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故宮地磚損壞,工匠修復時發現600年前的秘密,朱棣心好狠

“扶危濟弱俾屯亨,呼之即應禱即聆。”明成祖朱棣被後世稱為“永樂大帝”,他是明朝第三個皇帝,同時也是建文帝的叔父。朱棣不信鬼神,當初他北征回來以後大巖山突然出現了類似於“萬歲”的聲響,眾人都以為是山神賜福,唯獨朱棣認為只是自然現象罷了,有官員請求為此事上表祝賀也被朱棣拒絕。

有一座氣勢恢宏的皇家宮殿依舊屹立在北京,它就是故宮,也被稱為“紫禁城”。公元1406年,朱棣命人建造,耗時14年才完工。後來又經過了多次擴建,如今已是儲存得最完整、規模最大的木質建築群了。故宮歷經兩朝,見證了歷史上無數的風風雨雨,有非凡的歷史意義,值得用心保護。

故宮是木質結構,但是作為兩朝的皇宮,其地面還是用更加堅固的地磚鋪成,所以在數百年以後都沒有太多的損傷。上世紀20年代,末代皇帝溥儀被趕出紫禁城,僕從也被遣散出宮,偌大的紫禁城沒有人打理。此後戰爭頻發,紫禁城中遭到了不少的破壞,在戰爭平息後才有機會進行修復。

近代以來,組織了一大批專家來對故宮進行修復,在修復前的考察中,專家發現地磚有多處都已經被損毀。專家準備把一部分損壞的地磚取出研究它是如何製作的,好進行下一步的修復。但是當他們取出地磚時,都被這小小的磚石震驚了。

這些看似普通的地磚都是“金磚”。“金磚”並不是指這些地磚是金子做的,而是其名字叫作“御窯金磚”。這種地磚質量非常好,都是由手工製成,需要經過八個複雜的步驟,探洞、取土、練泥、製坯、裝窯、燒窯、窨水、磨製才能製成一塊合格的地磚。

製作地磚所用的原料也非常考究,地磚的主要原料是黏土,工人需要進行層層挑選。挑選出來的黏土鋁含量非常多,工人又進一步的對黏土進行加工。這些工序就需要耗費數月時間,最後得到的精細黏土才能被燒製成地磚。燒製的過程也非常複雜,燒料需要選用松枝等多種材料,不斷地調節火候。

如果其中任何一個環節出現了錯誤,那這一批燒製的地磚就不能使用,嚴苛程度讓人咋舌。就算地磚成功燒製出來,每一塊還需要工人進行細緻的打磨,所有地磚大小相同、顏色相同。在檢查的時候需要達到“敲之有聲、斷之無孔”的程度,如果一批磚石中有六塊以上的磚石沒有達到上述標準,這一批磚石都不能用。

這樣紛繁複雜的燒製過程,使得一塊磚石的製作工序需要花費大約一年的時間。這樣的磚窯每一窯能夠產出7000塊左右的磚石,其中一些殘次品還有折損。這樣耗時多、工序複雜、成本高昂的地磚售價自然也不菲,一塊磚的價格甚至能和一兩黃金的價值相比擬。

磚窯的名字叫做陸慕御窯,也是因為產出的地磚價格昂貴,這些地磚就被稱為“御窯金磚”了。明成祖朱棣曾受封燕王,在1402年的時候起兵謀反將朱允炆的皇位奪走,四年以後朱棣遷都,命人建造紫禁城。紫禁城地磚的選用一直讓朱棣非常頭疼,當時沒有符合他心意的,等到陸慕磚窯燒製的成品送上御前時他才滿意,並封陸慕磚窯為“御窯”。

整個紫禁城就需要幾十萬的御窯金磚,耗費的人力財力難以想象。專家發現這些地磚是“金磚”的時候都很唏噓,明成祖朱棣勞民傷財,心如此之狠,為了自己的宮殿不惜讓國庫空虛。御窯金磚在清代末年就慢慢消失了,因為製作的成本實在太大。

後續也很少有人願意學習這門技術,等到建國時只有蘇州的一個小窯還傳承著這項燒製手藝。後來專家為了恢復故宮原貌也使用了這項技術,只不過因為機器所以成本變得更低,因此並未耗費鉅額的資金。

古代百姓都希望統治者是一位明君,能夠帶領國家走向富強,民間也能繁榮昌盛,但是很多君主都只顧自己奢侈享受,不理民間疾苦,常常修建行宮或者大殿,所用的也是極盡奢侈之物。殊不知,統治者在享受奢靡的生活之時,沉重的賦稅已經讓百姓苦不堪言。

除此之外,紫禁城所用的磚仿造秦朝時期的溼度,將磚上刻制工匠之名,一遍追責。朱棣這種不計成本的奢侈,雖為後人留下了華麗的宮殿,卻為當時的百姓造成了嚴重的負擔。

參考資料:

《御製弘仁普濟天妃宮詩

上一篇:為何感覺唐朝到了安史之亂就結束了?中唐、晚唐存在感這麼弱?
下一篇:劉協一聲令下,曹操就會人頭落地,那一刀為何遲遲沒有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