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張作霖死後為何不立墓碑?少帥說的6個字扎心了

張作霖是近代史上一個非常特殊的人物,他既不屬於清朝遺老,也不屬於袁世凱的北洋一派,而是純粹的綠林出身,被招安後靠自己的努力一步步坐上了東北王的位置。

清朝末年時,日本和俄國曾為爭奪東北權益而爆發日俄戰爭。而張作霖掌控東北以後,遊走於日俄之間,讓誰也沒佔到便宜。所以,雖然日俄都把張作霖看做眼中釘,卻也不得不歎服他是個“壓不倒的小個子”。

1928年6月4日,日本關東軍率先出手,在皇姑屯埋伏炸藥將張作霖炸成重傷,最終不治身亡。生前喜歡別人叫自己“張大帥”的張作霖,死後自然也非常講究排場。就在張作霖死後,少帥即花費1400萬大洋為他的父親修建陵墓—元帥林,這個花費遠高於做過總統和皇帝的袁世凱墓(袁林花費72萬大洋)。

但奇怪的是,元帥林修的規模宏大,但偏偏沒有墓碑。

大家都知道,墓碑是記述墓主姓名、官職以及生平事蹟的東西,而且還寄託著子孫對墓主的情感,張作霖生前歷任東三省巡閱使、陸海軍大元帥等職務,最後又死於侵略者手中,相比袁世凱生前稱帝的倒行逆施,張作霖並沒有做多麼離經叛道的事。

那麼為什麼張作霖死後不立墓碑呢?我們先來盤點下歷史上不立墓碑的幾種情況:

1、生平無法評價。武則天死後立無字碑,大意是想功過任由後人評說,因而只有碑而沒有文字。但張作霖的墓顯然不屬於無字碑的情況。

2、丟失國土不立碑。曾有祖制規定:丟失國之寸土者不得立碑。張作霖雖然利用日本勢力坐上了東北王的寶座,但論丟土失地,顯然也不沾邊。

3、怕仇家盜墓。歷史上為了防止盜墓賊光顧,很多歷史人物的埋葬地都被可以隱藏,而且不立墓碑。像元朝皇帝的墓別說墓碑了,連地點在哪都沒人知道。同樣,曹操的墓為了防止被盜也沒有墓碑。但張作霖的元帥林人人都知道,何況還有東北軍駐守,顯然不存在盜墓問題。

4、橫死、夭折、無後不立碑。凡是遭遇意外死亡且不甘心、年少夭折或者沒有後嗣也不立碑,後兩種不存在,橫死倒是蠻符合。不過查閱《元帥林工程簡略說明書》發現,元帥林修建時墓碑早已準備,碑文也已寫好,但卻遲遲沒有立碑。

到底是因為什麼擱置了呢?

有人認為是九一八事變耽誤了,畢竟當時關東軍侵佔東北,導致張作霖本人也沒來得及葬入元帥林,最終在停屍9年後才被草草安置在了張家祖墳。

不過這個解釋也不準確,因為九一八事變發生在1931年9月,而早在1930年8月的時候墓碑和碑文就已經準備好了,到了11月的時候陵墓也都完工了,可是在隨後長達一年時間裡墓碑都沒有運入元帥林。這種事部下肯定是不敢拖延的,能最終做出不立碑決定的只有少帥張學良。

對於這件事,少帥沒有直接解釋,不過他在評價自己父親一生時用的6個字或許能揭秘玄機。他評價張作霖是“有雄才,無大略”。雄才指的是才能,而大略則是指對大局的謀略。兒子這麼評價父親,其實挺扎心的。

這也從側面解釋了不立碑的原因,即少帥認為張作霖生前不肯“東北易幟”,屬於不識大局的表現,不值得推崇,也就不值得立碑述功了。也難怪部下提議陵墓起名叫“元帥陵”時,少帥沒同意,而直至去世,少帥也沒給老爹掃過墓。

上一篇:清朝“宗人府”有多恐怖?為何讓皇親國戚都聞之色變,磕頭求饒
下一篇:世界第三強國,在滅國前曾三次請求中國援助,中國瞬間多了百萬領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