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古代頭盔上為什麼都有尖刺?為什麼明朝和西班牙的頭盔都有尖刺呢?

說起古代戰爭,可能很多人,對於昔日那英姿颯爽的盔甲,感到羨慕不已,東西方各國,在漫長的戰爭歷史上,都發展出了有著民族特色的服裝,或許很多人可能會注意到一點,為何古代頭盔上都會有槍尖呢?

我們可以參考15世紀後期,明朝和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的頭盔,就能發現,兩者上方,均有高高隆起的尖刺,他們的作用究竟是什麼?古人的智慧讓人折服。

第一種說法認為,頭上的槍尖,自然也是武器的一種,在緊急時刻,可以用它來對敵人造成殺傷,在《斯巴達三百勇士》電影裡,就有斯巴達士兵用頭上的槍尖來刺殺波斯弓箭手的片段。

值得一提的是,在明末的明荷海戰中,一名叫做赫伯特(Albrecht Herport?)的畫家兼傭兵在《瓜哇、錫蘭旅行記》中回憶了當時猛烈的戰況:“中國人渾身用鐵甲披掛,頭戴鋼盔,以保護頭部和脖子,只露出眼睛,鋼盔上有一個鋼鐵尖頭,用來衝刺敵人。”

赫伯特的描述,實際上指的正是當時鄭芝龍和鄭成功麾下的鐵人軍,他們的甲冑,能夠有效防護刀劍乃至火器的殺傷。

至於第二種情況,按照力學的理由,應該能夠分擔部分的壓力或者是卸掉武器帶來的殺傷力,有利於士兵的生存,只不過這種原因,在史書上沒有找到記載。

至於第三種,就是為了識別了,過去兩軍交戰,盔甲並沒有大夥想象的那麼大差異,畢竟都是同等材料做成的,因此如何識別自己人成為了很關鍵的因素,對此日本古代士兵採取的做法是讓士兵背上綁著旗幟,當做標識,很顯然這種方式比較費力,跑起來還增加了阻力。

而明朝的做法則是在頭盔上插上旗幟,或者是鮮豔色彩的紅纓。也有學者認為,在頭盔上插上紅纓的好處在於,將軍很遠就能判斷士兵的狀態,紅纓搖動的幅度大,說明士兵正在奮力廝殺。

第四種,頭盔上的槍尖,也可以用來作為餐具的指甲,古代士兵行軍打仗,顯然不可能背口大鍋,在行軍的時候,將頭盔往地上一插,還能燒水生火作戰了。

至於第五種,自然就是為了美觀了,在近代歷史上,德國人的頭盔可以說是引領了歐美時尚潮流,儘管後來的戰爭以熱武器為主,但是在1916年以前,德軍一直裝配備了由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威廉四世在1842年設計的“Pickelhaube頭盔”,這種頭盔盔尖可以拆卸,而且十分美觀,因此不但流行於德國內部,更是受到了其他國家的爭相效仿。

但是這種頭盔拆卸不方便,而且華而不實,沒有防彈作用,最終德國在1916年取消了裝飾的鋼製頭盔,採用了更加實用的“Stahlhelm”,這也是後來二戰期間著名納粹M35鋼盔的原型。然而德國尖頂頭盔的影響依然是深遠的,比如美國部隊最早也採納了這種尖頂頭盔,再比如智利衛隊的禮服,依然是尖頂的模樣。

不得不說,這些頭盔看上去十分漂亮,加上實用價值,的確讓人們佩服古代人的想法。

上一篇:明朝名將熊廷弼為何會被明廷廷議下令處死?熊廷弼的死因究竟是什麼
下一篇:劉伯溫的祖先是誰?劉伯溫的祖先劉濠是誰?劉伯溫的祖先是哪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