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趙光義繼位後,大哥趙匡胤年輕的妻兒,都遭遇了什麼對待?

自古以來,

皇位的更替都是一種非常普遍正常的現象

,隨著時代的變遷,統治者們也不可例外地交替著。

我們所熟知的

繼承方式大多都是“世襲制”

,古代皇帝去世後,將自己的帝位直接傳承給和自己有血脈關係的人。

但也不乏有後起之秀,看著

那把權利的椅子,誰能抵擋得住它的魅力

,野心勃勃早已代替了世俗。

不顧一切去爭奪皇位,歷史上“

九子奪嫡

”的情景,至今都讓我們觸目驚心,但所有的皇位之爭都是如此殘忍嗎?

自古帝王最無情

”,歷朝歷代都避免不了一場腥風血雨,在宋朝的時候,趙匡胤去世後,卻不是他的兒子繼位。

而是

他的弟弟趙光義登上了九五之尊

,這是怎麼回事呢?又將迎來怎樣的歷史改寫?

那麼趙匡胤年輕的妻兒,他又是怎麼處置的?

杜太后之命

“江山社稷,當以大局為重

”,朝代是否穩固,是否能夠延綿不衰,除了別的客觀因素,還有就是統治者的能力大小了。

眾所周知,古代向來奉行“

父死子繼

”的繼承製,哪個皇帝不想把自己建立的江山交給最親近的兒子。

能夠讓自己的血脈一直流傳下去,讓後世人都熟知,也算是歷史上所有皇帝的一大心願了。

但是在那個風雨飄零的年代裡,

最後的結果往往是出人意料的

,不一定會按照世俗的觀念來走。

“黃袍加身”

的戲碼我們都知道,身為主人公的趙匡胤驍勇善戰,

剔除了幼帝柴宗訓,結束了一個朝代的混亂局面。

同時開創了屬於自己的一個盛世,

讓百姓們都過上了安居樂業的富足生活

,也算得上是功德圓滿了。

但是當時趙匡胤的九五之尊,

是在幼帝手中奪來的,沒有血脈的正統

,也是被人們詬病的一大原因。

而趙匡胤死後沒有立長為儲,他的弟弟竟坐上了皇位,這是怎麼一回事呢?更何況趙匡胤的大兒子已經年滿25歲了。

據說是他們的母后

杜太后在臨終前,要求趙匡胤將皇位傳給趙光義

,理由是趙光義年長,為了江山穩固。

趙光義是最合適的人選,根據後來趙匡胤的種種表現,顯然他也是同意了這個事,

在他任職期間,從沒有立長子或幼子為太子。

還給了他們一些無關緊要的職位,反而給了趙光義一些重要的崗位堅守,當然也可以認為

趙匡胤是想要兒子們韜光養晦。

但是到了最後,依舊是趙光義登上了帝位,這其中,杜太后的說法佔了幾分,而趙光義的手段又佔了幾分我們不得而知。

怎麼對待趙匡胤妻兒

趙光義上位後,必然少不了一些詬病,

畢竟上一任皇帝的正統繼承人還在

,那可是有著血脈相傳的。

絕對比他這個弟弟的話語權要高得多,歷年來,

帝王都薄情

,能登上寶座,從小在皇室的爾虞我詐中成長。

又豈非善類,

只不過是看還有沒有良知在吧

;首先對於先皇趙匡胤的妻子宋皇后來說,趙光義實在算不上善待。

不僅規格制度的待遇下降了不少,而且宮中的任何節日,都很少通知宋皇后來參加,彷彿

宋皇后就是居住在皇宮中的客人。

要說如果是宋皇后的兒子繼位,待遇絕對比這個要好,現在將皇位讓給了你,還不善待人家。

就這樣,

宋皇后在皇宮中鬱鬱寡歡,孤苦無援地過完了一生

,享年才44歲。而死後的宋皇后,依舊沒有得到趙光義的禮遇。

趙光義在操辦宋皇后的葬禮時,並沒有按照一個皇后的規章制度來辦,也

沒有讓她和趙匡胤合葬。

而是草草了事,

趙光義這種薄情的行為,遭到了後世人強烈的爭議

,在宋皇后生前就沒有做到善待,死後也沒有。

而對於

趙匡胤的兩個兒子,下場更是悽慘

,皇帝眼裡容不得沙子,又怎麼會容得下前朝皇帝的兒子。

這不相當於時刻警醒自己,身邊還有人在虎視眈眈這個皇位嗎,而且

趙匡胤的兩個兒子均已成年。

已經完全具備繼承大統的能力

,無論是在政治還是軍事方面,都有了一定的認知和探索。

這樣一個危險的因素,趙光義的帝位怎麼能坐得穩,

儘管他們沒有爭奪皇位的心思

,但趙光義作為帝王也會疑心的。

也不會允許他們多存活在世上一分鐘,

不僅逼死了趙匡胤的大兒子趙德昭,就連他的小兒子死得也是不明不白。

打破兄終弟及的制度

當時趙德昭在軍事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受到了不少將士們的愛戴,在有一次打完仗後為將士們領賞的同時,還遭到了趙光義的猜測和懷疑,

心有不甘的趙德昭回到家後便自裁了

以證自己的忠君之心。

就這樣,一代皇子就此隕落,而後

趙光義還抱著趙德昭的屍身哭了好久

,具體是真的心中悲痛還是什麼就不得而知了。

而關於趙匡胤的小兒子趙德芳,他的死因

竟然是在睡夢中死去了

,可他當時並不是一個耄耋老人,年壽將至。

那時的趙德芳才22歲

,但在歷史上記載卻是這麼一個不可言說的結論,而這裡面有沒有趙光義的手筆也無從知曉。

趙光義的兩大隱患終於剔除

,不論是不是他下的手,最終的結果卻都是有利於他的皇位穩固的。

而後來,他也沒有跟趙匡胤一樣,遵守

“兄終弟及

”的制度,也不管不顧杜太后所謂“

立長者,社稷之福

”的言論。

為了避免讓下一代走自己的老路,趙光義將皇弟趙廷美以子虛烏有的罪名,殘忍地殺害,徹底為自己的兒子掃除了一切障礙。

以至於

後來北宋的皇帝,都是趙光義的一脈相傳

,這種不仁不義的行徑也受到了後世人的詬病。

所以,“

帝王心最難測

”,為了鞏固自己的權利,能夠不擇手段地做出一些事情來,全然不顧當年的情分。

人心,是最難辨別清楚的

,也是最容易改變的,有可能上一秒還其樂融融,下一秒就針鋒相對了。

尤其是在那個風雲變幻的朝代中,帝王封建制滲透在人們的生活中,已經無法根除,“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

每個人都身不由己,言不由衷,我們無法回到那個朝代親眼見證,對於此等結果,只能感嘆一聲,

“生命誠可貴”

上一篇:中國歷史上最聰明的五名女性,沒有慈禧,但個個實至名歸
下一篇:張學良拍攝的趙四小姐在中國臺灣照片:在木屋前抽菸,自己動手織毛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