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妻子懷孕了,丈夫堅持要離婚!三天後,她知道原因後. . . . . . .

01:

“老公,三天之內必須讓你姐搬出我家!”李麗華對丈夫永達發出最後通牒。結婚七年了,女兒也七歲了,可是她們的婚姻撞牆了。

結婚後,熱戀時的浪漫與瀟灑, 隨著雙方的熟悉和生活的壓力而蕩然無存。以前聽說夫妻“七年之癢”,麗華只是笑笑,她從來都不信這個。可是命運卻跟她開了個玩笑,結婚第七年,老公突然和她吵得很兇。甚至提出了離婚,彷彿他們也被施了“七年之癢”的魔咒。

李麗華和老公結婚的時候,已經懷了七個月的孕了。她的母親不看好他們的婚姻,知道金永達的母親在當地是個厲害角色,怕麗華嫁過去受委屈,不同意這樁婚事。在女兒懷孕兩個多月的時候,母親堅持要她把孩子打掉,

可是麗華認為結婚是兩個人的事情,自己和金永達結婚後就住在城裡。不和婆婆住在一起,也就不會有矛盾。自己和金永達自由戀愛的,有一定的感情基礎的,她捨不得丟棄這份感情。

母親看著麗華日益隆起的肚皮,不得已同意了這樁婚事。當兩家大人坐在一起商討婚事的時候,永達的母親和麗華的母親就鬧得很不愉快。

永達的母親認為,自己家在城裡買了房子,兒媳肚子已經這麼大了,遲早是自己家的人,她既不願意給孩子們舉辦婚禮,彩禮更是一毛都不願意掏。大人們僵持著,麗華的肚子卻一天比一天大。

02:

麗華的母親,一面埋怨麗華,一面又心疼女兒。在麗華懷孕快七個月的時候,她只好妥協了。麗華母親要求永達的母親,彩禮可以不要,但是婚禮必須隆重一些。麗華出嫁那天,母親為了給女兒撐面子,買了一輛十萬塊錢的車做陪嫁,另外還塞給了麗華五萬塊錢。

麗華和永達結婚後,住在縣城。麗華為了結婚的事情,心裡對婆婆很不滿。自她嫁給丈夫以後,除了過年過節,其餘時間她很少回婆婆家。麗華和丈夫結婚三個月就生下了女兒。婆婆嘴上說生男生女都一樣,可是麗華生完孩子剛出院,婆婆藉口農活忙,一走了之。

永達的姐姐——麗華的大姑子是個嘴碎脾氣火爆,性格強勢的人,她經常在母親面前說麗華的壞話,說麗華不檢點,婚前就懷孕。麗華和大姑子吵了幾次,兩人關係降到了冰點。

大姑子的火爆脾氣,嫁到婆家以後,一家人整天吵得天昏地暗。大姑子的丈夫在結婚十年後,終於忍無可忍,提出了離婚。大姑子離婚後沒地方可去,拎著包裹就住進了弟弟家裡。

麗華不願意,大姑子說:“我又不會常住你家,再說了,我住你家又不會白住。你上班忙的時候,我還可以給你幫忙搞搞家務,接送孩子。”大姑子這樣說,麗華也就不好再說什麼,只好任由她住下了。

誰知,大姑子自從住進麗華家以後,她成天吃現成的,喝現成的,家務活她根本不沾邊,更別說幫麗華接送女兒了。有時她還把襪子,衣服亂放一氣,把家裡弄得一團糟。

麗華向丈夫抱怨大姑姐太懶,丈夫卻反過來責備麗華心眼窄小,沒有包容心。麗華說讓大姑姐自己出去租房住,丈夫為這事還和她吵了一架。大姑姐看自己的弟弟站在自己的一邊,更不把麗華看在眼裡。

大姑姐在麗華家住了七個月的時候,麗華實在是忍無可忍了,和丈夫又吵了起來:“三天之內必須讓你姐搬走,如果她繼續在我們家的話,我們的婚姻也就到頭了。”

03:

誰知丈夫對麗華說:“那你搬走吧, 我媽說你這個女人不賢惠,讓我們離婚。”麗華一氣之下對丈夫說:“離就離,我受夠了你們這一家人。”

麗華和丈夫協議分割財產的時候,房子是以婆婆的名義買的,屬於婚前財產,和麗華沒關係。至於存款,他們結婚這幾年,除去吃喝花費,還有孩子的教育費,也就存了十幾萬元,按理說麗華只能分到六萬塊錢。

其實,麗華和丈夫之間本沒什麼實質性的矛盾。只是為了大姑姐,兩人的婚姻就要走到盡頭了。想到離婚後,孩子就生活在單親家庭,麗華有些後悔了,她又不想離婚了。可是丈夫為了大姑姐,就要和自己離婚,她不知道這樣的婚姻值不值得堅持下去。

情感結語:

一個女人,未婚先孕是最要不得的,無形中就是降低了自己的身份。因為婆家覺得你懷孕了,就跑不了了,只能嫁給他的兒子了。麗華的婆婆就是揪住了麗華未婚先孕這件事,不願意給彩禮,甚至連婚禮都不願意舉辦,其實從內心深處就是瞧不起麗華。

麗華不聽母親之言,堅持要嫁,導致婆婆越來越得寸進尺,連大姑子對麗華也是極不尊重。

麗華明知道大姑子不是省油的燈。當初大姑子搬進來的時候,她就應該態度堅決地拒絕她。現在是“請神容易送神難”,大姑子的出現,直接影響了他們夫妻關係。

麗華的丈夫堅守親情大於愛情,不辨是非,毫無底線。為了大姑姐,向自己的妻子提出了離婚。

永達並不愛麗華,大凡真正愛老婆的男人,遇到事情他會積極地想辦法去應對,而不是開口就提離婚。他在娶麗華的時候,沒花什麼錢。他純粹就是把麗華當成了生育機器,三從四德的保姆。老婆稍有不從,就像換衣服一樣的換掉。

麗華的婚姻根本就沒有繼續下去的必要,對這樣的家庭,應該及時止損,否則越拖越糟。

上一篇:城池營壘:米正面剛沈家姐妹,邢克瑤邢克壘手撕沈家姐妹| 影片
下一篇: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兒時的車票,如今他們的孩子們都在幹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