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桐城之戰:天京事變後首次大捷,太平軍扭轉潰敗局勢

1853年6月,胡以晃、賴漢英等率軍西征,奪取長江中游廣大地區,籌集糧食之同時,為天京建立起戰略屏障。1854年1月,胡以晃攻破廬州,號稱湘軍鼻祖的安徽巡撫江忠源陣亡沙場,太平軍乘機掃蕩皖北,建立根據地,牢牢控制巢湖平原,將其作為天京糧食供應基地。

1856年9月,天京事變爆發,東王、北王、翼王、燕王部下自相殘殺。太平軍捲入內鬥,清軍乘機反攻,各地連連告急。湖北戰場,韋俊撤離武昌,湘軍橫掃湖北,兵臨九江城下。天京戰場,張國樑再次反撲,攻破句容,“那時張國樑之軍敗而復振,進兵攻打句容。句容守將周勝富敗退,清將收得句容,順下再困鎮江。”

太平軍在各大戰場連續潰敗,但安徽戰場則有斬獲。1857年2月,李秀成、陳玉成聯手行動,在桐城擊敗數萬清軍,這是天京事變後首次大捷,太平天國扭轉了潰敗局勢,開始轉入區域性反攻。

桐城,安慶門戶,是太平天國在安徽的第二大城市,戰略地位非常重要。1853年10月,胡以晃出兵北伐廬州,奪取桐城、舒城、廬江、廬州,經略皖北,建立基地。1856年9月,天京事變爆發,清軍反攻安徽。此時,安徽巡撫福濟、提督秦定三、總兵鄭魁士分兵攻取安徽各城,太平軍連連敗退。

清軍攻取安徽,桐城是主要攻擊目標。原因很簡單,拿下桐城,就可以從西面威脅安慶。為攻取桐城,福濟、秦定三、鄭魁士等聚集兵馬六萬餘人,來勢洶洶。李秀成在《自述書》中說:“分軍來逼桐城縣,是清朝軍門秦定三領軍圍困,清朝將帥大小營寨百有餘座,自廬郡、三河、舒城、六安、廬江、巢縣、無為等處,節節連營,處處嚴密,困逼桐城。”可知,清軍是勢在必得,不破桐城不罷休。

清軍大舉進犯桐城,洪秀全心急如焚,急忙調兵遣將,增援桐城。此時,李秀成正準備救援三河,途中獲悉三河、廬江丟失,又接到天王命令,便率兵前往桐城鎮守。李秀成《自述書》言:“調我領本部人馬去救三河,軍行到無為州,三河敗退,隨失廬江縣矣。”

秦定三、鄭魁士等軍事能力一般,李秀成是名將,為何無法擊敗圍城清軍呢?李秀成《自述書》提到:“每日萬餘與我見仗,我天朝將士不足三千,他營一百餘座,我只有一座孤城,力戰力敵”。無法擊敗清軍,主要原因是兵力不足。

區區三千兵馬,想擊敗數萬清軍,難於上青天。為擊敗清軍,保衛桐城,李秀成想到了老鄉陳玉成,於是便書信一封,希望他能率兵前來增援。陳玉成,“童子軍”出身,驍勇善戰,此時麾下兵力雄厚。此外,陳玉成很講義氣,老鄉遇到困難,他便從寧國出發,率兵前來解圍。

李秀成在《自述書》中說:“那時在桐城,命使者持文書前往寧國,求救於陳玉成,當即準請,當即未解寧國之圍,移軍前來救桐城之圍。”可知,陳玉成非常講義氣,藤縣老鄉李秀成遇到困難,他第一時間趕來增援。可惜,後來陳玉成遇到困難,困守廬州孤城,李秀成卻沒能去救援,這是後話。

陳玉成從寧國出發,渡過長江,李秀成從桐城前來匯合,商議軍事行動。考慮到圍城清軍兵力雄厚,直接救援桐城難度太大,李秀成、陳玉成決定先截斷清軍糧道,然後再內外夾擊,一舉擊敗清軍,解除桐城之圍。

商議出兵方案後,李秀成回到桐城部署防禦,繼續抗擊清軍。陳玉成則率兵攻打無為州、含山、運漕、巢縣、廬江等地,截斷清軍糧道。此時,安徽清軍幾乎都集結在桐城,各地防禦空虛,太平軍連戰連捷,勢如破竹。陳玉成攻勢迅猛,安徽巡撫福濟大呼:“桐城、含山、無為、巢縣,處處吃緊,防不勝防。桐賊兇悍異常,急切又難抽拔,加之兵餉月餘未發分毫,拔營屬實不易。”

陳玉成連克城池,清軍則因朝廷沒及時發糧餉,作戰不積極,這對太平軍而言是天賜良機。拿下無為、含山、運漕、巢縣、廬江後,陳玉成直接率兵繞道桐城後方發起進攻,李秀成則從城內出兵,夾擊秦定三。太平軍突然殺來,清軍猝不及防,一潰千里,秦定三落荒而逃。接著,太平軍乘勢追擊,分三路行動,連破舒城、六安,清軍望風而逃。李秀成在《自述書》中說:“分三路追趕,破舒城,得六安,此兩處之民,投誠者數萬之眾。”

桐城之戰獲勝,太平軍士氣大漲,便乘勝追擊,連戰連捷。此時,兩淮一帶“捻軍”在張樂行、龔德樹、蘇天福等率領下,紛紛前來投靠太平天國,一起抗擊清軍。李秀成《自述書》言:“當過六安,上三河尖,招引張樂行。那知張樂行先發龔德樹、蘇老天半路相迎。當即攻破霍邱縣,攻破此城,交張樂行為家。”

桐城之戰,是天京事變以來首次大捷,太平軍扭轉了潰敗局勢。此戰,李秀成、陳玉成聯手行動,擊敗安徽巡撫福濟、提督秦定三、總兵鄭魁士,扭轉了潰敗局勢,也結束了天京事變以來戰略退卻局面,太平軍開始區域性反攻。可惜,桐城大捷後不久,石達開外出單幹,抽調安徽兵馬,太平軍沒能繼續擴大戰果。

參考書目:《太平天國通史》、《李秀成自述書》

上一篇:梁山好漢大半被殺,宋江也被毒死,為何只朱仝成節度使,得善終
下一篇:楊秀清要杖責洪秀全40大板,為何3天后主動登門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