支撐這麼久。

可其實諸葛亮是於公元234年就去世了,在其去世之後劉禪還做了29年的皇帝。這很難再說是諸葛亮輔佐的功勞。其實在劉禪即位之初諸葛亮就評價劉禪是“天資仁敏,愛的下士”。與後人口中傻子皇帝的形象相差甚遠。

劉禪其實若是沒有出生於三國時期,而是出生於一個太平盛世的話相信其一定是一個明君。因為劉禪是一個氣量甚大,用人不疑的君主。在父親劉備去世後,他明白自己的能力遠遠不如相父諸葛亮,於是就放權給相父,絕不疑心。

諸葛亮去世之後,若是說要肆意妄為,整個蜀漢是沒有人可以制約他的。但是劉禪又令大司馬與大將軍總覽朝堂事宜,後又以諸葛瞻,姜維等人錄尚書事,且一直都是放權,不會輕易指手畫腳,又令其相互牽制。

在其在位的前幾十年,朝政大權一直都是交給這些傑出的人才們掌握的,從未出現紕漏。在其掌權期間,一直都是遏制自身的好惡,禮敬直臣。就算是在位時已經達到了“深恨之”的直臣董允,仍然是生前就重用,生後盡力褒揚。但是就是這樣一位選賢任能從未出現差錯的主,被後人當做了推卸責任,厭倦權力。

後來魏國漸漸勢大,公元363年揮兵伐蜀。劉禪直接不戰而降,這件事情也成為了後世之人對劉禪口誅筆伐的證據。但是魏國勢大,蜀漢大勢已去,劉禪為了國家的軍民百姓面授刀兵之苦而直接投降。對比吳國已經算是很好的下場了。

至於千古笑柄“此間樂,不思蜀”也是劉禪在司馬昭的試探試探之下保命的手段罷了。當時的司馬昭雖然為了穩定民心將劉禪封為安樂縣公奉養。但是其實心中一直都懷有疑慮,擔心其有什麼後手,所以經常出言試探。

當時的劉禪面對司馬昭的頻繁試探也是十分不耐煩,在回答了這句“此間樂,不思蜀”之後又在自己的住處令僕人掛上一塊牌匾。匾上題字“中山寨”,令司馬昭疑心全消,自此再也不管劉禪。

當時有人好奇問為什麼不再管劉禪了,司馬昭哈哈大笑,說:“你倒著看”。原來,這三個字倒著看就是“在山中”。劉禪這是再向表明以後就在隱士山中之人,再也不管這世間的紛紛擾擾。司馬昭看懂了這句話之後就此放下了戒心。這樣的劉禪,你還能說他是一個“扶不起的阿斗”嗎?

上一篇:日本投降的罪魁禍首是誰?為什麼說他們的人生會有一個完整的過程?
下一篇:劉邦為何要殺掉功臣蕭何?蕭何為何能成為劉邦手下最大的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