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劉邦和朱元璋的兒子,為何都是大惡人,他們的結局卻是一樣的!

有句話說得好: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

明太祖朱元璋之所以留給我們行事“狠毒”的印象,是由他一生所經受的無數苦難和在殘酷的政治鬥爭中形成的。

我相信人性本善這句話,但對於出身貧農,最後做到大明開國皇帝的朱元璋來說這句話是很奢侈的,也許在他三餐不繼沿街乞討、又或者無情殺戮開國功臣時早已丟的一乾二淨了。總之,朱元璋的狠毒或許不是天生的,但絕對是在後期複雜的人生環境中慢慢養成的。

在中國歷史上,西漢的開國皇帝劉邦和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他們倆的經歷比較類似,都是底層農民出身,當上皇帝后大肆誅殺開國功臣,這成為他們各自的歷史汙點,後世史書大罵他們不仁不義並不冤枉。但有一點不一樣,朱元璋在被罵不仁不義的同時,為人行事“狠毒”也廣為人知,為什麼會這樣,他到底經歷了什麼,又做了什麼?

少年時期的苦難經歷

要說歷朝歷代開國皇帝中誰的出身最差,朱元璋說第二沒人敢稱第一,朱元璋原名朱重八,祖上幾代都是貧農。根據朱元璋御製《朱氏世德碑》碑文記載:

“本宗朱氏,出自金陵之句容,地名朱巷,在通德鄉。上世以來,服勤農業”,後徙居泗州盱眙縣和濠州鍾離鄉。

到了他父親這兒已是元朝末年,天災人禍不斷,家裡窮得連飯都吃不上,年幼的朱元璋也只能給地主家放牛,成為了一名光榮的放牛娃。

元朝至正三年(1343年),朱元璋15歲,家鄉濠州發生了旱災,接著第二年又發生蝗災和瘟疫,再加上朝廷腐敗,貪官汙吏橫徵暴斂、苛捐雜稅不斷,不到半個月的時間,朱元璋的父親、母親、大哥因為沒吃的相繼餓死。

因為沒有錢買棺材,朱元璋和他二哥只能隨便找了幾件破衣服,又向鄰居借了個草蓆包裹好屍體,將父母大哥草草埋葬了。

父母去世後,家裡更沒吃的了,生存又成了朱元璋面臨的最大問題,怎麼辦?還未成年的朱元璋走投無路,只好去皇覺寺剃度為僧,做了一名行童,你別以為像電視劇所演的,當了和尚就能享福,其實朱元璋這個行童除了每天要掃地上香、打鐘擊鼓、洗衣做飯幹各種雜活,有時還要受到寺裡大和尚的打罵斥責,好處是暫時不用擔心會被餓死。

可是好景不長,寺院也開始鬧饑荒,17歲的朱元璋無奈只得離開皇覺寺,開始雲遊四方靠化緣、乞討維持生活。幾年的遊僧討飯生涯,朱元璋走遍了各地(現今安徽、河南一帶),一路上飽嘗了各種白眼欺凌、人世艱辛,但同時也接觸了各地的風土人情,開闊了眼界,積累了豐富的社會生活經驗,這無疑對朱元璋今後的一生都產生了重要影響。

20歲的朱元璋依然窮無立錐之地,靠討飯飽一頓飢一頓地艱難度日,此時的他可能內心還是善良的,但早已心如鐵石、不再軟弱,開始有了自己的尊嚴、想法。

統帥義軍磨練了心胸能力

有了想法的朱元璋和以前不一樣了,由開始的求溫飽到謀進身,從人下人逐漸成為人上人。

元末農民起義風起雲湧,走投無路的貧苦百姓紛紛鋌而走險,被捲入到造反的浪潮中。至正十二年(1352年),定遠縣土豪郭子興攻下濠州,成為一方義軍統帥,恰在此時,朱元璋接到兒時夥伴湯和的來信,讓他去參加郭子興的義軍,早已厭倦了廟裡敲木魚生活的朱元璋(遊歷幾年後又重新回到寺裡),放棄了此時寺裡還算安穩的生活,毅然決然離開皇覺寺下山投軍去了,誰也沒想到,他這一去徹底改變了他一生的命運。

朱元璋參加郭子興的隊伍後,由於作戰勇敢、粗通文墨(可能是在皇覺寺中自學的),為人又機智靈活,很快在義軍中脫穎而出。首先是名字從原來的“朱重八”改名為“朱元璋”,其次娶了大帥郭子興的養女馬氏,身份地位快速上升,在義軍中漸漸站穩了腳跟。

俗話說有人的地方就有爭鬥,在義軍隊伍這個大染缸裡也不例外。朱元璋為了躲避義軍內部的爭權奪利,開始發展屬於自己的團隊,身邊聚集了一批鄉黨、心腹,謀士有朱升、李善長,部下將領有徐達、湯和、常遇春等,勢力開始慢慢壯大。至正十六年(1356年),朱元璋攻下應天府(現今南京),真正有了屬於自己的一塊穩固地盤。

朱元璋在發展自己勢力的階段,受到了郭子興和他身邊將領的猜忌和排擠,軍隊和地盤幾次被奪,自己也多次處於生死徘徊邊緣,靠著自己的機智勇敢、圓滑處世和一幫生死兄弟的幫扶,他一路走過來了。

在這期間朱元璋一邊打仗,一邊苦讀兵書戰策,學習治國理政的本領,由一介草莽文盲成長為統帥軍隊、經略一方的梟雄人物,從中可以看出朱元璋經歷了什麼,又付出了多大心力,在血與火的戰場和權謀鬥爭中,朱元璋鍛煉出了一副鐵血的心腸,因為他明白軟綿綿的心是幹不成大事的,而且會葬送自己和很多人的性命。

剿滅群雄一統江南,梟雄之心畢露

朱元璋在有了應天及周邊的地盤以後,逐步開展剿滅群雄一統江南的步伐。至正二十三年(1563年),朱元璋和他一生最大的宿敵漢王陳友諒在鄱陽湖展開決戰,這場水戰歷經三十六天,最終陳友諒大敗被亂箭射死。此時朱元璋已擁有淮河、長江以南大部分地區,只剩下東面張士誠、方國珍等殘餘割據勢力。

1364年,朱元璋稱吳王。第二年,派遣將領進攻張士誠,佔領大部分地方,張士誠一路大敗退守孤城平江,1367年多次突圍失敗,最終箭盡糧絕被俘自縊而死。同年,割據浙東多年的方國珍也在徵南將軍湯和的進攻下投降,至此,朱元璋一統南方。

朱元璋在發展勢力、統一南方的過程中,為了實現“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戰略設想,不得不屈居於小明王韓林兒、都元帥郭天敘(郭子興之子)之下。在攻打應天府時,朱元璋為了擺脫大舅哥郭天敘的束縛和壓制,利用叛徒陳埜的出賣,設計害死了郭天敘,從此獨自掌握了岳父郭子興留下來的軍隊和政治遺產。1367年,朱元璋在登基稱帝之前,為了名正言順和避免揹負不忠不義的罵名,假借迎候小明王韓林兒到應天之機,暗地裡派水軍大將廖永忠在渡江時悄悄將船底鑿漏,使小明王沉於江底。

這個階段的朱元璋開始慢慢展露帝王梟雄之心,為了掌握更大的利益和權力,對待政敵冷血又殘酷無情,沒有狠毒的心腸和心機手段是下不了決心的,當然站在朱元璋的角度,這些行為都是很有必要的。

建國後猜忌功臣,殺戮不止

1368年,經過15年的努力,40歲的朱元璋終於建立了大明朝。此時的他絲毫不敢鬆懈,一邊命令徐達、常遇春等大將北伐蒙元,一統中原、北方,一邊大肆封賞諸將功臣,休養生息治理國家。

在政權漸漸穩固後,出身貧農的朱元璋因為時常帶有的自卑心理,導致他對敲詐勒索的貪官汙吏異常憎惡和對開國功臣大將的深深猜疑、忌憚。

他提倡以猛治國,對貪官汙吏採取嚴刑峻法,規定貪汙60兩以上的官員一律格殺勿論,毫不留情。他還發明瞭

“剝皮揎草”

的殘酷刑法,再加上挑筋、斷指、斷手、削膝蓋等酷刑,在一段時間裡很是震懾了一批貪官。

朱元璋在位三十一年,透過

“郭桓案”、“空印案”,先後發起了六次大規模肅貪運動,殺掉的貪官汙吏多達15萬人,導致很多衙門都空了,這種“殺盡貪官”的運動在歷朝歷代中都是很少見的

,但是貪官是越殺越多,始終未能徹底根除,朱元璋也是無可奈何。

朱元璋除了對貪官汙吏毫不留情,對勳臣悍將更是狠得下心腸。

洪武十三年(1380年),朱元璋以圖謀不軌之名誅殺丞相胡惟庸,屠滅三族,加上連坐的黨羽,株連了一萬五千多人。後來又透過

“胡惟庸案”

不斷牽連擴大,誅殺了已經辭官了的太師李善長一家,又大肆株連王公貴族三萬多人,將功臣悍將殺了一大半,你以為這樣就完了,那是你小瞧朱元璋了。

1393年,朱元璋以

“藍玉謀反案”

為契機,又一次大肆誅除和清洗功臣大將,很多“胡惟庸案”逃過一劫的公侯伯遭到無情殺戮,其中有穎國公傅友德、宋國公馮勝、定遠侯王弼、鶴慶侯張翼、東莞伯何榮等,這一次又株連了兩萬五千人。

經過這四大案後,明初的功臣大將被殺得差不多了,很少能有善終的,留下的也就那麼幾位,像信國公湯和、黔國公沐英、武定侯郭英、長興侯耿炳文等,對於朱元璋這樣狠毒的皇帝,他們真是太不容易了。

朱元璋不但對他人狠,對自己更狠

朱元璋在位三十一年,從登基到去世沒有休息過一天,廢黜丞相制度後他更忙了,每天事無鉅細地處理國家大事和批閱大量的奏摺,總是精力充沛絲毫不懈怠,成為歷史上最勤政的皇帝之一。他曾在遺詔中說:

“三十有一年,憂危積心,日勤不怠。”

太子朱標對朱元璋大肆殺戮功臣表示不滿,朱元璋二話不說,拿起一根帶刺的荊棘,用手掌一根根撫平並拔掉上面的尖刺,雖然鮮血淋漓但依然毫不皺眉頭,對朱標說:

“不除掉這些刺,你如何能坐穩大明江山的皇位。”

可以看出朱元璋晚年之所以瘋狂殺戮開國功臣,除了猜忌,更擔心自己死後功臣造反,而文弱的太子朱標和太孫朱允炆壓制不住他們,把自己一手打下的大明江山給毀了。

小結

朱元璋為什麼這麼“狠毒”,和他出身有關,和他少年時的經歷有關,同時也和他多年的權勢鬥爭生涯有關,是一步步養成的。

和出身低的劉邦一樣,性格上一方面表現出雄才大略,另一方面內心又極度自卑,不相信和猜忌功臣,於是有了大肆誅殺功臣的行為。而年少時窮苦的經歷又給了朱元璋內心堅硬的性格,再加上當了多年的皇帝,每天在權謀鬥爭場上浸泡,鍛造了足夠冷血、狠毒的心腸。

同時對於一個由大亂到大治的王朝開創者,為了國家的穩定和百姓的幸福安康,朱元璋的“狠毒”反而顯得更加“可愛”,有時候私德並不能完整的評價一個人,何況那個人是皇帝,無論朱元璋的為人、私德如何,就歷史來說,他的一生絕對是功大於過的。

上一篇:翡翠賭石價值百萬翡翠鐲子竟只是一節塑膠水管!看完別再傻傻的信了
下一篇:三國時期的五虎上將,他們的兒子武藝雖冠絕天下,卻沒一個能善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