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清朝妃嬪穿的花盆底鞋到底是什麼樣的為什麼和花盆底比起來又是小巫

走在大街上,隨處可見踩“高跟”的美女,穿上高跟鞋後,身高瞬間就高了6釐米以上,走在路上也變得更加自信出彩。高跟鞋的鞋跟種類也非常之多,有細跟、粗跟、楔型跟、釘型跟、槌型跟等等。但是這些跟和清朝妃嬪的“花盆底”比起來卻又是小巫見大巫了。

花盆底,全稱清代花盆底鞋,花盆底鞋的鞋底一般都是木頭製成,因為木頭相對而言比較的輕盈,為了減少重量有的還會將鞋底中間一部分掏空。花盆底的形狀一般為上細下寬、前平後圓,看上去像個馬蹄,因此也被稱為“馬蹄底”鞋。

花盆鞋底的高度,一般比較正常可以達到5到10釐米,而中等型別的為14到16釐米,最高的可以達到25釐米。這是啥概念?人穿上就像是走高蹺一樣。不過這種鞋子一般都是滿族貴婦們穿的,尤其是在宮廷里居多。

我們知道,滿清入關之前是邊境的遊牧民族,在入關之前她們並沒有穿花盆底鞋的習俗。這種習俗是進入中原後形成的,還要歸功於中國歷史上的一大陋習纏足。

纏足是早在北宋後期就已經形成了的一種風俗,《宋史·五行志》記載:“理宗朝,宮人束腳纖直”,在北宋時期,最早開始纏足的是宋朝的皇室,到了南宋時期開始傳道民間,明朝時期到達頂峰。

纏足的產生是因為,纏足後的小腳不便於行走,在走路的時候看上去一搖一晃,古人見此便容易生出“憐惜”之情,感嘆“腰肢只怕風吹倒”,非常喜歡。

但是滿清入關之後,卻對這一中原文化非常的之排斥,或者也是為了凸顯自己的統治地位,比如說他們入關之後便要求中原的百姓全都要剪掉頭髮梳辮子。但是纏足的一般都是女性,影響不大。因此滿清的皇帝只是下令,滿足女子不得纏足的命令。

但是滿足女子入關之後,同樣也融入了當地的文化之中,她們也認為有“三寸金蓮”的女子走起路來是很美的,因此才發明了花盆底鞋,這樣走路看上去也一搖一晃的楚楚可憐。

一般來說隨著年齡增長,鞋底高度也逐漸降低,一般老年或勞動婦女鞋底都幾乎是平的了。而最流行的地方應該在皇宮裡,嬪妃和宮女都會穿花盆底鞋。而嬪妃穿花盆底鞋其實不僅僅是因為美觀,更是為了方便皇帝。

我們知道,後宮佳麗眾多,等級分佈也非常的森嚴,同樣是皇帝的女人但從皇后到妃嬪,再到貴人常在等等,差別是很大的。不同等級的妃嬪在穿著上也是有很大差別的,包括她們穿的鞋子也有很大不同。

比如說在裝飾上,地位比較高的裝飾就要精美的多了,除了刺繡以外還有、串珠、雕刻等等,甚至鞋底的款式也會有所不同。而身份比較低的,在裝飾上就會單調一些。

這些裝飾都是方便皇帝辨認她們的身份,好讓皇帝不至於認錯自己妃嬪的身份,只要看看她們穿的就能很快的反應過來。當然,關於花盆底的起源和功用還有很多不同的說法,一般都是來自於民間。這也進一步證明,勞動人民才是真正偉大創造者。

上一篇:曹雲金被曝出軌,郭德綱一句話讓他成了德雲社臺柱子,他說了什麼?
下一篇:《大江大河》中楊巡的第一段感情是什麼樣的?她的初戀是誰的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