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我的寫作】想起了牛鈴之聲,那那那那那那那那那那那那那那那那那

想起了牛鈴之聲

原創作者:吳靜

生活有許多細節能喚起人們對往事的回憶,正如那田野裡和山林裡傳來的牛鈴之聲。

一一題記

牛鈴之聲留給人的記憶是久遠的。記得有一次,我到大別山區黃柏山國家森林公園辦事,眼前的天藍,地綠、松奇、竹翠、水碧和空氣新鮮給我留下深深的印象。 在山高林密之處,牛鈴之聲清脆悅耳,讓人產生久違的親切之感。還有一次,我與同事小葉小沈去黃柏山國家森林公園調研。陪同我們調研的是黃柏山管理處的一位負責同志。一路上,我們沿著大道向目的地方向走去。我們經過棗樹榜、藥鋪和百戰坪三個行政村。大道兩邊或山林擁翠,或泉水叮咚,或田野農耕。黃柏山管理處的負責同志告訴我們,這裡山美水美寺院美,這裡人勤羊勤耕牛勤。負責人說著說著,順手一指,你們看,山上吃草的羊,田野裡耕地的牛。我們順著管理處負責人指示的方向,山上的大山羊小山羊黑山羊白山羊一邊吃草一邊朝我們張望。田野裡的老牛正往地裡走來走去,發出叮鈴叮鈴的響聲。山坡草地上,一隻牛一邊吃草一邊扭脖子,發出叮鈴嘀哩叮鈴嘀哩的鈴聲。同事小葉說,這地方容易讓人產生鄉愁。小沈說,我來過一次還想來第二次。他倆問我此山此水此地此情此景如何,我說,與你們大同小異。我望見那山,望見那水,記得住農耕,留得住鄉愁。特別是記得住農耕,那牛鈴之聲讓我意識到天下重農耕的道理。不久前,我看了一部韓國紀錄片,記錄片的名字叫《牛鈴之聲》,我的耳邊再次響起了牛鈴之聲。那牛鈴之聲由遠及近,再由近及遠,讓人想起了春耕夏耘,也讓人想起了冬去春來老黃牛默默無聞踏踏實實幹活的精神。紀錄片《牛鈴之聲》的主人公是一位農民,與老黃牛相依為命。牛為他耕地,他呵護他的牛。這也就應了那個高貴的和字。老農民崔益鈞與牛為伴,作耕而食,寒來署往,秋收冬藏。崔益鈞夫婦靠牛耕與他們的汗水養活了一家人,實在不易。伴隨著牛鈴之聲,老農民崔益鈞日出而作,面朝黃土背朝天。他與牛打交道,與莊稼打交道,看似遠離人群,遠離社會,其實,老農民崔益鈞心裡十分渴望友誼,渴望與社會打交道,交朋友。只是生活的重擔壓在他的肩膀上,他沒有那麼多時間和精力與人打交道。他把他的渴望友誼轉化為對老黃牛友好身上。牛老了,超齡服役,家裡人嫌棄牛老了,牛不如從前能幹了。家裡人想把牛賣了,從牛身上獲取僅有的剩餘的一點兒價值。紀錄片到這,人的靈魂拷問開始了。一個人如何善待幫助自己的人?一家人如何善待幫助全家人的一頭牛? 人需要不需要感恩?老農民從牛身上悟出一個道理:誰待牛好,牛也待誰好;老農民幫助牛,牛也幫助老農民。在牛的生命晚期,牛超齡而倔強地活,牛是為主人活也為它自己活;按常規計算,牛的壽命一般在15歲左右,而崔元均的老黃牛倔強地活到40歲。晚年的崔益鈞不顧自己年事已高,他也不顧自己力衰體弱,他視牛的生命為友人的生命,或者說他視牛的生命為自己的生命,他想方設法幫助老牛吃好草料,飲好泉水。他無時不在盡力呵護與他朝夕相處的牛。老農民崔益鈞真是憨中見精神,笨中見力量,平凡中有不平凡的人格之光。紀錄片《牛鈴之聲》從開始到結束,整體場面沒有離開牛鈴之聲。牛鈴之聲時強時弱,它持續不斷地飛進我們的耳鼓,讓我們靜心聆聽;老牛的身影時隱時現,它給我們更多的是思考。牛鈴之聲叮鈴嘀哩,叮鈴嘀哩,它無時不在提醒我們,每一個人善待他人等於善待自己,每一個人善待生命等於珍惜自己的生命。每一個人善待大自然與己朝夕相處的動物等於善待自己的歸宿。牛鈴之聲叮鈴嘀哩,叮鈴嘀哩,它依然清脆悅耳。我身在異鄉,彷彿又聽到了來自黃柏山國家森林公園的牛鈴之聲,彷彿又聽到來自異國他鄉的牛鈴之聲。那牛鈴之聲在田野裡在山林裡久久迴響。那聲音是在召喚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靈魂。

作者系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研究員 商城縣總工會四級調研員

2021年2月13日

上一篇:這棵樹被鐵鏈拴了200年,竟然還能活到了今天,據說與順治皇帝有關!
下一篇:2017級畢業生畢業證領取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