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安史之亂的爆發根源是什麼?藩鎮問題為何沒有解決?

本文由:三樓老範 原創創作

安史之亂是由唐朝將領安祿山與史思明背叛唐朝後發動的戰爭,是同唐朝爭奪統治權的內戰,為唐由盛而衰的轉折點。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詳細介紹。

安史之亂的爆發根源是唐王朝的藩鎮體制。唐玄宗為了強化邊疆的力量以達到其開拓邊疆的目的,對兵制進行了改革。唐朝前期的兵制是府兵制,但隨著社會的發展,府兵制日趨崩壞,為了滿足玄宗從朝日益增多的戰爭需求,玄宗在開元年間實施了對京師禁軍和邊鎮軍隊的募兵制改革。開元二十五年唐廷:

“令中書門下與諸道節度使,各量軍鎮閒劇審利害,計兵防健兒等作定額,委節度使放(於)諸色徵行人內及客戶中招募,取丁壯情願充健兒長任邊軍者,每歲加於常例,給田地屋宅。務加優恤,使得存濟。每年逐季本使具數報中書門下,至年終一時錄奏。“

節度使漸漸有了募兵、徵兵之權。

玄宗時期的節度使本就擁有更多職權,募兵制與節度使制度結合起來,藩鎮就具有了”獨立“的傾向。所謂”節度使“在玄宗之前在轄區、執掌方面並不明確,和以前的都督、大總管並無本質的區別。但在開元年間節度使制度正式被確立下來,這一時期節度使在數量和職權上都有所發展。節度使的權力不斷擴張:

“初,節度與採訪各置一人,天寶中始一人兼領之。”

採訪使是”道“的監察長官,處於監察長官向地方長官過渡的階段。不久,節度使皆行使採訪使之權:

”唐世於諸道置按察使,後改為採訪處置使,治於所部之大郡。既又改為觀察,其有戎旅之地,即置節度使。“

如安祿山叛亂之前除了持節充平盧節度使外,還兼度支、營田、陸運、扦(押)兩蕃、渤海、黑水等四府經略、處置、平盧軍攝御史大夫、管內採訪處置使等,其中“支度使”掌管地方的財政,“營田使” 則掌管地方的營田和屯田。可見,節度使在玄宗時期已經逐步掌握了地方的軍政財之權,成為名副其實的藩鎮。

在平定安史之亂的過程中,由於中央軍力量空虛,唐廷也基本是用”藩鎮來消滅藩鎮“的方法來平亂。先是安西、北庭系統封常清、高仙芝六萬大軍在洛陽的戰敗,又有隴右、河西系統哥舒翰十五萬大軍的潼關失守,最終郭子儀、李光弼憑藉五萬朔方軍成為平定安史之亂的中流砥柱。同時,在內地設定大量藩鎮,以令其自發阻擊安史叛軍。

安史之亂平定後,藩鎮的問題沒有解決,藩鎮權力反而更重。對於唐廷而言,只有聽命藩鎮和拒命藩鎮的區別。尤其是為了安史叛軍餘部而設定的河朔三鎮,成為唐代中後期戰爭的核心問題。

唐代中後期的歷史基本就是與藩鎮互搏的歷史,在體制內部朝廷與藩鎮已經形成了一種平衡,不管是削弱不聽命的藩鎮還是要應付外部的戰爭,都需要依靠藩鎮的力量,不管願意不願意,藩鎮已經成為唐王朝的支柱之一。而如果要強勢削掉所有藩鎮,則聽命的藩鎮也會叛亂。

由安史之亂以及藩鎮問題引發的一系列連鎖反應還有宦官專政。唐代中後期,由於皇帝對領兵的將軍缺乏信任,所以就派出宦官作為監軍,以為天子耳目。代宗時期的李輔國曾執掌兵權、相權,全面執掌朝政,在代宗除去李輔國後,又重用宦官魚朝恩。德宗在”奉天之難“之後,對眾將失去信任,再度啟用宦官執掌禁軍。

憲宗為唐代中興之主,但仍然寵信宦官吐突承璀,使之主導征討成德鎮的軍事行動。讓宦官掌握軍權是安史之亂以來各種體制被破壞下的一種權宜之計,起初對於權宦還能較為輕鬆的除掉,但是自憲宗之後,宦官既掌握”樞密“,又掌握禁軍,左右朝政,甚至可以廢立皇帝。

除此之外還有朋黨之爭。朋黨之爭一般認為起源於元和三年(808年)的制策案,同樣是為了削藩憲宗有意扶持了許多文臣為自己的決策顧問團。之後在對藩鎮主張用兵和反對用兵上形成了兩黨,李黨主張用兵,牛黨反對用兵,兩黨相爭愈演愈烈。

藩鎮與中央最後誰也不是真正的贏家,中央致力於削藩,在削弱藩鎮的同時,自身也耗費了大量的財力物力,最後受損的是雙方的力量,可以說,“藩鎮”導致唐朝的整體力量都在下降。

藩鎮並沒有因為唐王朝的衰弱而崛起,而是和唐王朝一起走向滅亡。黃巢起義捅破了這層脆弱的窗戶紙,儘管黃巢起義平息下去了,但是至此中央失去權威,藩鎮被新的力量取代,武將並起,全國割據,中國至此進入唐末五代,所謂皇帝,兵甲稱雄者為之。

五代紛爭幾十年後,宋太祖趙匡胤陳橋兵變,繼承後周的遺產掃滅群雄,統一中原,可宋太祖本身就是武將篡權出身,統一中原之後,懾於武將統兵對皇權的威脅,對武將的權力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加以限制,重點放在消除內患。可以說,安史之亂所暴露出的“藩鎮之禍”甚至影響到了北宋軍事體制的制定。

上一篇:不丹老國王好福氣:娶4個姐妹生5個如花似玉的公主,比佩瑪還美
下一篇:劉備也換過很多主公,為何沒背上“三姓家奴”的名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