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常勝軍為何會降宋?從動搖到做出選擇,皆有推動力

不管是從前還是現在,人們習慣性地將投降視為背叛,戰士們更是將其視為職業生涯的恥辱。我相信,如果不是萬不得已,絕對沒人會選擇投降,

對於曾經赫赫有名的常勝軍來說,更是如此。

常勝軍接連擊退北宋的進攻,北遼的外部形勢有所好轉,可惜相比外部的戰爭,內幕的矛盾竟然動搖了整座江山。而在這其中扮演棋子的常勝軍,也終歸向現實妥協,做出來這個恥辱的決定。那麼從堅定不移的打仗到主動投降,這其中究竟發生了什麼?

常勝軍立場的動搖

首先,常勝軍受到耶律淳的影響。

北遼建國後,耶律淳積極與宋金聯絡,以謀求政權的延續。對宋,遣使報宋,免歲幣,結好;對金,耶律捏裡移書於杲請和,但外交活動並沒有取得期望的結果。

四面楚歌的北遼岌岌可危,本想以南京為根基重振遼朝的耶律淳產生了動搖。

此後,耶律淳打算向宋金奉表稱臣,期望契丹政權能夠得以苟存。宋宣和四年,1122 年四月二十三日,北宋大軍進抵高陽關後向北遼遣使遊說,使者盡被斬殺於燕京,此後宣撫司遣种師道進兵,壓境問罪,募馬以往。

面對大軍壓境,加之馬擴有膽氣口辯,抗論不屈,耶律淳召開了一場會議。表面上耶律淳想與諸位大臣商議出路,實際上耶律淳已經做出了決定:“‘朕觀人事天時,不敢當寶位,欲稱藩南朝,與卿等同保血屬,未審如何?’言畢,嗚咽流涕,處溫亦為之下淚,於是議遣使。

也就是說北遼上層最遲至五月二十六日便已經決定向北宋奉表稱臣。

耶律淳是北遼的最高統治者,他在與宋、金兩大政權交流的過程中將北遼由平等地位降至藩屬地位,從中可以看出

他對北遼的前景並不看好,他希望依附於宋、金中的一方謀求苟存

,而且這兩次遣使並非秘密進行,北遼官員此時或多或少地意識到了耶律淳的動搖。

其次,常勝軍受到政治鬥爭的影響。

北遼內部分為兩派,一派是以蕭幹、耶律大石為首的奚、契丹政治勢力;一派是以李處溫、李處能為首的漢族政治勢力。

李處溫是投降主義者,早在天祚帝時期就與趙良嗣共議欲歸南朝,當耶律淳動搖後,李處溫開始聯絡北宋;蕭乾等人則堅決反對投降,憤恨於北宋背棄盟約。

一方欲圖佐命恩幸,一方以為社稷之計,雙方政見大相徑庭,為日後埋下了隱患。

不過兩派雖有鬥爭但仍聽命於耶律淳,但他們未曾料到這位天賜皇帝僅在位百餘日便逝離世了。耶律淳膝下無子,北遼上層決定迎秦而拒湘,即選秦王為北遼的繼位者,但此時秦王遠在西方,按遼朝舊制應由女主攝政,李處溫擔心自己的利益受到侵害,蓄謀挾蕭後納土以歸。

李處溫的擔憂並非杞人憂天,後續的發展驗證了他的擔憂。北遼的兵權掌握在蕭乾等人手中,而耶律淳此時將兵權交予了親宋的李處溫,由此

可以看出耶律淳的態度,但這項任命並沒有得到落實。

蕭乾等人趁機擁立蕭後,蕭後即位後取消了耶律淳的任命。事已至此,宣告了李處溫政治鬥爭的失敗。不久之後,蕭乾等人找到了李處溫南結童貫的證人,漢族勢力首領鬥爭失敗身死,蕭後等人為了確保政權的穩定,開始著手整治漢族勢力,一時間人人自危。

再次,常勝軍受其處境的影響。

第一,常勝軍主要由漢人和渤海人組成,其主將郭藥師也是渤海人。在遼朝,渤海人所受的待遇與漢人相同,因此在北遼上層眼中,

常勝軍早已打上了漢軍的標籤

,即使什麼也不做,也會被捲入這場政治鬥爭。

第二,常勝軍雖憑援立之功和強悍的實力受到重用,但仍被契丹上層所提防。北遼以此組建了一支名為“瘦軍”的軍隊,用於牽制、監視常勝軍等漢軍。

第三,李處溫案中也有常勝軍主將郭藥師的身影,李處溫南結童貫的關鍵證人和郭藥師共同入燕,正是這個關鍵的證人將李處溫等人送上了絕路,而當初擁立耶律淳也是李處溫聯絡的常勝軍,此時主將郭藥師的心理感受不難想象。

第四,北遼政權的核心是耶律淳,不僅上層的權貴以他為核心,下層的百姓也是憑藉他的名望而集結在一起的,“聞燕王立,無不內向”,正是耶律淳號召力的體現。當耶律淳死後蕭後稱制,北遼已經不具備之前的向心力了。

北遼不再被視為正統,統治力日漸衰落。涿州地處燕京西南,毗鄰北宋,正是民戶逃竄的重災區,駐於涿州的常勝軍此刻處境微妙。

耶律淳乃是北遼政權的核心人物,北遼政權便是圍繞耶律楚建立的,他立場的動搖對下屬造成了巨大影響。加之北遼內部兩大勢力的矛盾始終未曾調和,耶律淳本是緩解雙方矛盾的關鍵,

他的突然離世使得雙方的矛盾激增,繼任者卻無力調和漢契矛盾

,只能透過整治漢族勢力來穩定局面,使得漢族勢力人人自危。

被視為漢軍的常勝軍本就被高層提防,此時還被捲入政治鬥爭,加之轄境內民眾大量逃往北宋,其處境愈發尷尬。在這個過程中,常勝軍的立場發生了動搖。

常勝軍獻城降宋

李處溫死後北遼的漢契矛盾並未得到解決,蕭乾等人為保證政權的穩定,一直居住在燕京城。易州的高鳳等人因女主不得民心,

漢官有性命之憂,為了避免清算,決定趁蕭乾等人分身乏術之際南降北宋,與劉世光約定二十日於易州城下會合

歸降的過程並不順利,劉光世被牛欄寨的北遼軍隊擊退,當晚易州叛降的訊息被傳回燕京,同時傳回的還有涿州有叛意的訊息。此時只有易州眾人響應北宋,涿州的常勝軍並沒有響應宋軍。

除此之外,若郭藥師有降宋的意圖,北宋應派軍隊策應常勝軍,但並沒有相關的記載。由此看來,“藥師有意歸明”是北宋為破壞北遼內部團結放出的虛假情報。雖然常勝軍有叛意的情報為假,但易州的叛降加深了北遼統治階層對常勝軍的不信任程度,加之本就尖銳的漢契矛盾,涿州常勝軍的處境愈發煎熬。

為了確保南方門戶的安全,蕭後派蕭幹前往涿州一探究竟,本就高度緊張地常勝軍眾人聽聞蕭幹前來驚恐萬分。根據掌握的情報,郭藥師等人認為蕭幹此次前來必然是為了整治眾人,於是

眾將為了避免清算,決定獻城降宋

蕭幹抵達後,郭藥師設宴招待,在席間勸降蕭幹,但勸降失敗,本人也被蕭幹呵斥,宴後蕭幹即刻逃回燕京。郭藥師等人雖然發現判斷有誤,但開弓沒有回頭箭,於是緊急召集部下做思想工作。

此時的北遼女主不得民心,易州已經叛降,涿州成為了北宋進軍路線上的首要目標,選擇北遼必然是玉石俱焚的下場,選擇北宋則可能獲高官厚祿,而且眾位主將已經做出決定,於是眾人無不響應,涿州上下達成一致,“首殺涿州瘦軍家口正罪”,以此作為投名狀。

宋宣和四年九月二十三日,郭藥師率常勝軍獻涿州降宋。此後,常勝軍活躍於燕山地區,憑藉自身堅實的基礎,利用混亂的局勢,實現飛速發展。

結語

根據上述內容可以發現,耶律淳和蕭干與常勝軍降宋有密切關係。耶律淳作為君主卻並不看好北遼的前景,先後向宋金遣使,欲稱臣謀求苟存。此外,他的突然離世使得漢契矛盾失去控制,嚴重影響了北遼內部的團結,使得漢族勢力人人自危。

可以說,常勝軍立場的動搖與耶律淳有直接的關係。

蕭幹為保證北遼的穩定,在耶律淳死後整治漢族勢力,在聽聞易州降宋且常勝軍有異心後前往涿州探查,但在漢族勢力人人自危之際,他的行動被郭藥師等人曲解,為了避免清算,常勝軍獻城降宋。

可以說,蕭乾的涿州之行是常勝軍降宋的導火索。

因為北遼統治階層未能妥善處理漢契矛盾問題,矛盾愈發尖銳,常勝軍眾人認為如果繼續效力於北遼,自己的人身安全可能無法得到保障,在對死亡的恐懼中,眾人背棄了北遼。常勝軍獻城降宋對北遼來說不僅是丟失了南方的戰略要地,更為重要的影響是失去了重要的作戰部隊,這使得北遼形勢急轉直下,陷入死地。

上一篇:少年當自強,在夏日最應該讀的一首絕句詩
下一篇:【歷代先賢故事】周渭:不卑不亢禮權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