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河北挖出果郡王允禮陵墓,考古學家出來後,為何決定永久關閉地宮

乾隆元年,雍正詔曰:“果郡王與朕皆聖祖仁皇帝之子,豈可常行拜禮於朕前乎”。自古,於駕前行跪拜之禮屬亙古不變之禮義,然果郡王為一例外,果郡王之榮,獨一無二。

果郡王,清朝康熙帝第十七子,其母雖身份低微,但果郡王自幼得康熙帝寵愛,自九歲就跟隨康熙帝外出巡視,究其原因,果郡王出生皇家,自小受到的教育都是最高規格的。少年時期的果郡王無心權力紛爭,善詩詞歌賦,喜出外遊玩,尤其鍾愛山水。

康熙五十一年,康熙當眾宣佈廢太子一事,接踵而來的是各阿哥的奪嫡之爭,康熙六十一年,康熙帝駕崩。

雍正無疑是千古一帝,繼位後,立即採取措施牽制之前爭奪皇位的其他政敵,幾乎除黨派紛爭中屬雍正一派的皇子及大臣受到重用外,其對立面的敵人都被雍正貶謫。而果郡王允禮則是唯一的例外,果郡王雖極受康熙帝喜愛,但直到康熙帝去世,都不曾對其進行賜封。可能也由如此,雍正對果郡王的敵意甚少。同時,雍正也看到了這個皇弟的理政才能,對果郡王加以重用。雍正元年,允禮被封果郡王。

後來的數十年,果郡王鞠躬盡瘁,恪守一個臣子的本分。雍正對這個異母的皇弟更加看重,五年後,允禮晉封果親王。乾隆三年,果郡王去世,追封諡號“毅”。

清朝營建陵寢遵循三大原則,其中屬等級制度最為嚴苛。允禮作為果親王,陵墓規格自然只在皇帝之下,陪葬珍寶不計其數,其墓外觀宏偉,給人一種高山仰止的感覺。

自古以來,皇族陵墓多不勝數,地位越高,隨葬物品也就越豐富、越價值連城。但為何能安然地儲存幾十年甚至是幾百年,其中緣由在於古代王朝時期,王權之上,皇家墓碑更是重點保護物件。

公元1900年,八國聯軍瓜分中國,當時的清朝早已是虛有其表,國庫空虛,自然難以與裝備齊全,物資充足的列國抗衡。不久後,末帝溥儀宣佈退位,清朝滅亡。

沒有了軍隊的保護,盜墓賊也愈發猖獗,竟然把眼光轉向了清王朝的天潢貴胄的陵墓之上,1937年,惡積禍盈的盜墓賊找到了果郡王允禮的陵墓所在,幾番摸索後,決定從寶頂北側打盜洞,從而進入到陵墓中行偷盜之舉。無人管束,且金銀財寶之誘惑難以抵抗,盜墓賊極進瘋狂,允禮墓中的瑰寶幾乎都蕩然無存,剩下的只有支離破碎的墓穴。

60多年後,另一群盜墓賊也把目光望向了允禮墓,1998年,盜墓賊進入陵墓。入墓後,盜墓賊們並沒有見到他們想象的景象,大部分寶物都已經被上次的盜墓賊帶走。即便如此,這群盜墓賊也沒有放棄,再次將其中有價值的東西進行洗劫,只留下一片千瘡百孔的景象。

2006年,知名歷史專家徐廣源被邀請前往河北一座古墓中考察,讓徐廣源感到震驚的是陵墓的安葬者居然是死後得到厚葬的果郡王允禮。與此同時,經其他考古專家的要求,徐廣源開始對允禮的陵墓進行探索,以求透過此陵墓發掘更多與清王朝有關的歷史。

然而,陵墓裡面的境況卻讓人意想不到,允禮的棺木已經被盜賊們拆散,周圍被炸的土堆散落一地,棺木上的精雕銀飾還依稀能夠辨認,但可怕的是,本應該安穩地沉睡在棺木中的允禮的屍骨被丟了出來,隨意的放置在一旁,本應該堆滿珠寶的棺木周圍,也早已不見任何寶貴之物的影子。

允禮之墓的地宮內,由於盜墓賊的炸燬,多處出現了滲水的情況,見此,專家們商議後認為允禮之墓已無考古意義,即決定再次封墓,還允禮一個清淨之地。時至今日,允禮終於安穩地回到了他的世界中,他的墓穴也被開發成為旅遊景點,即如今的果親王園寢。

果群王允禮絕不是等閒之輩,雖出生皇族,但在一眾兄弟為皇權撞得頭破血流之時,他卻安然無恙。果郡王允禮年紀雖小,但其心性卻不輸任何一個雍正之子,自古伴君如伴虎,其能長時間的被康熙安排在身側,伴其數十載,自是七竅玲瓏,不如其表面一般簡單,他懂得怎麼做,做什麼才是權力鬥爭中的明智之舉,能夠在爭鬥不斷的帝王家庭偏安一隅,明哲保身。他身上所擁有的品性及心境,都值得深究。

上一篇:繁華無比的北宋為何會破產?看開國時定下的策略,不破產都是怪事
下一篇:除了董卓,還有哪些人被“點天燈”?宋徽宗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