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第二次直奉大戰,馮玉祥臨陣倒戈,究竟為什麼?只因太恨吳佩孚!

馮玉祥在民國有個特別不雅的綽號:倒戈將軍。其實,這個說法有點黑化馮玉祥了。

一來,民國時期軍閥混戰,大小軍頭都近似賣貨的,只要有利益,價錢合適,倒戈之事如同家常便飯,就像西方觀察人士嘲笑的那樣,民國軍人,仗不是用槍炮打的,而是用光洋和煙土在打。

二來,所謂馮玉祥八次倒戈,真正意義上的大倒戈其實只有一次,那就是在第二次直奉戰爭中,倒了直系曹錕和吳佩孚,讓“常勝將軍”玉帥吳佩孚幾乎敗退出了歷史舞臺。

既然如此,為何別人倒戈無所謂,世人偏偏愛拿馮玉祥說事呢?

首先,馮玉祥在第二次直奉戰爭中倒戈,動靜太大,後果也很惡劣。第二次直奉大戰,正是因為馮玉祥在京城反戈一擊,捅了直系曹吳致命一刀,奉系張作霖才得以入關,但入關後的奉軍,軍紀太差,土匪作風嚴重,傳統士紳階層很厭惡,冤有頭債有主,以至於這筆賬統統都算到了倒戈攪局的馮玉祥身上。

其次,馮玉祥這個人太過於清廉自持,而且有些矯情做作,他的這種做派不僅讓人反感,而且讓眾軍閥抓不到攻擊的把柄,為了壓制,不讓他一枝獨秀,大家只能拿倒戈說事,沒完沒了地朝他身上潑髒。

具體說到第二次直奉戰爭中的倒戈,馮玉祥堅持認為自己的舉動是革命,為的是推翻腐敗的曹錕、吳佩孚,實現他愛國愛民的理想。

真的是這樣嗎?

曹錕腐敗,這是有些根據的,畢竟“曹三傻子”搞了一場震驚中外的賄選,用光洋收買大批沒節操的政客,實現了大總統的春秋大夢。

然而如果細細看曹錕的話,他的腐敗也只限於此。從現在掌握的史料看,其實曹錕這一派的貪腐程度比皖系當政時要差多了。

有兩個細節可以說明。

第一個,馮玉祥攻擊曹錕貪腐,始終拿來說的只有這麼一件事,說他領到一批軍火,曹大總統已經批了,但負責把關的就是不給,最後只能給曹錕的親信,搓澡出身的李彥青送了十二萬,這才把槍械領下來。這種事是不是貪腐,當然是,但卻也是整個北洋時期的官場慣例,不是曹錕一家之惡,那年月,不塞小費,走後門,甭說槍械,就是軍餉也領不下來。

第二個,馮玉祥很痛恨曹錕身邊紅人李彥青。倒戈之後,馮玉祥將李彥青逮住,想從他身上詐錢,可是打到死,李彥青也沒有吐出錢來,這本身就說明此人並沒有什麼錢,充其量就是小人得志,瞎嘚瑟。

不過話又說回來,雖然馮玉祥攻擊曹錕腐敗,有些言過其實,可畢竟有事,因此世人還是可以理解、接受的,但要從曹錕待他始終不錯這一點看,馮玉祥在曹錕這裡,非但沒有正當性,相反都是忘恩負義。

想當年,吳佩孚拿掉了馮玉祥河南督軍的職位,調任京城,給了他一個莫名其妙的陸軍檢閱使,曹錕覺得吳佩孚這事辦的有些過,為了安撫馮玉祥,他不僅批給了他三個混成旅的番號,而且還允許他帶著自己的部隊到京城上任。

上任之後,由於沒有地盤,部隊糧餉不繼,還是曹錕從中協調,讓當時的大總統黎元洪把崇文門關稅的收入吐出大半來,及時接濟了馮玉祥。

這些事足以說明曹錕是個厚道人,對馮玉祥很不錯,於情於理,他馮玉祥都沒有理由去打倒曹錕。

然而我們看到的卻是,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後,乾的頭一件事就是包圍總統府,軟禁曹錕,廢了他的總統之實。馮玉祥之所以這麼做,僅僅是想對外證明自己行動的合理性而已,但如此不顧中國人看重講究的人情世故,時人當然要對他有意見,罵他狼子野心,不地道。

既然曹錕不是也不應該是倒戈理由,那馮玉祥為什麼還要這麼幹呢?

很多時候,狼子野心的背後都是委屈、不公以及不得不反的仇恨。

在當時,馮玉祥真正恨的人是吳佩孚。

吳佩孚這個人,百般都好,就是太傲氣,氣量小,不能容人。馮玉祥跟他一樣,都屬於北洋第二代領軍人物,而且都能練兵,都不愛財。兩人差不多是同時期做的旅長,因為顏色太相近,互相看不上,所以吳佩孚成為直系二號人物後決不能容忍馮玉祥在他眼皮底下坐大。

當時的軍閥,有兩個命根子,一是軍隊,二是地盤。沒有軍隊,什麼都是妄談,沒有地盤,軍隊遲早散架。

吳佩孚欲扼殺馮玉祥,正是從這兩處命根子下手的。

馮玉祥苦出身,背景不硬,沒有像樣的靠山,自領兵以來,始終沒有一塊屬於自己的地盤,部隊只能靠北洋政府有一搭沒一搭的軍餉,吃盡了苦頭。

後來,好不容易有機會坐上了河南督軍的位置,誰知道吳佩孚從中阻撓,硬是壞了他的好事。

被吳佩孚捅了這一刀後,馮玉祥帶著一個師和三個混成旅的部隊,駐在京城南苑,仰人鼻息,日子過得極難。據說,在那些日子裡,全軍上下只能喝小米粥。馮玉祥沒辦法,又必須活下去,最後只好接受奉系的接濟,與張作霖暗地結成同盟。

可以說,馮玉祥後來倒戈,苗頭是吳佩孚親自培植出來的。

1923年,山東臨城發生土匪劫持國際列車事件,害得當時的山東督軍田中玉被換掉。有訊息說,曹錕有意給馮玉祥一塊地盤,讓他去做山東督軍。為此,馮玉祥高興的按捺不住,提前都跟部下講了,讓他們準備上火車,去山東過好日子。

結果,吳佩孚又跳將出來,堅決不同意,叫馮玉祥空歡喜了一場。

在直系這邊被吳佩孚逼的快沒了活路,在奉系那邊又看到了一起倒直分蛋糕的未來,就這樣,馮玉祥選擇了後者。

雖然不道德,但這種不道德,吳佩孚脫不了干係,自始至終,他都沒有彌合這種裂痕,只相信憑他的手段能夠將馮玉祥彈壓住,總之用的都是反力。

第二次直奉大戰開打前,對於馮玉祥的異動,吳佩孚其實是有所察覺,有所防範的。他派馮玉祥做第三路軍司令,去承德朝陽一帶跟奉軍偏師對抗,後面還派了一支監視部隊。

可惜,負責監視馮玉祥的胡景翼師,因不滿吳佩孚,早與馮玉祥勾結在了一起。

這就給馮玉祥回師倒戈提供了便利。

馮玉祥回師之後,京城守城門的孫嶽部,也是反吳佩孚的,就這樣,馮玉祥兵不血刃,倒戈成功,抄了吳佩孚大軍的後路。

所以說,倒戈這種事,只要挖一挖其中的秘密,道德都是輕羽,利益才是泰山。

吳佩孚的錯,只讓一些人嘆息;馮玉祥的反,卻讓所有人詬病。

這也是一種不公平。

上一篇:奉系王永江:北洋時代真正財神,沒有人比他更懂東北,包括張作霖
下一篇:作女唐石霞:嫁過溥傑,跟過張學良,搶過醇王府,最後結局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