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133歲的龔來發:我的長壽之道

長生,每個人都為之嚮往,然而究竟有多少人真正做到長生呢?

古代人民生活水平不高,平均年齡基本上在五六十歲左右,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不少,平均年齡也增長了不少

但是如果說活到一百多歲,對於普通人來說,還是一件遙不可及的事情。

古有秦始皇為求長生不老,迫害無數百姓,迄今有無數科學家為延長人類壽命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要問這世界上哪個人活得最久,那在貴州省苗族的一個小山村裡生活的龔來發絕對稱得上世界之最。

自從龔來發這位133歲的老人的年齡被曝光之後,無數人為之震撼

,究竟這位老人用了何種秘方,能夠活到如此年齡。

龔來發並非生來就如此長壽,

這大概是和他的成長環境以及生活習慣相關

,下面就來具體剖析一下龔來發的長生之道。

知足常樂

龔來發出生於清朝末期,在這個水深火熱的年代,龔來發的出生註定著他的一生將受盡磨難,

當龔來發落地之時,家裡已經有了三個哥哥,根本沒有能力養活這個剛剛出生的孩子

,因此他的父親便產生了一個想法。

為了不讓家裡的孩子餓死,父親忍痛將剛剛出生的小兒子轉送他人

,打聽到有一戶人家在生了一個兒子之後,想要再生一個給大兒子作伴,可是一直沒有懷上,便登門拜訪,說明來意。

兩家人經過商討之後,決定將不足半歲的龔來發過繼給向家,好在向家的生活條件還算不錯,所以來到向家的龔來發算是衣食無憂。

可好景不長,看似幸福快樂的一家四口被1872年那場瘟疫打破了。

向家老二和妻子紛紛染上了疫病,不久後便撒手人寰,剛剛感受到父母溫情的龔來發再次失去了親人

,許多年後,龔來發回想起養父母那慈祥關愛的眼神,還是會傷心許久。

龔來發央求哥哥將養父母入土掩埋,而懂事的龔來發害怕成為哥哥的負擔,選擇了離家出走

,就在一個極其寂靜的夜晚,龔來發話別哥哥,一腳踏進了那片黑濛濛的山林。

年僅十歲的龔來發在山林中為了生存,

嚐盡了山中的花花草草,儘管為此險些喪命,但總比在山中餓死的好。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間龔來發已經在山林中生活了四年,

這四年間,他與動物作伴,以花草為食,為的就是能夠在這人世間堅持的活下去

,就算是在這麼惡劣的環境中,龔來發也懂得知足常樂。

在山林中,龔來發撿到一隻被獵人打死的兔子,他就能高興好長一段時間

,為自己吃到了肉食動物感到幸福。

在這裡,雖然日子過得清苦,但能夠隨心所欲地生活,不受外人的打擾,自由自在地在山林中揮灑自己的快樂,做一個不被世俗所牽絆的“野人”。

生命在於運動

龔來發在山林中的日子終於在1876年結束了,向家哥哥經過這四年的打拼,積累了一些財富,

便想起父親臨終之時所說過的話:“等以後你的日子過好了,一定不要忘記照顧那個從別人家討來的弟弟啊”!

向家哥哥回想起父親的話,便到處打聽龔來發的下落,

聽到別人在山林中曾遇到過龔來發之時,哥哥喜極而泣

,總算沒有辜負父親的委託。

在大山深處找到龔來發之時,龔來發已經快忘記怎麼和人交流了,哥哥把龔來發帶回了家中,當了四年“野人”的龔來發總算是重回人間了。

雖然龔來發沒有讀過書,但是他懂得感恩的含義,來到哥哥家的龔來發並沒有好吃懶做

,每天起得比所有人都早,上山砍柴,下地喂牛,在家中,從來不讓哥嫂幹家務活。

每天把庭院打掃得乾乾淨淨,兢兢業業幹活的他從來不奢求有什麼回報,因為懂得自己重新擁有的這個家有多麼不容易,自己也愛這個家,不希望再被拋棄。

自從龔來發來到哥哥家之後,

把家中的大小事務打理得井井有條,田地裡沒有一根雜草,在此後的十年裡,田地裡的莊稼年年大豐收

,糧食多到糧倉都放不下了。

在來到哥哥家不久後,嫂子便生下了第一個兒子,身為叔叔的龔來發高興壞了,主動攬下照顧孩子的任務。

一生並沒娶妻的龔來發將侄兒視為己出

,在每天忙完農活之後,便照顧年幼的侄子,等到侄子再長大一點後,便帶著侄子和村裡的小孩打成一片,成為了村裡的老小孩。

龔來發在家中根本閒不下來,總想為自己找點事情做,想必這就是龔來發長生的秘訣之一吧。

生命在於運動,龔來發年幼時遊走于山林之間,少年時在鄉間耕地放牛,從來不肯停下來休息,他享受這種時光,享受著運動,不停歇的日子。

即使是晚年的龔來發也不願停下腳步,堅持去田地裡勞作,其實現在很多老年人也清楚運動的重要性

,也有不少老年人在吃過飯之後,在公園裡散步,跳一下廣場舞,好不愜意,在鍛鍊身體的同時,也享受到了和同齡人一起跳舞的快樂。

相比較而言,當代的年輕人並沒有意識到運動的重要性,當今這個時代精神壓力比較大,年輕人無不為錢奔波,

不少人坐在辦公室裡,一坐就是一天,對身體造成的傷害逐漸積累

,從而造成各種疾病。

所以說,長壽的本質在於運動,只有運動才能使人的身體減少得病的機率。

為人豁達

龔來發最大的興趣愛好就是在山上唱山歌,在那個沒有手機,沒有電視的年代,山歌給龔來發帶來了歡樂

,在張開嘴唱出嘹亮的山歌的那一剎那,感覺整個天都明亮了,內心也跟著豁達了。

在哥哥家生活的龔來發就這麼充滿生機的活著

,可是哥哥卻沒有龔來發的長壽,哥哥在78歲那一年徹底離開了人世,那時的侄兒也已經53歲了

,失去哥哥的龔來發內心是悲痛的,更是孤獨的,這時的他學會了抽旱菸。

龔來發沒事時就坐在村口的石墩子上抽旱菸,看著村裡那些和自己同齡的老人已經兒孫滿堂,難免會有些落寞,但是又想起自己還有侄兒,瞬間再次豁達起來。

在1981年,龔來發再次送走了侄兒,後來又送走了侄兒的兒子,就在不知不覺中,他已經度過了118個年頭。

龔來發的一生都奉獻給了這個村莊,因此也成為了村裡德高望重的長輩,不少人請他作為茶廠、酒廠的名譽廠長

,為的就是能夠為龔來發這位長壽老人多發一份補貼。

對於龔來發來說,給了工錢就要幹活,因此他為廠子奉獻自己的力量,奉獻自己一生。

在一次外出幹農活時,龔來發摔斷了腿,村裡人知道之後,趕緊來探望他,同時也為他辦了一份低保,這樣能夠使龔來發得以安度晚年。

由此可見龔來發在村裡的聲望之高,這可能是因為龔來發那質樸的眼神中從來沒有過算計和慾望,或者是因為龔來發那與生俱來的豁達心態,讓他對其他人寬容有度。

除了心態較為豁達之外,飲食文化可是長壽的一道秘訣。

龔來發的一生並沒有經歷過大富大貴,有的只是顛沛流離的生活

,因此龔來發的飲食也較為簡單,並沒有所謂的大魚大肉。

直到晚年,龔來發仍保持著年輕時的習慣。

龔來發並沒有過於在乎自己的壽命,也從來沒有想到自己能活到133歲之久,龔來發老人內心只想的是做好眼前的事情

,不要過於在乎結果,做自己認為正確的事情,不要想太多,這樣反而水到渠成。

在龔來發老人131歲那一年,電視臺記者找到了這個笑意盈盈、滿臉滄桑的老人,詢問他的長壽秘訣。

他只回答道:“幹活幹活,不幹事就不能過,快活快活,只有開心快樂的生活,才能夠長久的活著

。”

就在這一年,龔來發被授予國家頒發的“中國長壽之王”的稱號,一時間這個活了131年,在田裡辛苦勞作的老人成為了全國的壽星。

可就在兩年之後,已經133歲的龔來發因為肝功能衰竭,最終離開了人世

,這個可愛的老人再也不能出現在山頂,唱著嘹亮的山歌了。

小結

當今時代,各種疾病、癌症席捲而來,歸根到底都是源於人們對生活的態度。當代年輕人只喜歡坐在辦公室裡工作,而在閒暇之時,也不願外出運動,只想要窩在家裡玩手機,就算是餓了,也只會選擇點外賣。

這種生活方式只會加快生命的結束,希望當下年齡人能夠改變現在的生活方式,多去外面呼吸清新空氣,

享受大自然給這個世界帶來的美好

龔來發老人的存在能夠時刻提醒我們應該怎樣健康的生活,學習這位老人面對生活的態度,面對生活的豁達。

上一篇:陝西鄉間最春節的是社火
下一篇:當你熟悉的朋友遇到困難,開口向你借一大筆錢時,借?還是不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