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印度洋撈出明朝石碑,刻有3種文字,專家:這才是鄭和下西洋目的

明朝第三位皇帝,永樂大帝朱棣雖是透過篡位登上皇位,但他的一生有著諸多功績。為社會創造盛世,五徵蒙古一類自不必說,除此之外他還有一些驚人壯舉。比如說永樂大典,比如說遷都北京,而派遣鄭和下西洋也是壯舉之一。其實他之所以有如此舉動跟他爹朱元璋也有一定關係,朱元璋在對待外交上的態度,一向是積極主動卻不侵佔。

在父親的榜樣下,朱棣採取的也是此類態度,登基指出便表現了積極與域外國家溝通的想法。不過若僅僅是為個溝通聯絡,顯然沒必要派遣如此龐大的一支船隊,因此歷來鄭和下西洋的起因都眾說紛紜。目前有三四種說法,一種為尋建文帝說,當年朱棣攻下南京奪侄兒建文帝朱允炆的皇位。朱允炆不知是絕望還是為了製造混亂,在皇宮放了一把大火,隨後便不知所蹤。

正史表明建文帝已死,可實際上卻並非如此,明廷說他死了不過是為了朱棣的登基更加名正言順。可明史有自相矛盾之處,朱棣似乎也並未停下尋找之舉,那麼下西洋是否有可能為尋找朱允炆呢?這個並不好說,一來建文帝下位,以他的性格難以對朱棣再造成威脅。二來鄭和下西洋跨越了整個永樂朝,後期朱棣的皇位已穩,也就不可能每次都為了找建文帝。

其三是這種說法本身是一種猜想,缺乏原始史料作為支撐,只能說可能是最初的一個動因。第二種觀點認為出於軍事目的,也就是針對帖木兒帝國採取的行動,這種說法比之尋建文帝說更經不起推敲。鄭和首次下西洋時,帖木兒本人已死,繼承者跟明朝的關係很好。所以雖然下西洋一事解決了海員的生計問題,避免他們勾結日寇,卻也只能算是積極效果不能算動因。

第三種是宣揚威德,這點比之前兩者,更有可靠依據。其一是中國傳統政治理念中便包含這一種,其二是永樂本人性格的好大喜功,他喜歡以天朝上國自居。其三是有石碑為證,鄭和在下西洋的路上偶爾會留下些碑,根據記載在汶萊、印度、馬六甲等地都有。可惜的是鄭和在海外樹立的碑,大多在歷史的長河中丟了,一直到清末英國從印度洋中撈出了一塊明朝石碑。

研究發現,這塊碑原先應該是立在錫蘭,不知如何去了打撈的地方。而石碑上刻有中文、泰米爾文、波斯文,再結合碑文大意,就可知明朝下西洋確有進行貿易和彰顯國威的動機。不單是為了尋找建文帝這麼簡單的目的,也絕不是侵略和殖民,其實這點在國內的鄭和碑上也有顯現。

鄭和第七次下西洋時,曾在福建長樂停泊等待最佳時間,這段時間立了《天妃靈應之記》碑。全文1177字,儲存完好,目前還可完整辨識。記述了七次下西洋的經歷,開頭有這麼一段:乘巨舶百餘艘,齎幣往賚之,所以宣德化而柔遠人也。意思是說鄭和去的時候還帶了財寶禮物,以此宣揚朝廷的恩德教化,並安撫遠方的人民。

由此可見,鄭和下西洋確實有宣揚德化的目的,這應該也是主要目的。

參考資料:《瀛涯勝覽序》、《皇明大政記》

上一篇:中國歷史上最善良的太監,為拯救上千人,念聖旨時特地念錯一個字
下一篇:李隆基登基,為何非要姑姑太平公主死?她知道一個不可告人的秘密