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500多年來歐洲權力的爭奪,如何塑造了近代歐洲以及世界的現狀?

導讀

“誰控制了歐洲,誰就會掌握世界的領導權,只有德國才能賦予歐洲一個統一的結構圖”,希特勒的這句話並非全然狂妄,自1453年東羅馬帝國滅亡後,500多年間,國王、征服者、總統以及獨裁者們都紛紛將目光投向了歐洲大陸,從查理五世和拿破崙到比斯曼和克倫威爾,從希特勒和斯大林到羅斯福和戈爾巴喬夫,從沙俄帝國到奧斯曼帝國,再到德意志第三帝國,幾乎所有的現代歷史的關鍵角色都將他們的賭注押在了這片重要的土地。

500多年來的權力爭奪時,似乎表明誰能控制歐洲的地理中心,誰就能對整個歐洲有足夠的支配力,進而有能力在這一基礎上稱霸世界。歐洲史既是一部歐洲權力爭奪,又是一部現代世界的塑造史,既有對過去500年的反思、回顧,又有對未來歐洲乃至世界的權力政治格局變化的展望。

接下來我將分為三個重點來詳細講述書中歐洲歷史。

第一個重點,現代歐洲的新紀元,1453年至1755年。

第二個重點,現在歐洲的革命和統一,1756年至1916年。

第三個重點,現在歐洲的分裂和民主,1917年至2011年。

一、現在歐洲的新紀元,1453年至1755年

自中世紀以來,西歐和中歐就一直共享著一種認同感,居住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幾乎都是天主教徒,他們尊羅馬教皇為精神權威,受教育的階層都學習羅馬文和拉丁文。歐洲人還團結起來,共同抵抗伊斯蘭世界的入侵,歐洲人還意識到一種共同身份,那就是基督教國家,這幾乎成了歐洲的同義詞。這種表達方式在歷次針對穆斯林的十字軍東征中經常被使用,而當時歐洲大陸內部還處於嚴重得四分五裂狀態,在整個中世紀歐洲各國都充斥著內部鬥爭和衝突。

紛爭的中心就是德意志神聖羅馬帝國,包含了現在的德國、奧地利、瑞士、捷克和荷蘭的全部,以及比利時、法國東部、義大利北部和波蘭西部的大部分地區。神聖羅馬帝國成了歐洲政治的支點,生活在神聖羅馬帝國之內的人民,遠多於歐洲其他任何國家。與此同時,帝國還面臨著一場痛苦的身份危機,它渴望能夠代表整個基督教國家,它包含很多不同民族的人,如說法語、荷蘭語、義大利語和捷克語等各種不同語言的人,但其大多數臣民卻認為自己是德意志人。

1450年前後,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在神聖羅馬帝國前面加上德意志字首。對於任何想要代表歐洲的人來說,神聖羅馬帝國及其繼承者,是其政治合法性的源泉所在。在過去的550年裡,前歐洲的統治權都決定於神聖羅馬帝國及其繼承過,這已經成了歐洲領導人們的堅定信念。當今那些害怕德國納粹捲土重來,而努力將歐洲聯盟維繫在一起的精英們,也一定深諳其道。無論是誰,無論花費再多的時間,只要控制了歐洲的中心,就控制了整個歐洲。無論是誰控制了整個歐洲,就將主宰整個世界。 因此各國爭奪對德意志的控制,推動了歐洲內部變化的程序。

1453年掀開了現代歐洲地緣政治的新紀元,這一年,東方的拜占庭帝國陷落,隨後不久英法百年戰爭結束,英格蘭人被趕出了法國。這兩件大事對整個歐洲,特別是對位於德意志心臟地帶的德意志神聖羅馬帝國,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對於布斯堡家族來說,保住神聖羅馬帝國的皇位,對於維持這一巨大權力非常關鍵。保住了皇位,就可以名正言順的宣佈對歐洲大陸的領導權,也就要可以掌握在德意志的話語權。

另一方面,在哈布斯堡家族的對手們來看,查理五世以及他在西班牙與奧地利的繼任者們都有巨大的野心。這個家族企圖在歐洲建立起一個世界帝國,在接下來的200年裡,歐洲地緣政治的舞臺基本上就演變成了兩股勢力的較量。一面是哈布斯堡王朝在盡力維護其帝國統治,一面是它的對手在堅決抵制布斯堡家族對神聖羅馬帝國皇位的控制,無論從地理上還是政治上都處於中心地位的神聖羅馬帝國,正在努力建立自己的憲政結構,以緩解國內的緊張局勢,同時防止自己遭受外國的侵略。

第一個挑戰來自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在土耳其人的持續圍攻下,信奉東正教的拜占庭帝國的首都君士坦丁堡陷落,君士坦丁堡的陷落引發了整個基督教世界的恐慌,甚至波及遙遠的丹麥和挪威。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把哈布斯堡家族當作自己建立世界帝國的絆腳石。1519年查理五世當選為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這決定了接下來的30年間整個歐洲的地緣政治態勢。神聖羅馬帝國處於了這場戰爭的核心位置,德意志其實非常虛弱,但幾乎每次歐洲的主要衝突德意志都無法置身事外。

這一區域極為重要,是歐洲的戰略中心,所有重要國家的利益都經常在此地交錯。德意志是岌岌可危的西班牙地緣政治大廈的關鍵環節,任何一部分出問題都將導致一發不可收拾的多米諾骨牌效應。而對法國來說,掌握帝國的有利位置,對於解除哈布斯堡王朝的包圍態勢至關重要。

16世紀末,荷蘭擺脫了西班牙的統治,自此之後德意志對荷蘭的安全來說也變得相當關鍵。對於英格蘭來說,神聖羅馬帝國也有非常重要的戰略意義。德意志開始高度重視低地國家的對外防禦工事,該地區為英格蘭的戰略緩衝區,對英格蘭來說具有非常重要的軍事防禦意義。 瑞典也變得越來越關注德意志的動態。

此外,波羅地海沿岸的德意志港口是發動進攻的戰略要地,只有佔領那些地方才能真正確保本國安全。神聖羅馬帝國之所以具有如此深遠的戰略意義,還有另一個原因。從數量上來講,德意志擁有非常豐富的人力資源儲備;從質量來講,德意志僱傭兵特別是重型騎兵的作戰技術特別強悍,帝國擁有如此龐大的人口以及軍事和經濟潛力。如果有哪個君主在這片土地上掌握了權柄,那麼所有的鄰國都不得不向其臣服。而在意識形態上,神聖羅馬帝國對歐洲也有深遠的重要性,而且事實上其影響已經超越了基督教國家,他們都把歐洲看作世界的中心。

儘管蘇萊曼大帝是一名穆斯林,但他卻試圖能合法利用德意志帝國的遺產。對哈布斯堡王朝而言,神聖羅馬帝國的皇位是將其領土控制在一起的至關重要的工具,而法國也把獲取帝國皇位作為當務之急。他們認為擁有神聖羅馬帝國的皇位,就能以此來領導整個基督教世界。英格蘭更加渴望獲得神聖羅馬帝國的皇位,這樣歐洲也將變成一個更加英式的歐洲。

歐洲各國的衝突,尤其是神聖羅馬帝國的統治權之爭,深刻的影響了各國內政。它在各國甚至全歐洲催上了一個公共領域。關於大戰略的辯論,成為各國公共政治辯論的主題。截至17世紀初,神聖羅馬帝國的形式,仍是各國共同關心的首要問題。30年戰爭期間,歐洲大陸各國在德意志的戰略成敗,對各國內部政治的變化產生了重要影響。而歐洲各國為了能在戰爭中始終保持戰鬥力,要麼謀求加強國內建設,要麼加入更強大的聯盟以尋求保護。到了1648年,這場持續了200年的歐洲王權之爭陷入了僵局,沒有哪股勢力有能力主宰神聖羅馬帝國,進而主宰整個歐洲大陸。統治權之爭也驅動了歐洲的對外擴張,最終導致了美洲、亞洲新殖民帝國的崛起,歐洲外部的力量開始制約或平衡原來的歐洲。

歐洲的王權之爭進一步產生的壓力,社會上德意志變成英格蘭和荷蘭那樣的議會政體,還是變成法國或西班牙那樣的君主政體,亦或是重新陷入過去200多年來所經受的內憂外患之中。簡而言之,歐洲國際關係體系的兩個核心問題尚未解決,第一英國和法國之間的衝突仍在持續,並且波及整個歐洲大陸。不過雙方爭奪的中心是德意志。第二普魯士和奧地利的爭奪戰愈演愈烈,這兩大沖突最終將合併演變成一場更激烈的衝突,從而對整個歐洲國際關係體系產生革命性的影響。

二、現在歐洲的革命和統一,1756年至1916年

18世紀50年代中期,歐洲發生了一場天翻地覆的外交革命。法國波旁王朝和奧地利布斯堡王朝長期以來互為死敵,但此時他們卻成了朋友,並且聯合俄國一同對抗普魯士和英國,這導致了1756年至1763年的七年戰爭。戰爭結果是普魯士確立了大國地位,英國鞏固了殖民霸權,俄國的領土擴張勢不可擋。

在接下來的幾十年中,中東歐的政治格局發生了重要變化,普魯士在德意志佔據主導地位,他在兩個戰場上對波旁王朝構成了致命威脅。到18世紀後半期,歐洲幾個大國或者位於神聖羅馬帝國內部或者與神聖羅馬帝國有密切關係。法國是威斯特伐利亞合約的保證國,奧地利和普魯士成為神聖羅馬帝國中最大的兩個國家。英國開始了漢諾威王朝時期,並與漢諾威公國結盟,這樣他就成了殖民地國家的保護國,而且有責任保證德意志的秩序。

除了這些表面現象,七年戰爭還為18世紀最後25年發生的兩件大事奠定了基礎。就在這時,北美13個殖民地決定聯合起來,自己掌握自己的命運,擺脫英國的束縛,向宗主國宣戰。英國不關心自己在歐洲的地位,尤其不關心自己在德意志的利益,而是將主要精力用於北美,這直接導致了北美民眾的反抗以及美利堅合眾國的誕生。也正是在七年戰爭期間,法國國內進行一場全國性的激烈辯論,很多人質疑波旁王朝的戰略以及國內政治制度,人們希望提升法國的國際地位。這場長時間的辯論,最終在1789年法國大革命時達到高潮。

這兩件大事導致了新的地緣政治格局憲政和意識形態的誕生。新秩序橫跨歐洲和大西洋,而歐洲中東部依然處於舊秩序統治之下,新舊秩序的斷層線由此而生。歐洲各國出現了新舊兩種組織結構,每個國家都希望自己的政治制度能有更強的競爭力。在歐洲帝國與共和國兩種政體相互對抗,在大西洋兩岸舊的帝國魚新的合眾國相互對抗。不過各方爭奪的焦點依然是德意志和低地國家,因為誰控制了那一片土地,誰就能主導整個歐洲甚至是整個世界。

在18世紀後半期,歐洲的地緣政治表現為三場革命,前兩場大革命發生在美國和法國,都是源於對舊體制的反叛,而且英國限制在北美的殖民地擴張,拒絕向西擴充套件領土,是導致美國獨立戰爭的更重要的原因。法國波旁王朝在中歐的外交收縮,是導致法國大革命爆發的更重要的原因。革命後的美國和法國都進行了內部整合,以提高在國際體系中的地位。美國製定了憲法,法國則經歷了大革命的洗禮和拿破崙的戰爭。不過美國和法國之間並沒有爆發戰爭,一方面美國將英國視為最大威脅,另一方面法國優先關注的對歐洲大陸,特別是德意志的控制權,這就導致了第三場革命,也是一場地緣政治鉅變。

革命後的法國在拿破崙的帶領下,摧毀了整個神聖羅馬帝國內部的軍事,最終也摧毀了神聖羅馬帝國本身顛覆了整個歐洲的軍事。法國不斷的吞併分割其它國家,拿破崙在法國和他佔領的地方強制推行改革,同時歐洲其它國家為了戰勝拿破崙,也不得不進行改革,這些最終改變了歐洲大陸,特別是德意志的面貌。

與此同時,當法國和西班牙的勢力從美洲退出後,美國努力防止英國填補這一地區的空缺,因此美國確立了對美洲大陸的霸權。此外美國一直在關注歐洲的局勢變化,他依然認為歐洲會在地緣政治和意識形態上對自己構成威脅。未來美國與歐洲大陸、君主專制國家之間的對抗,將是不可避免的。

在上述三場連續發生的革命中,最大的輸家就是德意志的那些小幫,他們在新領土重組的過程中被吞沒,普魯士和奧地利存活了下來,領土也擴大了不上,但他們已經痛苦的意識到自己的國家非常脆弱,處境非常不利。英國在北美遭受了嚴重損失,但在拿破崙戰爭結束後,他已經重新確立了在歐洲的優勢地位,並且有力的駕馭著歐洲的均勢。法國國力逐漸下降,在強大的反法聯盟面前,拿破崙帝國最終崩潰。

七年戰爭之後,國際關係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其中最大的受益者就是英屬北美殖民地的人們。他們脫離了英國殖民帝國,建立了一個嶄新的國家,並且組成了一個強大的合眾國。與此同時,沙俄迅速崛起勢力伸入奧斯曼帝國和中歐,最重要的是它成為德意志的仲裁者。不過目前的美國和俄國依然十分脆弱,他們毫不掩飾自己的擴張慾望,因此一定會與其它大國發生利益衝突。此外,俄國國內盛行農奴制,美國也保留著黑人奴隸制,這是兩國的獨特之處。

這樣兩國國內都缺乏凝聚力,無法動員所有的力量難以實現其擴張野心。曾經作為地緣政治經典主題的緩衝區、包圍和擴張等詞彙,現在被民族國家政治、宗教、奴隸、解放等詞彙所代替。在這個過程即將完成的時候,美國人和德國人都正在大踏步的前進,以尋求國家的統一。他們希望在強國林立、弱肉強食的世界中存活下來。因此歐洲各國的官方與公眾,普遍將美國和俄國視為自己的危險,這不僅僅是戰略利益上的威脅,也是意識形態上的威脅。

19世紀60年代中期,德意志統一戰爭和美國南北戰爭結束,這兩大國家完成統一,使得歐洲乃至全球的形勢徹底改變。在美國南北方之間的戰爭曠日持久,最終以1865年美利堅聯盟國的投降而告終。一年後,普魯士在薩多瓦大敗奧地利,雙方簽訂布拉格條約,確立了普魯士對德意志的主導權。

戰爭結束後,美國與德國的政治、軍事以及經濟實力空前增長,對力量均衡產生了巨大影響。但二者都沒能讓世界上其他國家感到放心,甚至這兩個國家之間也存在矛盾,這導致歐洲各國及美國對地緣政治學興趣的爆發性增長,尤其是德國的崛起,對未來50年的歷史形勢產生了決定性影響。直到1916年戰爭接近尾聲,是人們依然不知道哪個大國將會是贏家,哪個將會是輸家。

美國南北戰爭與德國統一,這兩屆大是一直主導著法國、俄國和英國的大戰略及其國內政治,鼓舞了民眾、媒體和議會對政治的參與,甚至影響了那些專制國家,推動了英國的殖民擴張,以及英國內部的帝國重組。經過兩年的戰爭,同盟國與協約國之間看上去勢均力敵,同盟國位於歐洲大陸的心臟地帶,已經積聚了強大的實力,因此即使英、法、俄聯合起來也無法將其打敗。同樣同盟國一時間也無法打敗協約過,因此只有當一種新的歐洲地緣政治出現時,僵局才能打破。

三、現在歐洲的分裂和民主,1917年至2011年

在19世紀大部分時間相對和平之後,歐洲列強之間的矛盾在1914年開始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爆發了。戰爭的一方是德國、奧匈帝國、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和保加利亞,另一方有塞爾維亞和三國協約,以及1915年加入的義大利和1917年加入的美國組成的聯盟,在凡爾賽條約中,戰勝國把相對苛刻的條款強加於德國,並在民族自覺的基礎上,承認在中歐已經解體的德意志、奧匈和俄羅斯帝國廢墟之上成立的新的國家。在隨後的幾十年中,對共產主義的恐懼和大蕭條導致極端民族主義政府,有時被寬泛的定義為法西斯主義。在義大利、德國、西班牙以及其他國家出現。

1917年是歐洲和全球地域政治的分水嶺,這一年先後發生了三件大事,俄國革命、美國加入一戰,英國政府發表貝爾福宣言。在隨後的30多年中,這一系列事件對地緣政治及各國的國內政治都有著重要的影響,導致歐洲和全世界進入了一個空前的動盪時代。此外,貝爾福宣言將矛頭指向德國,而後來的納粹也產生於德國。對德國人而言,他們面臨的問題是如何制定自己的大戰略和發展國內政治,以防止自己被另外一個全球性大國打敗,同時防止出現一個強大的反對自己的聯盟。

到1929年年底,德國的國內政治開始變的右傾化,關於戰爭賠款的問題,辯論使得整個國家變得越來越民族主義化。希特勒以此為契機,擴大自己的勢力。1932年7月的選舉中,希特勒的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成為議會第一大黨。在1933年1月,希特勒被任命為總理,希特勒之所以能掌權,是因為民眾和精英希望推翻凡爾賽合約,而他影響了大多數德國人的訴求。此時德國人普遍認為,德國是歐洲的中心,它被四周潛在的敵人包圍,因此需要更多的領土來抵禦外敵。

希特勒堅持認為,只有奪取東部的生存空間才能獲得大片重要土地,才能使德意志帝國,在有法國、大英帝國、蘇聯,特別是美利堅聯盟主導的世界中存活下來。而那些國家又受到猶太人的操控,對此德國人開始改造政府和社會,為戰爭做準備。在接下來的幾個月中,納粹黨進行了所謂的一體化,將所有地區所有行政機構以及所有社會機構都納入嚴格的控制之中。

1935年3月,希特勒宣佈實行普遍的義務兵役制,宣佈建立新的納粹國防軍,將編制從10萬人擴充到至少50萬人,他還公開宣佈擴建空軍力量。這些舉動都是在公然破壞凡爾賽和約對德國的限制,德國完全實現了重新武裝,因此這有可能完全改變整個歐洲的力量平衡。

1936年3月底,希特勒派兵佔領了萊茵區,這次佔領帶來了巨大的地緣政治影響,也影響了各國的國內政治。這樣歐洲出現了兩個陣營,一個是法國的人民陣線,另一個是德國、義大利之間正在形成的聯盟。其他國家開始選邊站。

1943年5月初,希特勒對各地方的長官們說:誰控制了歐洲,誰就會掌握世界的領導權。因此我們必須堅持建立一個統一的歐洲的鬥爭目標,但是隻有德國才能賦予歐洲一個統一的結構。

為了擺脫困境,德國領導人試圖在其他大國之間縱橫捭闔,以抵消其他大國的權力。在一戰中,德國追求建立中歐帝國,德國試圖建立經濟上的主導地位,而希特勒則提出種族滅絕的生存空間理論,德國的戰略曾經數字幾乎成功,卻都功虧一簣。

在1917年至1918年間以及1937至1942年間,德國曾兩次差一點就掌握了歐洲大陸的霸權和世界霸權,但最終在美利堅聯盟、大英帝國以及其他同盟國的聯合打擊下,德意志帝國不堪重負,一個新的歐洲地緣政治格局已經形成。民主主義和共產主義兩大集團開始對峙,而爭奪對德國的控制權是蘇聯和西方兩大對立政治集團的首要目標。柏林牆倒塌,統一後的德國重新回到實力的巔峰,儘管這一過程比人們預期的要慢。隨著德國實力被削弱,在二戰的最後一年,個盟國開始構想新的國際秩序。

1945年5—6月,盟國召開舊金山會議,聯合國成立。聯合國由大會和安全理事會構成,以聯合國為中心,還成立了一系列國際組織,以促進經濟繁榮。二戰的殘酷性及戰後的不確定性,促使歐洲各國認為歐洲應集體性的表明自己獨特地文化、精神經濟和政治特徵,使歐洲不再是分裂的個主權國家,而是成立歐洲聯邦,進而建立全新的歐洲共生體系。這個體系不是為了防禦外敵,而是為了防止內部的分裂,這就是歐洲一體化的誕生。優勢地位是生存的最好保證,所以各國都期望成為國際格局的主角,取得世界性的權利。

歐洲各國曾經是世界的主角,現在更會想盡辦法成為主角。歐洲一體化,強化了歐洲各國之間的經濟關係,增強了歐盟對外的經濟競爭力,提高國際經濟合作水平,使國際經濟競爭變得更加激烈,增強了歐盟各國在世界中的影響了,強化了世界多樣化趨勢的形成與發展,有利於抑制美國搞單極世界圖謀,強化了歐洲各國經濟聯絡,使歐洲各國經濟相互融合和滲透,總體看有利於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但可能同時也增加了各國經濟的風險。

世界政治決定文化,文化是經濟政治的反映,經濟聯絡的密切,使得歐盟各國文化上相互交融,有利於世界文化的傳播與發展。然而事實證明,在歷史的轉折點上,歐洲急需團結機制和能力,但是當外部的挑戰持續分裂著歐洲時,反而使歐洲拒絕統一而非更加團結。歐洲一體化面臨的困境與國際政治經濟形勢是分不開的。

在經濟全球化加速發展,國際競爭空前激烈的今天,歐洲國家似乎失去了昔日的活力。老成員國的經濟發展速度遠低於新成員國,歐元區國家的經濟狀況反不如非歐元區國家。而經濟問題最為嚴峻的又恰恰是一體化的創始國,這一冷酷的現實不能不從根本上,動搖歐洲廣大公眾對推進一體化的意志和信心。

歐盟主要大國現在無一不是家家有本難唸的經,一個個都有些自顧不暇,沒有更多的人力、物力去繼續推進一體化,而且使得他們就歐盟自身建設問題,尋求並達成必要的妥協更加不易。

德國是一體化的中流砥柱與最後的救火隊長,但它正在逐漸背離歐盟,隨著歷史的包袱被拋之腦後,德國正逐漸成為獨立而自信的正常國家。他開始更多的關注自身的發展,而它強大的經濟實力讓歐洲大陸的其他國家惴惴不安,重新引發了歐洲其他國家人民的反德情緒。本來這種反德情緒在20世紀80年代已經銷聲匿跡了,但現在又開始出現了。統一後沉寂了十幾年的德國問題又回來了。

四、總結

說到這裡,我們今天聊的內容就差不多了,讓我們來回顧一下今天文章的重點。

第一個重點:現在歐洲的新紀元,1453年至1755年。1453年掀開了現代歐洲地緣政治的新紀元,這一年東方的拜占庭帝國陷落,隨後不久英法百年戰爭結束,英格蘭人被趕出了法國,這兩件大事對整個歐洲,特別是對位於德意志心臟地帶的德意志神聖羅馬帝國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在接下來的200年裡,歐洲地緣政治的舞臺基本上就演變成了兩股勢力的較量,一面是哈布斯堡王朝在盡力維護其帝國統治,一面是它的對手在堅決抵制哈布斯堡家族對神聖羅馬帝國皇位的控制。

第二個重點:現代歐洲的革命和統一,1756年至1916年。歐洲各國出現了新舊兩種組織結構,每個國家都希望自己的政治制度能有更強的競爭力。在歐洲、德國與共和國兩種政體相互對抗,在大西洋兩岸,舊的帝國以新的合眾國相互對抗,不過各方爭奪的焦點依然是德意志和低地國家。因為誰控制了那一片土地,誰就能主導整個歐洲,甚至是整個世界。19世紀60年代中期,德意志統一戰爭和美國南北戰爭結束,這兩大國家完成統一,使得歐洲乃至全球的形勢徹底改變。

第三個重點:現在歐洲的分裂和民主,1917年至2011年。1917年是歐洲和全球地緣政治的分水嶺,在隨後的30多年中,這一系列事件對地緣政治及各國的國內政治都有著重要的影響,導致歐洲和全世界進入了一個空前的動盪時代。二戰的殘酷性及戰後的不確定性,促使歐洲各國認為歐洲應集體性的表明自己獨特的文化、精神經濟和政治特徵,使歐洲不再是分裂的個主權國家,而是成立歐洲聯邦,進而建立全新的歐洲共生體系。

上一篇:【衛輝家長支招】做飯接孩子放學兩不誤,就弄這個飯!一鍵搞定!
下一篇:“不針對中國”成底線!美國逼得愈緊,美國盟友覺醒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