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連載08】賈似道:蒙古鐵騎的剋星中國史上第一個反元將軍

本篇系精讀中國史連載271,《元朝史話》連載08,歡迎收看。

忽必烈自鄂州撤圍北上奪位後,賈似道以“再造之功”班師回朝。為了掩蓋那個見不得人的密約,他把忽必烈的使臣郝經長期拘留在真州(今江蘇儀徵)。

昏庸透頂的宋理宗竟下詔褒揚賈似道,加封少師、衛國公。賈似道更加飛揚跋扈,將左丞相吳潛逐出朝外,貶到循州(今廣東龍川西南),曾在潭州、鄂州等地與蒙古軍浴血奮戰過的向士璧、曹世雄則因“侵盜官錢”的罪名庾死於獄中,曾出兵收復三京的趙葵等人也被罷官。

守衛四川的驍將劉整因與主帥俞興不和,以瀘州等15郡,戶30萬投降蒙古。

南宋政權在賈似道等人的把持下,覆亡的命運已經註定了。

01、血戰襄陽

1267年(至元四年),忽必烈在平定了阿里不哥的叛亂後,以南宋扣留郝經為理由,再次大規模發兵進攻南宋。忽必烈用阿術為主帥,採用南宋降將劉整“先事襄陽,浮漢入江”的建議, 把攻擊目標直指南宋防禦蒙古最重要的據點——襄陽。

襄陽地處漢水中游南岸,與北岸的樊城相對,是扼守長江的屏障。金亡後,宋蒙多次爭奪襄陽,但自1239年孟珙收復襄陽以來,蒙古軍一直未能攻下。

襄樊兩城城防堅固,兵儲足夠支援10年,特別是廣大守城軍民有若決心與 來犯之敵決一死戰的大無畏英雄氣概。這次阿術、劉整等率蒙古軍再次來攻後,雖然用了築堡、封鎖、強攻等方法,使襄樊處於孤立無援的境地,但一直未能攻陷。

1271年(至元八年)五月,蒙古又調四川等地軍隊,水陸並進,加緊包圍襄樊。在形勢十分危急的情況下,襄樊城內的廣大軍民依然鬥志高昂。這時,由於兩城已被圍5年,城裡特別缺少鹽、柴、布匹等物。

1272年(至元九年),南宋援軍李庭芝駐郢州(今湖北鍾祥),招募民兵三千,由張順、張貴率領,沿清泥河乘船運送物資,強行突破元軍封鎖去襄陽。

張順號稱“竹園張”,張貴號稱“矮張”,都是智勇雙全的勇將。這3000民兵明知此去九死一 生,但人人感奮,決不動搖。

元軍為封鎖襄樊,用鐵鏈、木筏填塞江口,簡直無隙可通。張順、張貴率輕舟百艘,順流而下,元軍見張順、張貴突如其來,夜中不敢交鋒,張順、張貴轉戰120裡,黎明抵達襄陽。

城中宋軍久不見援軍,此時歡欣鼓舞,勇氣百倍。但這時獨不見張順,數日後張順屍體在江中浮起,身中4槍6箭,手執弓矢,怒氣勃勃如生,南宋軍民驚歎不已。

幾天後,張貴又帶領水手2人,潛水去郢州,約宋將范文虎發兵夾擊元軍。不幸途中負傷被俘。阿術勸降不成,張貴被害犧牲。

張順、張貴可歌可泣的事蹟激勵著南宋軍民的抗元鬥爭。

1273年(至元十年)正月,元軍採用張弘範計,斷襄樊之間水上聯絡,又用西域“回回炮"攻樊城,樊城陷落。

宋將範天順力戰不屈,城破自縊而死。宋將牛富率百餘人巷戰,重傷投火而死。二月,襄陽守將呂文煥投降元朝。

至此襄陽保衛戰結束。

02、宋廷投降

襄樊失守後,等於打開了南宋的大門。1274年(至元十一年)忽必烈命左丞相伯顏率師南下。伯顏分軍兩道:一路以合答為主帥,劉整為先鋒,進犯淮西淮東,直下揚州;一路由伯顏、阿術率領,呂文煥為先鋒,沿漢水人長江,沿江而下,直趨南宋都城臨安(今浙江杭州)。

伯顏所率領的這支元軍,順漢水南下,包圍郢州,南宋守將在漢水中設防堅守,元軍被迫繞道,進攻沙洋。沙洋守將王虎臣、王大用堅決抵抗,元軍用金汁炮焚燬民舍,突破城防,佔領沙洋。再圍新城,新城守將居誼拒戰,城破後犧牲。

元軍進入長江,攻下要塞陽邏堡,南宋漢鄂舟師統帥夏貴逃跑,漢陽、鄂州相繼降元。

伯顏派阿里海牙守鄂,並由鄂進兵湖南,自率大軍沿江東下。長江兩岸的宋軍毫無鬥志,紛紛不戰而降,黃州(今湖北黃岡)、江州(今江西九江)等被元軍輕取,范文虎亦以安慶降元。

1274年七月,南宋度宗死,幼子趙?即位,是為恭帝,朝政仍由賈似道控制。十二月,在朝野壓力下,賈似道被迫出兵應戰。次年二月,賈似道率各路精兵7萬駐蕪湖,準備迎戰元軍。同時又派使臣去元兵軍營,要求議和,遭伯顏拒絕。

元軍發起進攻, 雙方激戰於池州下游的丁家洲,元軍在長江兩岸立炮轟擊宋艦,並以大船數於艘乘風衝擊宋舟船,宋軍大敗,殺溺死者不可勝數,軍 資器械盡為元軍所奪。

賈似道敗逃。朝野對賈似道禍國殃民的罪行怒不可遏,朝廷不得已貶賈似道千循州,押送途中被看管人員殺死。

元軍在丁家洲大勝後,沿江太平、和州、無為諸城紛紛降元。

1275年三月,元軍佔領建康(今江蘇南京),接著又攻佔鎮江、常州、無錫等地。

元軍佔領常州後不久,張世傑即遣劉師勇等克復,十一月,元軍再破常州,守將姚訔、劉師勇等堅持巷戰,全城慘遭屠殺,只劉師道等8人逃出。

元軍進逼臨安,謝太后(理宗後)下詔勤王。可是,各地官員響應得很少,只有贛州(今屬江西)知州文天祥和郢州守將張世傑率兵入衛臨安。

文天祥是廬陵(今江西吉安)人,他以狀元當上了贛州知州,勤王詔下後,他招募了3萬士兵星夜趕來,卻遭到宰相陳宜中的拒絕,派他到平江(今江蘇蘇州)做知府。元軍進攻臨安,形勢十分危急,文天祥又奉命守餘杭附近的獨松關,這時元軍已先破獨松關,而平江亦已失守,文天祥只好去臨安。

張世傑是北方大軍閥張柔的部下,張柔投降蒙古後,張世傑南下投宋,在抗擊蒙元戰鬥中英勇善戰,但陳宜中對他很不信任。

臨安危急時,文天祥、張世傑都到了臨安,他們主張讓謝太后、全太后(度宗後)、恭帝入海,留下自己背城一戰,但陳宜中不許。

陳宜中多次與伯顏洽談投降事宜,但沒有成功,竟撒手不管逃到溫州去了。

謝、全兩太后只好任命文天祥為右丞相兼樞密使,派他去元營談判。文天祥到元營後,不顧伯顏的威脅利誘,始終堅持先撤軍後談判的立場,伯顏無可奈何,把他強行扣留在軍營中。

1276年(元至元十三年,南宋德佑二年)元軍進入臨安,謝太后率恭帝投降,謝、全太后、恭帝等被俘送到大都。

南宋滅亡。

03、英勇抗元

臨安失陷後,江浙、江西、湖南等地大部分被元軍佔領,但各地的抗元鬥爭仍在繼續進行,特別是揚州、潭州、合州等地的抗元鬥爭更是英勇壯烈。

守衛揚州的是抗元英雄李庭芝。他早年在孟珙部下任職,孟珙死後便一直駐守揚州,襄陽失陷前,蒙古軍隊在合答、劉整率領下多次進攻揚州,李庭芝堅壁固堡,英勇抗擊,打退了敵人的進攻。

襄陽危急時,李庭芝奉命率軍支援,卻遭到范文虎的排擠,但仍為襄樊保衛戰做出了很大的貢獻。襄陽失陷後,元軍攻揚州,他繼續堅守。臨安被元軍佔領後,投降元朝的謝太后曾兩次命令他投降,謝太后派使臣到揚州城下,送書給李庭芝說:“我和皇帝已經臣服了元朝,你還能為誰守城呢?”

李庭芝怒不可遏,以射殺來使作為對謝太后無恥投降的回答。

1276年七月,益王趙昰詔李庭芝南下會合,李庭芝命部將朱煥守揚州,自率7000人經泰州入海。不料朱煥以城降元,李庭芝被困於泰州,被俘犧牲。

1275年三月,元軍阿里海牙攻佔嶽州(今湖南嶽陽)。1276年正月,阿里海牙攻潭州,守將李芾堅守了3個月,城破,李芾命部將沈忠殺自己全家,沈忠忍痛殺李芾全家,然後又殺自己一家,最後自殺身死。

阿里海牙入廣西,邕州(今廣西南寧)知州馬堅率所部及少數民族兵堅守靜江(今廣西桂林)3個月,前後百餘戰,寧死不屈。阿里海牙、忽必烈多次誘降,均遭拒絕。外城破,馬堅率戰士堅守內城,再破,巷戰犧牲。其部將婁鈐轄又死守月城十餘天,最後自焚而死。

四川軍民從1234年蒙古軍入境到1278年合州失守,進行了40多年的艱苦鬥爭。

下面再講南宋最後兩個小皇帝被消滅的情況。

臨安失守前夕,益王趙昰和他的弟弟廣王趙昺(他們都是度宗妃楊氏所生)逃到永嘉。

1276年五月,趙昰在福州(今屬福建)被張世傑、陸秀夫擁戴為帝,是為端宗。這時文天祥已從元營逃出,抵達永嘉,又到福州,被趙昰任命為右丞相。他們重新組織殘餘部隊繼續抗元。

1276年,文天祥到江西,收復寧都、雩都(今江西于都)等地,一時軍心大振。但是福建方面卻節節敗退。十一月,趙昰逃到泉州,又逃到潮州。

1277年底,趙昰逃到香山(今廣東中山)。

1278年初,趙昰逃到廣州。四月,趙昰病死,弟趙昺即位。六月,趙昺逃至廣東新會海中的崖山,元將張弘範以水陸師2萬來攻。

十二月,文天祥被俘於五嶺坡(今廣東海豐境內),張弘範要文天祥投降,文天祥嚴詞拒絕。他面對珠江口外的零丁洋,抱定必死的決心,寫下了悲壯 的《過零丁洋》這首著名的詩篇。其中“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之句,表達了他決心為國獻身的高尚品質,成了幾百年來激勵人們為正義而獻身的名言。後來張弘範不得不把他送到大都,1283年正月十七 日,文天祥在大都柴市口就義,時年僅47歲。

1279年二月,元朝水軍在崖山海面發起總攻勢,南宋水軍大敗,陸秀夫抱趙昺投海死,張世傑突圍後遇到大風,水船覆沒淹死。

南宋的殘餘力量至此全部被消滅。

04、元朝的大統一

蒙古滅金後,經過長達40年的滅宋戰爭,終於最後完成了全國的統一大業。

元朝的統一,在中國歷史上具有很重大的意義,歸納起來就是:

首先,元朝的大統一使我國曆史上較長時間的分裂割據局面結束了。自從唐末藩鎮割據以來,我國先後出現了五代十國的分裂,遼、宋和金、宋的對峙,西夏、蒙古、高昌、大理、西遼、吐蕃等民族政權的並存,這種分裂達三四百年之久。

長期的分裂割據阻礙了各族人民之間經濟、文化的交流,影響了多民族國家的繼續發展,是不符合歷史發展的需要和各族人民要求統一的願望的。忽必 烈把各割據政權統一於強有力的、中央集權的元朝之下,這是與多民族國家進一步發展的趨勢相適應的。

元朝時,中央與地方、中原與邊疆的聯絡十分緊密,這就為以後各朝代我國基本上保持統一局面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第二,元朝的大統一促進了國內各民族之間聯絡的加強,有利於邊疆民族地區的開發。由於全國各民族生活在一個沒有此疆彼界的共同環境裡,使他們在共同的反抗階級壓迫和民族壓迫、共同的生產鬥爭中,進一步密切了原有的政治、經濟和文化聯絡。許多少數民族進入中原地區,他們帶來了少數民族的生產技術和文化藝術,豐富了中原地區人民的經濟、文化生活;許多漢人遷到蒙古、西域、東北、雲南地區,帶去了漢族地區先進的農業、手工業生產工具和生產技術,為祖國邊疆的開發,作出了貢獻。

元朝時期,由於大批少數民族留居中原,他們接受了漢文化,出現了許多用漢文從事著作的文學家、藝術家、科學家,他們為燦爛的中華民族文化作出應有的貢獻。

第三,元朝的大統一為祖國的科學技術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由於元朝版圖遼闊,南北統一,對天文、地理、水利、農業等學科的發展特別有利。傑出的天文學家郭守敬就是利用了這些條件,開展了世界天文史上規模空前的實測活動,從北緯65° 到北緯15° 的範圍內設立27個觀星站,得到了當時能夠得到的最科學的資料,編出了水平很高的《授時歷》;都實探索黃河河源、《元一統志》的編纂、王禎總結全國範闈的農業生產經驗,以及航海、氣象、水利等方面的成就,無不與元朝的大統一有關。

第四,元朝的大統一還大大加強了中外交通和中外關係。蒙古向外擴張和各汗國的建立,客觀上打通了中國與外國之間的交通往來,元朝與各汗國之間的往來頻繁,與歐洲、亞洲、非洲各國的聯絡也很頻繁,中國的航船一直到達非洲,我國的四大發明——印刷術、火藥、造紙術、指南針透過阿拉伯人傳入歐洲。中國的商品遠銷世界各地。來自歐、亞、非的各國客人,長期居住中國,其中最著名的要算義大利商人馬可·波羅、摩洛哥人伊本· 白圖泰等,他們回國後又把中國的情況介紹給世界各國人民。外國的許多科學文化也傳到了中國。中國人民在元朝時對世界的瞭解比過去更多了。

但是,元朝的建立,也有極其不好的一面,其中最為詬病的,便是殘酷的民族壓迫。

蒙古統治者在統一全國過程中,繼承了女真統治者把金朝統治範圍內的人民分為女真、渤海、契丹、漢兒四個等級的民族分化經驗,把全國各族人民基本上按征服的先後劃分為四個等級:

蒙古人:指漠北蒙古各部人民,但克烈、乃蠻、汪古等部屬色目人;

色目人:指西域各部、各國人民,如畏兀兒、阿速、唐兀、康裡、欽察、斡羅思、回回等。因為它包括的部族、國家很雜,又多姓氏稀僻,有“各色名目”之意,故稱色目人;

漢人:大體指淮河以北原金朝統治下的各族人民和較早被蒙古征服的四川、雲南各族人民,除漢人外,還包括契丹、高麗、女真、渤海人等;

南人:指原南宋統治下的以漢族為主的各族人民。

這四個等級在政治待遇和法律上都有嚴格的區別,對蒙古、色目人特別優厚,對漢人、南人百般歧視。

從政治地位上來看,雖然元朝統治集團是蒙古貴族聯合包括漢族地主分子在內的各族上層分子組成的,但是在元朝政權內部仍保留著濃厚的民族色彩。

元朝建立後,世祖忽必烈定下了這樣的規章:中央或地方官,正職一律由蒙古人擔任,副職才允許漢人、南人擔任。特別是中央統治機構中的中書省、樞密院和御史臺,正職絕大部分由蒙古人擔任,只有極個別的漢人短期內擔任過正職,至於掌握軍機的樞密院中的要職,漢人、南人不得染指。

整個元朝期間,知樞密院事、同知樞密院事二職,沒有一個漢人擔任過,至於各種軍隊的數批和駐防狀況,對漢人也是絕對保密的。地方上各路、府、州、縣,都設有隻許蒙古、色目人擔任的達魯花赤,負責對所在地方的官吏和軍民進行監督,掌握實權。

對漢族知識分子入仕的途徑也加以種種限制。唐朝以來,知識分子多是通 過科舉當官。元朝前期科舉一直沒有恢復,漢族分子主要透過推薦,被皇帝看中後才當官,因此人數不多。到仁宗皇慶二年(1317)時才恢復科舉。

元朝的科舉制度也帶有鮮明的民族壓迫色彩。 當時規定:蒙古色目人與漢人南人分兩榜錄取,對漢人南人的要求十分嚴格,而且還規定南人不得登前三名,漢族儒生要透過科舉做官簡直像登天一樣難,所以社會上形成了對讀書人很看不起的風氣,有“一官、二吏、三憎、四道、五醫、六工、七獵、八民、九儒、十丐”之說。許多漢儒情緒沮喪,感到前途渺茫,認為科舉只是粉飾太平的門面,對此毫無興趣。

從法律規定上來看,民族歧視尤其嚴重,蒙古人毆打漢人,漢人不得還報;蒙古人打死漢人,只罰兇手出征,給死者家屬燒埋銀;蒙古人犯罪由蒙古人斷罪處罰,漢人官吏不得受理案件;蒙古色目人犯罪不必刺字;而漢人、南人打死人除了判處死刑外,還要付50兩燒埋銀。

法令、條文還對漢人加以種種限制:嚴格禁止漢人、南人擁有軍器、馬匹,不許漢人田獵、習武、集會,包括神賽會、唱戲說書、祠禱、夜行,甚至夜間點燈也禁止。

忽必烈滅南宋後,曾在江南農村建立社甲制度,以20戶為一甲,北人為甲 主,“北人”是指“南人”以外的各種人,他們在新降服的地區充當甲主,自然為所欲為。史書上說,這些甲主“衣服飲食惟所欲,童男少女惟所令”。可見,這種社甲制也是利用四等級的規定來加深民族和地區之間的隔閡,對南人特別加以歧視。

因此,元朝一建立,就已註定其覆滅的命運……

上一篇:【園區動態】公園裡圈養動物,成本低高贏利也堪憂,家長們要注意了
下一篇:清朝時期的名將為什麼沒有一個是名將的代表?清朝的名將有哪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