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西漢最慘將軍世家,一代梟雄李廣的孫子,為何會被迫投降匈奴匈奴?

西漢一朝當中,要論最慘的將軍世家,當屬李廣所在的李家。飛將軍李廣早年鎮守邊疆,守衛了大漢邊境的安寧,留下了“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的美名。但是卻因為幾次失誤,也留下了“馮唐易老,李廣難封”的遺憾,甚至於最後還因為兵敗而自殺。李廣的兒子一代,大兒子、二兒子都在戰場上殉職,三兒子李敢因為要為李廣報仇打傷衛青而被霍去病射死。最慘的還屬於李廣的孫子李陵,因為兵敗被迫投降匈奴而導致李家滿門被抄斬。

事實上,李陵的兵敗跟投降都不是自己內心的本願,而是因為政敵的旁觀跟詆譭。要想了解李陵兵敗、投降的原因,不妨先了解一下李陵參與的這場戰爭。天漢二年,武帝發起對匈奴的攻擊。命貳師將軍李廣利率領三萬騎兵從酒泉出發到天山攻擊匈奴右賢王的部隊。同時命李陵為貳師將軍輜重(運送軍用物資),年輕的李陵根據當時的情況,提出了與其為二師將軍輜重,不如讓自己率領5000精兵到匈奴的蘭幹山去分散敵人的兵力,以保證主力部隊貳師將軍的勝利。武帝認為李陵很有卓見、膽識,答應李陵的請求,並派強弩都尉路博德率領部隊從後面支援李陵。

李陵確實是吸引了匈奴的兵力,但令他沒想到的是匈奴居然派出了十多萬大軍來攻打他。面對這懸殊的兵力差,李陵還是邊戰邊退。殺死了匈奴近萬人,此時李陵已經距離漢朝邊境很近了,匈奴人害怕漢朝會有援軍支援,便準備撤軍。不曾想李陵手下居然出了個叛徒,有個名叫管敢的被校尉侮辱,便逃到匈奴的部隊去投降了敵人,並出賣李陵,說“陵軍無後救”。聽到了這個訊息之後,匈奴人大喜,又重振軍威向陵軍發起猛攻,戰爭發展到了白熱化,一天之內,李陵大軍用完了尚存的五十萬支箭,三千多名步兵只剩幾百人,最終李陵兵敗被俘。

很明顯李陵的戰敗是因為援軍不至,正如司馬遷向漢武帝為李陵辯解時所說“轉戰千里,矢盡道窮,救兵不至,士卒死傷如積”。這裡的“救兵不至”說明了漢武帝其實是有派救兵去支援李陵的,但是所託非人。漢武帝讓疆弩都尉路博德“半道迎陵”,可是路博德卻當面一套,背地一套,一方面上奏皇上說:“方秋匈奴馬肥,未可與戰”故意拖延出兵時間;另一方面,拒絕作李陵的後援。這時漢武帝還沒有識別到路博德的老奸巨猾,便叫他去西河堵住胡兵的要道,結果毫無所獲。等到李陵戰敗被俘後,漢武帝才如夢初醒,怒斥路博德“陵當發出塞,乃詔疆弩都尉令迎軍。坐預詔之,得令老將生奸詐。”

當然除了援軍不至之外,內部除了叛徒也是李陵戰敗的主要原因,如果不是管敢投降匈奴,並向敵人透露:“陵軍無後救,射矢且盡,獨將軍靡下及成安侯校各八百人為前行,以黃與白為幟,當使精騎射之即破矣。”單幹抓住“陵軍無後救”的致命弱點,重振旗鼓攻擊漢軍,李陵最終失敗。

李陵雖然戰敗了,但是他並沒馬上就投降匈奴,漢武帝也認識到了自己沒能及時派兵救李陵,才是李陵戰敗被俘的主要原因。為此他派出了大軍深入漠北準備迎回李陵,史載“陵在匈奴歲餘,上譴因杆將軍公孫敖將兵深入匈奴迎陵”。這裡的歲餘,按照史料的記載應該是指天漢四年,此時距離李陵戰敗被俘已經一年多了,可見此時李陵尚未投降。

可惜的是這次漢武帝又所託非人,公孫敖的部隊剛一出發便因迷路無功而還,為了給自己辯解公孫敖便說:活捉了一個俘虜,根據俘虜的交代李陵已經投降匈奴為單于練兵攻打漢軍。聽了公孫敖的回報,武帝一氣之下,族滅了李陵全家,史載“母弟妻子皆伏誅”。後來漢朝使者出使匈奴,才弄清為單于練兵攻打漢軍的是漢降將李緒而不是李陵,僅僅一字之差。李陵非常氣憤,殺掉叛賊李緒。可是李陵全家已經被斬盡殺絕,心灰意冷的李陵便投降了匈奴。

這個公孫敖其實也不是什麼善茬,公孫敖本人跟李家之前便早有恩怨。早在元狩四年公孫敖和李便廣跟從衛青攻擊匈奴。衛青一心要公孫敖立功封侯,便給李廣安排了一條最難走的路線,最後使得李廣兵敗自殺身亡。所以公孫敖和李廣、跟李家,關係本就是錯綜複雜。漢武帝把這麼一個營救李陵的任務交給公孫敖,公孫敖又怎麼會盡心盡力呢。

上一篇:冰心去世後,孫子在她的墓碑上刻了枉為人表,教子無方八個字!
下一篇:梁中書是北京大名府知府,為什麼對武將十分偏愛?他有哪些用人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