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古代政治聯姻為什麼會成為政治婚姻的犧牲品這種情況下是不是有原因

在古代,政治聯姻很常見,尤其是帝王家的女人,大多會成為政治婚姻的犧牲品。因政治婚姻是出於某種政治目的,完全不考慮個人的感情因素,真幸福者自然鮮見。不過也有被稱為“天作之合”的政治聯姻,譬如商朝的帝乙歸妹和三國的孫權嫁妹。

自古君王一旦需屈尊使用政治聯姻的手段,通常是已面臨某種政治危機。商朝第三十任君主帝乙,即紂王之父,同樣如此。帝乙所面臨的威脅就是日益強大的周方國,而帝乙的父親文丁因忌憚周,在周公季歷為商朝四處征戰外敵大捷回來時莫名其妙被處死。《竹書紀年》記載了這段史實:“十一年,周公季歷伐翳徒之戎,獲其三大夫,來獻捷。王殺季歷。”

當帝乙從父輩手中接過王權時,也接過了這一“血債”。為了緩解這一矛盾,帝乙將自己的妹妹嫁給了周族的姬昌,也就是周文王。帝乙此舉,應是想以此致歉和與周重修關係。因周文王素有賢德,帝乙妹嫁給他後,竟成就了一段“天作之合”的佳話。

這段“天作之合”的政治聯姻,史稱“帝乙歸妹”。歸,指下嫁,意為紆尊降貴。據《易經》記載:“帝乙歸妹,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意思是,帝乙嫁妹,其所穿的衣裙還不如陪嫁之人的豔麗。由此也說明帝乙的妹妹應有謙讓柔順的美德,這或許也是她能與周文王成就“天作之合”的主要原因。

為表重修舊好的誠意,帝乙將婚禮舉辦得很隆重盛大。《詩經》這樣描述:“天監在下,有命既集, 文王初載,天作之合,在洽之陽,在渭之涘,文王嘉止,大邦有子。大邦有子,俔天之妹,文定厥祥,親迎於渭, 造舟為梁,不顯其光。”

“帝乙歸妹”,作為統治者的一種“和親”政策,可謂首開政治聯姻之先河。日益衰落的商朝與日漸強大的周方國因此而化干戈為玉帛,使其繼續得以苟延殘喘,直至末世之君帝辛即紂王的出場。就當時而言,帝乙可說是已達成所願,成功緩解了與周族人的內部矛盾,對商周的百姓而言,自然也是樂見其成。天命所歸,人心所向,商周的聯姻之所以被稱作“天作之合”,大概也有這方面的因素。

另一起也被稱作“天作之合、鸞鳳和鳴”的政治聯姻,就是孫權將自己的妹妹嫁給劉備。這是個大家都耳熟能詳的故事。這次的政治聯姻雖也達成了雙方的政治目的,卻沒有讓孫權感到順心遂意,反而被他視為恨事。

三國之時,吳、蜀、魏成鼎足之勢。孫權作為吳國的君主,當最強大的魏國在赤壁陳兵百萬,吳國危在旦夕之時,他被迫與蜀國聯盟抗魏。加強聯盟關係,甚至想以此控制劉備,是促使孫權將妹妹嫁給劉備想要達到的政治目的。奈何事與願違。孫權的妹妹早仰慕被稱為“當世英雄”的劉備,嫁給劉備後,與劉備可說是如膠似漆,夫唱妻隨,最後助劉備成功脫離了孫權的控制。這次政治聯姻, 的確促成了吳蜀聯盟,赤壁一戰,大破魏兵。但孫權卻感到憋屈,因折損的都是吳國的兵力,他可說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因其成全了一段“天作之合”的個人婚姻,這段故事卻被世人稱道並廣為流傳。

可惜這段故事只是文學著作《三國演義》的記述,未必是真實的歷史。

據《三國志·蜀志·法正傳》記載:“初,孫權以妹妻先主,妹才捷剛猛,有諸兄之風,侍婢百餘人,皆親執刀侍立,先主每入,衷心常凜凜。”劉備剛娶孫權之妹時,每入洞房“衷心常凜凜”,彷彿如履薄冰,如臨深淵,心懷這種感覺的婚姻,未必稱得上幸福吧。袁枚的《孫夫人詩》雲:“洞房如雪刀光秋,信有人間做婿愁。燭影搖紅郎半醉,合歡床上夢荊州。”更是劉備夫妻同床異夢的寫照。

當然,劉備其時仍在吳國,身處險境,有這種感覺或許也能讓人理解。但劉備回蜀國後,他們的婚姻生活又是什麼狀況呢?據《三國志·蜀志·趙雲傳》記載:“先主孫夫人,以權妹驕豪,多將吳吏兵,縱橫不法,先主以雲嚴重,必能整肅,特任掌內事。”可見,劉備與孫權之妹的婚後生活充滿著疑慮和不信任,也並不美滿。但對只講政治利益不講個人感情的政治婚姻而言,這種狀態或許才是正常現象。

上一篇:【週末特刊】代漢者當塗高是個什麼梗?預言是古老預言的意思?
下一篇:末代皇后婉容洞房花燭夜被溥儀玩死,為何溥儀跑到養心殿和太監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