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清朝的“兵”和“勇”

在有關清朝的作品中,常看到“兵”和“勇”二字,特別是電影、電視劇上整裝待發的清軍隊伍裡,通常背上都貼著這兩個字,有人誤認為是一回事,也有人聯想到“勇”就是特種兵,“兵”就是一般軍人,實際上不是這麼回事。

這兩個看似平常的字,後面隱藏著非常多的資訊。一般來說,正規兵也就是有編制的兵胸前都會鏽著“兵”字。而這些胸前鏽著“勇”字計程車兵大多是在戰爭爆發兵力不足的情況下臨時召集的,他們更像是臨時工,不僅沒有經過專業訓練,連裝備也與正規軍差得很遠,每次打完仗就立即解散了。

清朝的“兵”是國家的常備武裝力量,包括八旗和綠營。八旗兵為滿兵,綠營兵以綠旗為標誌,相對正鑲黃白紅藍而講。從這就可看出其目的,它是彌補八旗兵的不足,由清滅明後投降的明軍和其他漢兵並參考明朝軍制整編而來,有大約四十萬人。綠營兵以營為建制單位,故稱綠營兵,也叫綠旗兵,簡稱營兵。綠營兵為世襲,到弘曆時期形成了旗人為將的綠營格局,

八旗兵綠營兵雖然使命相同,都是保家衛國,但主次不同,朝廷倚重不同。按定製:八旗兵大部分衛戌京師,為國家精銳部隊,掌管京師安全,小部分駐防全國某些要地。綠營兵則遍佈全國各地,數量要比八旗兵多幾倍乃至幾十倍。綠營的任務是協助常備軍八旗兵作戰,維護地方穩定,鎮壓漢人起事,通常影視劇上浩浩蕩蕩的大軍都是綠營兵。

實際上,鏽“兵”字的八旗兵和綠營兵都是兵戶,也就是當兵的人,世世代代只能當兵,不能從事別的職業,一個士兵的一份軍餉要養活家裡幾口人實在難以為繼,為了照顧旗人的生活,清政府擴大了當兵的名額,入營成了一種救濟手段,更有甚者老人小孩也名列兵籍,為的就是多領幾份軍餉。這樣一來,八旗兵的質量就難以保證了。康熙初,朝廷力圖以和為貴,於是軍備廢弛,萎靡不振。八旗兵由於長期處於養尊處優的地位,迅速腐化,以至於三藩起事時八旗已無力鎮壓,只有依靠綠營了。乾隆末年,綠營也逐漸腐朽。雍正登基後,立志彰顯滿軍尚武精神,乃三令五申“八旗為滿洲根本”,大動干戈,整軍治軍,終於使得士氣大振,維護了國家統治。

勇營是胤禛弘曆時出現的一種組織,事開則招事畢解散。清將福康安去臺灣鎮壓林爽文起義,他的官兵屢遭失敗,便廣募“鄉勇以厚兵威”,對起義實行鎮壓。但由於沒有正式編制,不是國家正規軍隊,相當於準武警部隊,即便是戰時有功的也不久留久用。勇營的指揮和任命都歸地方督撫。鎮壓太平軍時,八旗兵綠營都顯得明顯不足,清朝政府便允許自辦團練。曾國藩就是以團練起家,並對勇營組織進行了一系列調整,才改非正式的鄉勇為練勇(即湘軍),定兵制,發餉糧,稱為勇營。各省也仿照湘軍在當地建立勇營。平定叛亂後,各省仍保留有一部分勇軍,李鴻章就是以海防需要為名儲存了一部分,稱防軍。可惜的是最強大的曾國潘的直系部隊被解散了。從這以後,“勇”字軍就進入了國家的視野,在一個時期基本代替了 “兵”成為保衛國家主力。勇營的特點是拿國家餉糧的私募武裝,所謂“兵為將有”,士兵和軍官只忠於自己的長官,不直接效忠皇帝。

這個時間段的“勇”字確實要比“兵”字更厲害, “兵”字早已不堪重用,只能欺負平頭百姓罷了。

上一篇:一場特殊阻擊戰:30多人堵住敵人兩個師,7小時頂住敵人11次衝鋒
下一篇:如果曹操當年不殺華佗,而是讓他為自己治病,會治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