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漫談歷史:荊軻刺秦失敗是因為荊軻徒有虛名嗎?

太史公司馬遷在《史記·刺客列傳》中記述了曹沫、專諸、豫讓、聶政、荊軻五人的事蹟,其中又以荊軻的事蹟用筆最多,五千多字的列傳,荊軻的事蹟就佔了三千多字。然而,荊軻刺秦最後失敗了,有人認為荊軻只是徒有虛名。透過太史公的記錄,我們或許可以瞭解荊軻刺秦為什麼會失敗。

1。刺殺難度

始皇十八年,秦將王翦攻趙,歷時一年,攻陷趙都,虜趙王,曾經北拒匈奴,南抗強秦的趙國滅亡。此時,秦攻滅趙國,國勢如日中天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荊軻受命前往秦國都城刺殺秦國的國君,這樣的目標和難度可以說是空前的,並且在以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內也不會有。無論刺秦是成功還是失敗,荊軻絕對無法生還。

這樣的刺殺是以兩條人命作為鋪墊的,與荊軻交情深厚的燕國隱士田光,傳達完太子丹的話之後,為了保守秘密,也為了激勵荊軻,遂自刎而死(想來若荊軻徒有虛名,田光也不會輕易交出自己的性命)。而在燕國避難的秦國叛將樊於期(長安君成蝺之叛)為了報家人被殺之仇,在荊軻的勸說下獻出了自己的頭顱(獻頭兵法)。而這僅僅是刺秦行動的準備活動。縱觀五位刺客的事蹟,荊軻的刺殺難度是最高的。

2。準備工作

荊軻刺殺秦王是以使節作為偽裝身份的,在準備好樊於期的頭顱,燕國督亢的地圖,見血封喉的毒匕之後,那麼出使自然還缺一位副使。這時燕國有一位秦武陽,十二三歲就敢殺人,別人不敢正眼看他,燕丹認為他是個勇士,讓他作為副使。要完成刺殺秦國君主這樣的大事,需要有膽略有武藝的人,荊軻顯然是有靠譜的朋友(荊軻有所待,欲與俱;其人居遠未來,而為留待),並不想與不熟悉的秦武陽共事。這位朋友遲遲未到,急切的燕丹認為荊軻要反悔,請求先讓秦武陽出發,荊軻這樣的俠客看重自己的名聲甚於自己的生命,於是請求立即出發。

在面見秦王的關鍵時刻,有勇士之名的秦武陽掉了鏈子(至陛,秦武陽色變振恐,群臣怪之。荊軻顧笑武陽,前謝曰:“北蕃蠻夷之鄙人,未嘗見天子,故振悃。願大王少假借之,使得畢使於前。”),這對使節來說是十分失禮的,極有可能使秦國君臣產生懷疑,讓刺殺失去了出其不意的效果。而在荊軻追逐秦王,群臣盡失其度的情況下,我們並沒有看到秦武陽的身影。要注意,這是可能改變歷史的關鍵時刻,如果秦武陽做出了任何可能危及秦王的動作是不可能不被記載的。而荊軻的事蹟是如何流傳出去的呢?是夏無且(用藥箱投擲荊軻並提醒秦王負劍的醫官)與朋友交遊所說,因此再也未有文字記錄的秦武陽很可能在刺殺中無所作為。

刺秦的準備工作並不充分,從最後的結果來看,只是秦武陽這個副使人選有問題(這位勇士掉鏈子掉得十分徹底,但關鍵時刻能看到誰是真的勇士),而更深層次的原因則是燕丹的焦急,這在列傳中有多處記載,謀劃大事不能鎮之以靜,託付大事於人卻不能給予信任,田光之死也於此有關。

3。個人武藝

有人認為刺殺不成是因為荊軻的武藝不高,這種說法是否有根據呢?單論表現出來的武藝而言,同在刺客列傳中記載的聶政應該是五人中最高的(杖劍至韓,韓相俠累方坐府上,持兵戟而衛侍者甚眾。聶政直人,上階刺殺俠累,左右大亂,聶政大呼,所擊殺者數十人,因自皮面決眼,自屠出腸,遂以死),然而刺殺小國的國相與刺殺大國的國君不可同等而論,武藝的高低也並不是刺殺結果的決定性條件。荊軻的刺殺方案(圖窮匕見)與專諸刺吳王僚(魚腹藏劍)更接近,並不需要高強的武藝,只需要刺客面不改色,出其不意地完成刺殺。從專諸的事蹟來看,專諸並沒有表現出高超的武藝。

列傳中記載了兩件事情,有人以此認為荊軻的武藝不高,讓我們來具體看一下:

事件一:荊軻與蓋聶論劍,蓋聶對他怒目而視,荊軻就離開了。蓋聶對人說:“剛才我用眼睛瞪他,他害怕了,不敢留在這裡了。”

事件二:魯勾踐聽到荊軻行刺秦王的事,私下說:“唉!太可惜啦,他不講究刺劍的技術啊,我太不瞭解這個人了!過去我呵斥他,他就以為我不是同路人了。”

其中,與蓋聶論劍一事只有蓋聶的說法,荊軻究竟是害怕還是不願與人繼續爭執我們不得而知,因為後來荊軻與魯勾踐爭執博局(一種遊戲)的路數,魯勾踐發怒呵斥他,荊軻也是默然離開了。

而從魯勾踐的評價來看,荊軻不講究刺劍的技術,這是他的缺點,也可能是刺殺失敗的原因之一。但是能與當時知名的豪俠交遊也是需要一定的資格的,如果荊軻只是徒有虛名恐怕無法與他們論武(論在古代也有較量比試的意思)。

4。預定目標

刺殺失敗的時候,荊軻對秦王說:“大事之所以沒能成功,是因為我想活捉你,迫使你訂立歸還諸侯們土地的契約回報太子。”有人說這是荊軻在吹牛,那麼荊軻所說的話是真是假?都說人之將死,其言也善,荊軻在臨死前吹牛真的能改變事情的結果嗎?

其實荊軻是想要效仿曹沫故事:曹沫是魯莊公的勇將,率領軍隊與齊國交戰,打了三次敗仗,魯莊公害怕了,於是割地求和。在齊魯會盟的時候,曹沫持匕首劫持齊桓公,迫使齊桓公簽訂契約,歸還侵佔魯國的土地。齊桓公安全後想違約,但在管仲的勸說下還是將齊國因為曹沫三次戰敗而佔領的土地歸還給魯國。因此荊軻想生擒秦王是完全有可能的,並且列傳中也有相應的記載——誠得劫秦王,使悉反諸侯侵地,若曹沫之與齊桓公,則大善矣;則不可,因而刺殺之。

想要達到生劫秦王的目的而使荊軻最初沒能全力出手也可能是刺殺失敗的原因之一。

刺秦失敗不能簡單地歸結於荊軻個人能力問題,從他義無反顧出發時,他就已經可以被稱為英雄,雖然荊軻刺秦失敗了,但是他和刺客列傳中的其他人物一道都成為了拯危扶弱、不畏強暴的俠義精神的代表,千百年來為人們傳頌。

上一篇:南美最不爭氣國家,坐擁金山石油,卻一貧如洗
下一篇:當年被盜版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